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14 M.A., Sociology, NTU (GPA 4.1/4.3)
2011 B.A., DFLL, NTU
Admission
UC Berkeley (Jurisprudence and Social Policy)
U Arizona, U Notre Dame (Sociology)
(5 yr funding)
Rejection
UCLA, UC Irvine, Chicago, Columbia, Northwestern, Indiana, CUNY...
Waitlisted
UMich, UMinn
Decision
Berkeley JSP
Toefl/GRE
30/26/26/24 total: 106
V 161/Q 166/AW 4.0
Publication
專書章節x1
期刊論文x1 (non peer-reviewed)
研討會論文x2
各種工作上的邀稿x4
Honor/Award
碩士論文獎x1
傑出教學助理x2
Recommendation
所上教授x3
今年是第二次申請,去年第一次申請了10間學校都沒有上,今年有這個
成績算是運氣很好。申請的過程真是超級痛苦,所以希望以下的心得能給
有心申請者一點幫助,不過畢竟只是心得不是研究,推論成分居多,大家
可以自行斟酌。申請的全部都是美國學校,主要瞭解到的也是美國狀況。
SOP
至少在社會學,SOP是最重要的文件,我認為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你能不能
上某間學校。我第一次申請時把時間都浪費在writing sample上面,很不
值。
雖然SOP不長,但如果方向不對,會要花很多時間修改。關於SOP要怎麼
寫,我聽過兩種說法:一種是建議多呈現你的學思歷程,另一種是接近
proposal。我個人認為後者比前者重要。由於你要申請的學校並不認識
你,他主要必須透過SOP來觀察你的研究能力與潛力,尤其對國際學生來
說,國內的成績單、教授推薦函效果很弱,所以除非你的學術經歷非常
繽紛,否則沒有充分具發展潛力的研究計畫,錄取你的風險太大了。
我第二次申請的經驗或許多少說明了SOP的意義。由於我第一次申請的SOP
事後簡直不忍卒睹,第二次申請時,我寫了兩份SOP,處理不同的題目;
一個是偏社會運動/社區研究,另一個是國際人權法的制度化問題。前者
是我實際上比較關心的問題,但因為取徑跟主流社會學落差較大,為了在
有限篇幅內結合個人關懷、研究問題以及跟各校的fitness,寫得相當痛
苦。後者其實是我為了四個國際人權法較強的program(UMich, UMinn,
Berkeley JSP, UA)準備的,用很典型(老套)的研究提問技巧,也因為
本來就是針對高度契合的program準備,寫作起來輕鬆很多;兩份SOP寫完
後,不管怎樣修改,自己也都覺得第二份SOP比較漂亮。
結果是很顯著的。在推薦信、成績單、writing sample等其他文件都相同
(只差在UMich跟Berkeley額外要求了personal statement)的情況下,前
面那份寫起來比較辛苦的SOP丟了12間,只中了1間Notre Dame;另一份SOP
則得到Berkeley跟UA的offer,UMinn跟UMich則是備取,可以說全部都有正
面回應,而且每間學校都有至少一位我非常想跟的教授。會中Notre Dame
也並不意外,該校有個老師的研究興趣跟我非常貼近(那時候死線過一週
就收到他們的面試通知,效率高到嚇死人)。兩份SOP的連結如下,有興趣
的人可自行比較。
比較差的版本:https://bit.ly/2qHnjSz
比較好的版本:https://bit.ly/2vmQGPJ
這件事給我自己的衝擊滿大的。但仔細想想是很簡單的道理。這某程度上反
映了台灣社會學的問題:在台灣讀研究所時你有極大自由選擇主題跟取徑,
但如果你想申請美國學校,你還是要乖乖展現學科規訓的那部分。我在申請
前找林國明老師幫忙寫推薦信的時候,他說在Maryland的喻維欣提醒過SOP
一定要跟美國學界主流的問題相結合。這其實也不完全是一種弊病。前面有
很多篇心得文都講到每個學校的招生委員會都是一小撮成員組成,而這一小
撮人要在海量的申請文件中根據你1,000字左右的SOP辨認出你研究的發展潛
力,本身就是一件很講機運的事情;如果你沒有大咖推薦信、沒有國際期刊
發表(大多數人都沒有)、還寫冷僻的主題,則招生委員根本很難辨識你的
研究是真的有意義還是早就有人做過,又或者即使他覺得題目有趣,該校也
沒有相應師資來訓練你。
其實像grad café每年也都有錄取者在回報心得,去看看就會發現大部分的
人也都著重在研究問題上,所以說SOP的寫作也不是真的很難,不需要在裡面
塞太多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你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跟學界主流關懷相關
