[錄取] UCLA/PSU/TAMU CS PhD (含第二碩士資訊)

作者: rubios (taco豪好吃)   2016-11-16 14:05:59
( Note: 來了一陣子發現忘記還願, 所以補發個 m(_ _)m )
Program
2015 Fall CS PhD
Area/Track
Systems / Systems and Networks / Systems and Networking
Admission
UCLA CS PhD, (4/7) {($2230 per month)*9}*2 years, 1st-year RA, 2nd-yr TA
Penn State CS PhD (3/7), {(fellowship $30K + 研究經費 $3K) per yr}*3 yrs
TAMU CS PhD (2/24), {($2000 per month)*10 months}*5 years, 1st-year TA
// 據說$2000算上物價大概就是在台灣領22K, 給大家參考
Rejection
MIT EECS PhD (2/27)
UIUC CS PhD (3/16)
Columbia CS PhD/MS (PhD 3/27 reject, 可補一份SOP for MS; MS 4/1 reject)
UMICH CSE PhD (3/31)
DUKE CS PhD (4/1)
UCSD CSE PhD (4/4)
Pending
USC CS PhD
CMU ECE PhD
Background
BS: 11x 資工 3.8/4.0 (班排前3)
Research experience: 專題有拿國內競賽前三名
MS: 11x 資工 4.0/4.0 (系排前20, 但沒把排名沒寫在CV上)
Research experience: 1 top conference paper (1st author)
Work experience: 豬屎屋 (豬屎屋就那幾間, 小弟想匿名所以請不要猜我是誰)
Standardized Test
TOEFL 102 (R/L/S/W: 29/26/22/25)
GRE 舊制 Q470/V800 (換算新制=151/166), AWA 4.0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推薦人一般要求至少有兩個學界人士
專題指導教授
論文指導教授
工作上的 mentor
想要出國念研究所的動機
(1) 對國內許多方面都感到非常非常失望
(2) 覺得海外的各種機會都比國內好很多
Professor of Interest
教授們好像都比較看重 research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幾乎沒用
因為工作經驗的緣故, 我選的 track 都是 system 一類的,
但因為我的研究經驗, 主動找我面試的都是想弄影像處理的教授,
最後他們可能找到更符合需求的人就不理我了.
==> 建議依照在學校的 research experience 來找教授
如果在那間學校有認識的學長姐學弟妹可以跪求內部推薦
因為有些學校是教授養你, 教授說了算的 (e.g. UIUC/UCLA/UMICH/CMU)
若曝光率高, 機會就比別人多
選校
依照 USNEWS, 每個排名的 range 裡選一些收華人收比較多的學校.
但就結果而言選得非常失敗
CS/CSE PhD * 10 所學校 (AD: admission, PEND: pending, REJ: rejection)
捐錢 * 1: MIT (REJ)
usnews TOP 10 * 2: UMICH (REJ) / UIUC (REJ)
usnews TOP 20 * 4: UCLA (AD) / UCSD (PEND) / USC (PEND) / Columbia (REJ)
usnews TOP 30 * 2: Penn State (AD) / Duke (REJ)
保底 * 1: TAMU (AD)
Reference: USNEWS, best graduate schools 2015
CS TOP30: https://www.cse.psu.edu/rankings/computer-science-rankings
CSE TOP30: https://www.cse.psu.edu/rankings/rankings
(不過其實我不太清楚 CS/CSE 的差異, 勞煩各位再補充)
申請過程:
UMICH*2 / UIUC: 有用 email 跟教授套到詞, 但最後連 skype 面試都沒有
UMICH / UCLA / USC: 有拿到跟教授約的, 不正式的 skype 面試
Penn State: 教授寄信說要我給 offer
TAMU: 有一天突然就收到正式的 admission 了
其他: 無聲卡
ECE * 1: CMU ECE: 矽谷校區PhD, 主校區 MS, 矽谷校區 MS (PEND)
(申請費 $70 一次可以填三個志願 CP 值超高,
但到四月都沒消息, 我開始懷疑, 如果沒上第一志願,
到底會不會掉到第二志願去審核呢?...)
// 後悔1: 覺得自己全投資工系 (CS/CSE) 是錯誤的; CS 這兩個字近幾年很競爭,
// 不知道若多加入幾間電機系 (EE/ECE) 的 program 會不會有更多機會
// 後悔2: 全投 PhD 的原因之一是已經拿到一個 MS 了, 但其實並不是每間學校都擋
// 若多加入幾間 MS 的 program 可能有更多機會
// (另一個原因之一是, 如果是 MS, 因為一些私人原因想2016再出發,
// 所以特地把 UT Austin ECE / CMU 等學校的 MS 留下來給2016用;
// 但其實有一個方案叫做延遲入學 (defer), 可以先問問看學校接不接受;
// 不接受的話還有一招叫做VISA出問題, 但我不知道具體上要怎麼實行)
// 後悔3: 對於 PhD 的申請者, 如果條件在那間學校沒有好到可以拿 fellowship,
// 應該九月十月先聯絡下教授試水溫, 如果都沒教授理你就不用付錢了
// NOTE1: 一般來說, 已經有 CS 碩士, 就不能再拿第二個相關領域的碩士.
