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也不致滿手污泥。」
身為曾經被All Reject的平凡人,在Studybroad版看到的這句話,
給我帶來莫大的鼓勵。當時就已決定,如果將來有錄取的一天,
一定要寫一篇錄取心得來鼓勵其他像我一樣條件不好的勇者。
翻著版上一篇篇低GPA、低三圍的錄取文,
終於在收到I20通知的這天,輪到我來回饋給其他人了。
#低GPA #EE轉CS #工作經驗 #AllRejection
Program:
2017 Spring M.S. in Computer Science / Software Engineering
Admission:
Santa Clara U CSE 9/19
Stevens IT CS 9/23
NJIT CS 9/26
WPI CS 10/12
Syracuse U CS (30%小獎)10/15
UT Dallas CS 10/25
SJSU SE 10/27
SUNY Stony Brook CS 11/03
Rejection:
CMU-SV SE/ECE
USC SE
NYU CS
Rutgers CS
NEU CS
NYU-Tandon(Poly) CS
UT Arlington CS
Pending:
UW Tacoma CS
Decision:
Computer Science at SUNY Stony Brook
Background:
B.S. NCTU EE (Score:71.76 GPA:2.86/4.0)
M.S. NCKU EE (Score:92 GPA: 4.0/4.0)
Test Score:
TOEFL R25 L29 S24 W22 T100 2016/07/30
R25 L28 S22 W24 T99 2013/11/23
R25 L27 S22 W25 T99 2013/11/09
GRE V149 Q170 T319 AWA3.0 2013/11/16
Work Experience:
IBM Intern 2013/7~2013/8
SNSV FW R&D 2014/8~2016/6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指導教授*1
博後學長*1
工作主管*1
Publication:
1st Journal Paper *1
1st Conference Paper *1
2nd Conference Paper *1
動機:
在這個3.4都說自己是低GPA的時代,2.86真的很低,
也因此從來沒想過要到國外唸書。
開始萌生想出國的念頭,是在就讀研究所期間到IBM實習,
認識了許多就讀國外學校的同事,對於國外讀書及工作環境有了一絲嚮往。
與幾個出國唸研究所的同學聊過之後,決定申請看看,
"反正沒申請到好一點的學校,不如不要出國"
抱持這樣的想法,從US NEWS的排名選了幾間CS/ECE前40的學校送出申請。
等了幾個月,陸續收到學校的Rejection。
"果然,以我的條件還是乖乖待在台灣加班吧"
心裡這樣想的我進入了SNSV當R&D,體驗著類似碼農的工作型態。
雖然辛苦,但是寫code、看code的時候確實有體會到不少趣味。
可惜在一年多後部門工作內容轉變,頓時有從碼農降級雜工的感覺,
正好今年初收到研究所老師的信件,表示我的論文投稿Journal上了。
這時又重新開始思考出國念CS的可能性。
"不同領域的Top Journal和知名公司工作經驗,能彌補GPA方面的不足嗎?"
"真的要放棄現在穩定的薪資和要好的同事、朋友?"
此時浮上心頭的,正是篇首那句:
「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也不致滿手污泥。」
因此,我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追逐"想像中的理想",
在六月辭去工作,專心準備考試與申請。
此去,再無退路。
GRE&TOEFL:
多數春季班申請截止日期是在9月到10月,時間其實相當緊湊,
幸好GRE的有效期到11月,讓我省去最花時間的一關。
報名了7月底的TOEFL,過著每天練TPO的日子,
近三年的英文空窗期想用一個多月撿回來確實不容易,
尤其是寫作部分,太久沒看英文Paper後語感句型都下降許多。
詳細準備過程因為分數不高,就不誤人子弟了。
決定申請目標:
決定以春季班為目標後,參考US NEWS排名,找出沒有GPA門檻3.0的學校,
其次去掉沒開春季班、不收第二碩和轉領域的學校,剩下約莫20所,
正好夢幻/主力/保底都有,因此能投的我幾乎都投了。
這個階段非常花時間,Top 120的網頁都看了幾遍,真的可以平常先慢慢瀏覽過。
SOP&CV:
兩次申請我都有請同一家Prooreading(Sofi&Rob)幫忙看文件和推薦信。
除了三年後略為漲價外,個人感覺CV編修有顯著進步,看起來專業不少,
據說是改用Latex的關係。
SOP部份有和主要編輯用Skype討論過幾次方向,
兩次SOP不同的地方在於,前次是寫本身對於Computer Science有興趣;
這次直接表明出國的動機是為了學到進入軟體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個人經歷和推薦自己的部分大都寫在推薦信中,輕輕帶過就好。
中段寫預計修系上哪些課程,以及就讀該系對找實習/正職能有什麼幫助。
另外到LinkedIn和學校Career Fair網頁查詢該區畢業生進入哪些公司居多,
在末段就寫希望能透過Connection進入這幾間公司。
個人是覺得,學校方面知道外籍學生來美國念MS有一大半是為了找工作,
如果給對方一個已經把未來的路都規劃過的印象,
錄取我對於該校就業數據會有幫助,可能增加一點錄取機會。
當然現在川普上台了,之後會如何也沒人知道...
SOP這個部分也很花時間,針對不同學校規定字數和課程內容客製化中後段,
加上申請旺季和Proofreading信件來回,真的早點寫比較好。
推薦信:
感謝研究所教授和博後學長願意再次幫我寫推薦函。
也要感謝公司主管,雖然已經離職了仍然願意幫忙,
還送我一罐膠水黏信封(UT Arlington要求紙本推薦信)。
推薦信草稿是由我提供,主要根據我和推薦人合作的經歷,
以及在哪些方面表現傑出,推論出申請人具備進入CS領域學習及工作的能力。
例如工作上就寫在專案中負責哪些部分,解決了哪些問題,有很好的Debug和理解力。
學業上就強調研究所成績和獨立研究、發表的能力。
正好配合CV中提到的Journal Paper和參與的專案。
選校:
因為這次丟了很多中後段學校,有幾間馬上就給AD的,像是SCU、NJIT和SIT。
原本是東岸WPI和西岸SCU兩間在考慮,兩間都是就業數據很好的學校。
在Quora/一畝三分地等地方爬了許多文章後傾向SCU,也開始聯絡北加州的朋友。
沒想到就在生日過後收到Stony Brook的AD,真是相當驚喜。
最後就選擇去排名最好而且學費便宜的SBU。
心得:
原本抱持著有學校唸就好的心態,沒想到收到一半以上的AD,
甚至還有30%獎學金的Offer,著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至於SBU的AD,版上也有motorix版友與我差不多條件錄取,
或許石溪比較偏好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而較不看重大學成績,可以參考看看。
近年來申請CS越來越競爭,希望大學GPA較低的同學們不要放棄。
雖然Top10、Ivy League的大門可能沒有對我們敞開,
但在其他部分努力,依然有機會追逐夢想。
感謝申請過程中幫助我的家人和朋友。
感謝PTT Storyabro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