的、看起來就適合發展成一篇博論的研究問題,而你的行文、你的學術背景、
你的動機都展現出你有研究這個問題的動力跟能力。但要注意毋須旁徵博引
或進到很細節的次領域問題,否則只要審你的委員跟你的領域不夠近,看不
懂你在幹嘛,大概就掰了。基本上,一個有趣、有研究發展潛力的問題,然
後跟你的修課、研究經驗、工作或個人經歷結合就可以了。細節可以比較我
兩個SOP的寫法。在比較成功那份SOP裡,我在簡單鋪陳後,提一個任何社會
學家看了應該都會覺得有點重要的問題,然後講我預計採用的研究方法(這
部分如果你可以扣合該校專長或當前熱門的研究方法自然更好),然後在最
後一段,針對各校客製化,直接講該校哪個教授的研究跟我的問題緊密相關
、希望做出什麼理論貢獻等等,盡可能讓你自己看起來非該校不上。
還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是:你的研究計畫必須要跟該program有高度契合。所謂
高度契合,就是你的研究可以直接跟該校至少一到兩位教授對話。注意這邊
寫的是「對話」,所以不是次領域的相近而已;你對組織社會學有興趣,但
到處都是對組織社會學有興趣的學生,憑什麼要錄取你?次領域層級的契合
意義不大。博班資源極為有限,一旦錄取你,該校會千方百計要你去,教授
、研究生會一直寄信給你(跟申請前的冷漠(X)忙碌(O)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啊~~),因為博班錄取/報到的比例在各校都是極為重要的指標,所以人
家當然要挑最志同道合又有潛力的學生;如果你的興趣沒有很match,visit
day的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拉攏你勒。當有一大堆直接指明要跟某教授做某方面
研究的申請時,單純的「興趣類似」是沒有市場的。另外,社會科學有一定
的地域性,美國國內學生很容易知道各校強項,但在台灣的我們容易對這部
分欠缺敏感度,必須多下功夫。最後也是很現實的是,研究對象盡量不要侷
限在台灣,能做比較研究就做比較研究。當然,要建立一些可比性才不會顯
得為比較而比較,這就是比較技術面的問題了,有興趣可以再私信討論。
我的經驗可能也顯示,通常情況下,精準打擊會比到處撒網有效。不管最後
申請的學校有多少,其中至少要有四、五間學校,是你花時間理解系上組成、
該校資源後心儀而投的。這包括掌握該校哪些教授你有興趣合作、他們近期
的研究計畫(拿了哪些經費、寫了哪些文章)為何、該校有哪些系上/系外
資源或機構對你的研究有幫助,等等。蒐集這些資訊跟閱讀這些教授近期寫
的文章的前置作業,是SOP真正耗時的部分--從構思到完成SOP初稿可能只
要一兩週,但最好五、六月就可以開始研究學校。我建了個資料夾專門放各
校教授CV,前前後後也讀了七十幾份。事實上研究到後來,除非你的研究問
題夠主流,不然你會發現真的跟你很合的program大概不過四、五個。當然有
時候會有些意外,像是我申請UCLA的SOP硬掰了個港台比較研究的題目,結果
竟然收到希望合作的教授來信說想看我碩論做進一步篩選(應該是他剛好在
admission committee裡面),雖然最後還是沒上。總之至少確保有四、五間
學校是非常理想的,行有餘力、荷包允許的話,再另外打算。
關於很多人都會問的「要不要事先聯絡教授」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聯絡教授
很好,但目的不是為了讓教授對你有印象──機會很渺茫啦,在你被錄取以
前沒人會記得你,更不用說罐頭信,不要花那個時間──而是藉此瞭解你的
研究關懷跟問題他有沒有興趣?跟該校有沒有契合度?你可以怎樣調整你的
研究計畫?因此所以我比較建議在前置作業階段,如果有找到有趣的教授或
研究生,就寫信跟對方討論你的研究,看能否藉此讓你的想法更成熟;如果
他不回應你也不用難過,偶爾他們的一兩個小意見對修改SOP不無助益。在我
錄取的三個program裡,Berkeley的教授回我超冷漠一行文,Arizona跟Notre
Dame我根本連信都沒寄,反而是UW Madison有個教授跟我相談甚歡,但結果
也沒上。
Writing sample
我第一年在這邊花了很多時間,但後來反省覺得沒有必要,關鍵是優先弄好
SOP,其次再精進WS;由於對多數申請者來說,不太可能有時間展開一個全新
研究,因此修改、精進既有的成品會是比較務實的選擇,建議是就手邊自己
最滿意的碩論章節或報告做改寫跟翻譯,並且使用一般論文的格式:前言、
理論/文獻回顧、經驗資料分析、結論(UW-Madison的教授跟我說經驗分析
蠻重要的)。WS主要目的在於讓學校知道你有概念分析、詮釋現象、抽象化
的能力,最好當然可以彰顯你對你的研究計畫相關文獻已經有一定程度掌握。
推薦信
大咖或美國學界的教授推薦當然最好,大學研究所時代有機會參與各種營隊