// 大部分學校的 CS/CSE/EE/ECE 都會擋第二碩士 (e.g. UC 系列的),
// 但也有些不會擋 (e.g. UT Austin ECE 不擋CS / USC / CMU /
// Columbia / GaTech ... ),
// 通常系上的網頁會寫, 如果沒寫可以寫信去詢問
// NOTE2: 有些名字跟 CS 已經完全不一樣的 MS program 是沒有擋第二碩士的,
// 所以如果預算夠, 請直接全投 CMU 那十幾個 CS 相關的 program,
// 拿 OPT 工作的期間就能賺回學費了
// NOTE3: 加州 MS program 感覺又貴又競爭, 也許可多投德州 CP 值高的 program
// 就算學費差不多, 物價卻是差超多的, 工作機會也很多
// (UT Austin 甚至直接在網頁 show 出德州和其他地方生活費的比較圖
// http://www.utexas.edu/ogs/prospective/costofliving.html)
// NOTE4: 有工作經驗的可投有一些 Software Engineering/Management 之類的
// 有特別要求年資的 program
// NOTE5: 還有一種東西叫做 Certificate Program, 只要丟出申請付錢就有了,
// 只要大學畢業, 托福80分, 財力證明$25K, 而且比碩班便宜, 可以試試看
// (不過分享的文章好像很少, 所以心臟夠大顆的人再試吧...)
// NOTE6: TAMU 的申請流程很棒, 分數/成績單/推薦信收到了都會 show 給你看
// 怕東西弄丟的人可以順便投這間來監控自己的資料是否有送達
// 但他會直接寄一些文件到你填的住址, 有顧慮的記得地址要謹慎的填寫
CV
三圍/學經歷都是固定的了, 去抄別人的 teamplate 就好
SOP
我寫得很差所以還是別多說了
個人覺得教授喜歡的字句 (reference: lab 學長)
(1) 我對研究很有興趣, 想在學界做研究/當教授
(2) 我對研究很有興趣, 未來想創業
非常不適當的字句: (reference: 自己的SOP/教授的反應)
(1) 我已經有MS了所以我想我4年就可以畢業
(2) 我想要去業界賺錢
// 有些學校會有教授跟大家宣導怎麼樣申請之類的session,
// 會講SOP怎麼寫比較好, 如果有認識的人可以去問一下
Interview/套詞
個人覺得教授可能喜歡的表現:
(1) 對研究很有熱情, 很主動; 面試時很興奮/活潑;
(2) 表現出超想去那間學校的樣子
// 但是以上條件我都沒有做到
個人網頁
弄一個個人網站, 上面可以放 CV, paper, 做過的 project 之類的
有一位教授要求我把 project 的 code 傳到 github 上 (雖然他最後不理我)
所以如果沒有其他顧慮, 也可以使用 github 來展示 project
推薦信
自己寫草稿給推薦人. 我都是跟朋友借來抄的.
一般都是直接幫你貼上申請系統, 如果是好心人會幫你改.
然後填推薦人的時候, 要選 放棄觀看的權利.
總結
看了板上許多的錄取文, 我想一次成功的申請, 應該要拿到至少3-5個你真的想去的AD.
所以, 我這次的申請結果很失敗 (申請11間只有3個offer, 其中2個不是很想去).
申請時, 應依據自己的三圍與各種條件做好功課, 在夢幻科系和保底學校以外,
選擇較多數量的, 真正讓你想去的, 且錄取機會大的學校, 並慎選 Program.
三圍只是讓你過篩選的門票 (但也不能讓它成為藉口), 選校策略跟SOP才是關鍵.