培訓就盡量參加,不過我推薦信都是找系上教授寫的,也還是有機會。三個
教授都是跟我很熟的老師。我是根據前面若凡學姐提到的建議,請三個教授
分別幫我就三個SOP裡未能進一步闡述的面向發揮、背書。
GRE/TOEFL
我的背景是大學外文系程度非常普通的那種(排名50%),GRE單字的部分就
是一直背,先背過字彙聖經,但效果如何不清楚,因為後來我都在用ANKI背
要你命3000。語言學習上非常推薦ANKI這套軟體(電腦跟線上版免費,app
要買,但建議買),尤其因為平常要上班,完整時間要準備SOP、WS,只能
用通勤跟吃飯這種零碎時間背單字。ANKI最棒的地方在於它會根據你背的狀
況跳你不熟的單字出來,讓你可以把零碎時間效益最大化。另外,ankiweb
上就有可以免費下載的要你命3000字卡,每天設定一定要背完幾張新卡,持
續兩三個月,成果會很顯著。
另外我也非常推薦Magoosh半年期方案,主要是可以熟悉題型,而且他的成績
模擬非常準,有助於應付考前焦慮。我Q/V考出來的成績都剛好比他的預測區
間最高分高出3分,所以如果你用Magoosh模擬出來成績可以接受,那應該就
不用太擔心了。
外文系背景對於托福準備多少有幫助,我時間安排跟GRE只差一週,所以沒特
別準備就去考了(但結果聽力跟寫作不如預期,所以建議還是事先練習一下
題型跟作答技巧)。
關於門檻,至少就社會學而言,應該不是很重要,托福有100、GRE Q/V有個
156/156 AW 3.5(3好像也可接受...)就不用太擔心了,把精力放在你的SOP
/WS上面;像芝加哥托福雖然設每科26分門檻,但除非你成績很糟不然他也是
會給你入學前補考的機會。
Personal statement
只有少數學校要寫,基本上就寫你在SOP裡面割捨掉的那些個人經歷、為什麼
你適合作學術研究、研究動機與興趣從何而來,等等。我覺得Berkeley的
guideline蠻清楚的,很值得參考
http://grad.berkeley.edu/admissions/apply/personal-statement/
CV
嗯...不負責任評論,應該不是非常重要,就參考一下別人的格式,選一個賞
心悅目容易閱讀的,把有出版的文章、出席的會議、獎項、教學或助理經驗列
一列;我因為工作關係的演講邀約也有列,但不知道有沒有意義就是了。
編輯
建議至少SOP一定要找英文編輯。我非常非常推薦找Robert Saute(他的email
是[email protected]),他本身是CUNY社會學博士,但跟其他
編輯的最大差異,在於他不只會修文法語病,也會幫你調整SOP/PS的方向跟結
構。他的工作方式是以小時算,會跟你來回多次,告訴你每次花了多少時間,
整個加起來不會比其他編輯貴(一篇SOP從初稿修到好大概120-160鎂,假設初
稿不至於太糟),速度也很快,幾週內就可以完成。至於WS部分,我因為先給
了另一個編輯做basic edit,就沒有再給Robert改過。
整個寫作階段,也建議大家可以多找老師同學幫忙提供意見;編輯畢竟並不認
識你,所以有些適合寫入SOP/PS的內容,他可能無從建議起。
時間安排
我的時間安排不甚理想,大約8月才開始翻譯/改寫WS直到9月底完成(期間也
同時在研究各校的特色),10月寫SOP跟PS,11月大致上都在跟編輯做討論並琢
磨各校SOP客製化的部分,弄到後來加上白天工作的壓力,真的會有種殫精竭慮
的感覺……如果可以在五、六月就開始準備,會輕鬆許多。尤其英文編輯的部
分,不能確定他在死線前一個月會有空幫你,愈早開始合作愈好。
心態調整
申請學校實在是一個耗時且痛苦的經驗(今年已經想說拜託隨便上一間我絕對
不要再浪費一次生命了),但老實說這樣的痛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遊戲規則
的不熟悉;我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第一次申請時都落空,第二次才有比較好
的成果。我傾向於認為申請學校是申請者個人興趣、資本跟各校專長的配對遊
戲,而不完全是一種智識上的認證過程;某間學校假如錄取了你,就反過來要
擔心因為你覺得他們資源或契合度不夠而不肯去,所以真的也不必太執著於學
校排名或聲望。在各校仍有不少差異的社會學領域,假如你已經針對某校做足
了準備卻被拒絕,可能代表你確實並不那麼適合那邊。到一個不錯的program
認真執行你的研究計畫、盡早做發表、順利畢業,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最後...申請文件都丟出去以後,就慢慢等email吧,不要一直刷grad café,
非常浪費時間XD(有看的人大概都會忍不住爬完過去兩年各校offer/rejection
的時點順序);如果你有被錄取,通常都會第一時間知道,等別人開始在上面
貼offer的時候大概就不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