==== 可以給大家參考的都在上面講完了, 以下是不重要的 TOEFL/GRE 自修心得 ====
(據說心得都要都要先附指標: 學測英文15級, 聯考英文8X)
考試結果
TOEFL 102 (R/L/S/W: 29/26/22/25) (2014) <== 申請是用這個
  105 (R/L/S/W: 28/27/23/27) (2016)
(2016/11,今年覺得很無聊,做了一回TPO就去再考一次,根本沒進步啊)
GRE 舊制 Q470/V800 (換算新制=151/166), AWA 4.0 (2001)
新制 Q147/V161 AWA 3.5 (2016)
(2016/11,今年覺得很無聊,做了幾題模考就去再考一次,慘慘慘)
考試準備
GRE 舊制: 舊制據說 V650/Q800 AWA 3.0 以上比較好, 一般都去外國考機考
新制據說要 V150/Q170 以上比較好, 也有人說總分要>320
我考筆考 470/800 (換算新制=151/166), AWA 4.0
一般學校只要分數還有效就可以用, 但有些有特殊要求
(e.g. MIT 不看 GRE 分數, cornell 要求三年內的 GRE 分數)
參考書: 紅寶書 (書店都有賣, 有附念單字的mp3還蠻好用的)
新東方 GRE综合指导与全真考场 (去簡體書店買的)
新東方 GRE官方题库范文精讲 (去簡體書店買的)
PTT GRE 版的 AWA 高頻題統計
Q: 寫幾次考古題練速度就好
V: 紅寶書, 沒背完GG
AWA: 看新東方出的書, 自己寫 template
Argument: 背 template
Issue: 使用 PTT GRE 版的高頻題統計挑題目,
依照這些題目, 選幾個可以應用的主題寫泛用句型/例子:
Rapi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age
Globalization / Cultural assimilation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Liberal democracy
Government
Education
History
Issues: increasing economic inequality
poverty / diseases
war and terrorism
global warming / fossil fuels / new ener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 但是現在變成新制GRE了, 所以以上這些大概都沒有用了
TOEFL: 大部分學校要求總分 > 100 or 80, speaking > 22 or 18
==> 總分 80, speaking 18 就可以申請大部分的學校
==> 總分 100, speaking 22 愛投哪就投哪
(但TOP5和常春藤好像有特別的分數要求, 有需求的人記得去查一下)
參考書: 官方出的 Official Guide (跟朋友借的)
文勇的新托福黄金阅读 (google)
新托福iBT口語黃金80題 (google)
TPO模考软件 (小站论坛)
小站论坛 -> 托福机经专区 看機經預測
安裝TPO模考软件寫模考練速度, 考前要去 小站论坛 看機經預測.
1戰 30/28/20/25: 考題預測命中率很高但我沒有認真看, 非常後悔
口說沒到22只好再考一次
2戰 29/26/22/25: 這次我很認真背但是都沒中
(另外, 個人覺得這兩次的考題難易程度有點落差,
一戰的題目明顯比較簡單, 所以我想運氣大概也很重要.)
R: 文勇的新托福黄金阅读
第一輪: 每題寫完一遍;
第二輪: 每次看一篇文章並查單字(不答題目, 我最後看到TPO11)
==> 把文章貼到 word 上, 把不會的單字標租體加中文註解
然後考前要拿最近的 TPO 來練速度
L: 練習幾題 TPO, 然後吃飽睡好去考試
S: 新托福iBT口語黃金80題
第一次考: 平常看題目練習一下怎麼講, 可是考不到 22 只好再來一次
第二次考: 特別去 youtube 看 notefull 並抄他的 template
Notefull speaking
Q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bdqRDdVOU
Q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A9gWtnZVk
Q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6Ac6_QMAg
Q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7uB7dxhOi8
Q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iLqBvMtjk
Q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aQbf-t_gg
針對前兩題自由發揮的題型, 挑出可能出現的主題寫泛用答案:
Experience/Event/Day
Person/Elder/Friend/Families
Artists/Performance
Movie/Book/Series/fiction character
Place
Object/Tool/Toy
History
Learning
W: 跟 AWA 很像. 練習幾題 TPO, 針對兩種題型寫 template
END: (把總結再寫一次)
看了板上許多的錄取文, 我想一次成功的申請, 應該要拿到至少3-5個你真的想去的AD.
所以, 我這次的申請結果很失敗 (申請11間只有3個offer, 其中2個不是很想去).
申請時, 應依據自己的三圍與各種條件做好功課, 在夢幻科系和保底學校以外,
選擇較多數量的, 真正讓你想去的, 且錄取機會大的學校, 並慎選 Program.
三圍只是讓你過篩選的門票 (但也不能讓它們成為藉口), 選校策略跟SOP才是關鍵.
作者: ghostreporty (ghost)   2016-11-16 14:14:00
可以問你最後選哪間嗎?
作者: gundamdx (真飛鳥)   2016-11-16 16:07:00
// 哦 我知道你是誰了
作者: duo131 (比克大魔王)   2016-11-16 16:33:00
去年入學剛好舊制最後一年
作者: andy5656 (andyandy)   2016-11-16 17:32:00
作者: cjo42222 (M*W)   2016-11-16 19:03:00
推XDD 謝謝分享~~~
作者: fishlinghu (令狐瑜)   2016-11-16 20:47:00
不愧是CS PhD PO文還有indent跟註解
作者: zealotofsc (XDDDD)   2016-11-17 12:12:00
TAMU一個月兩千如果是一個人很夠了
作者: jammy50605 (小刀)   2016-11-17 22:05:00
推分享
作者: ron0908 (榮恩)   2016-11-17 23:24:00
推推 註解很好笑XD 謝謝詳細分享!
作者: Morphee (千磨萬擊還堅勁)   2016-11-18 21:55:00
作者: taromilk (牛奶芋頭)   2016-11-19 10:16:00
推phd分享 這也可以套用在cs ms吧?
作者: darkbishop (自由山丘上的春樹)   2016-11-21 01:44:00
為什麼112不直接就寫1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