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也不致滿手污泥。」
由於申請期間,於本版受惠良多,加上本版教育科技/學習科學的心得文較少,因此希望
這篇錄取文能拋磚引玉,幫助更多申請者投入這個領域(部分科系在美國屬於STEM喔!)
,並於未來把所學帶回臺灣。
【申請項目】
2019年碩士班(其中一間學校是2020年冬季入學,有可能視情況中止申請)
【申請學校】
香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雪梨大學、伍倫貢大學、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史丹佛大學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喬治亞大學、范德堡大學、佛羅里達大學、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南佛羅里達大學、中佛羅里達大學、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成人教育
專業)
【錄取】
雪梨大學(需補繳工作證明)、佛羅里達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拒絕】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范德堡大學
(其他學校還沒放榜,之後會再更新錄取訊息)
【學歷】
四大資管學士(平均成績:74.39/100或*2.97/4.0)
*部分科目是以4.3制計分,但誤差值應該0.01左右而已,我填學校申請系統的時候,都是
填百分制或留白。
【考試成績】
托福 106分(聽力28;閱讀29;口說22;寫作27)
GRE 324分(詞語154;數學170;寫作3.0)
都只考過一次,先補習考GRE,再自修準備托福。有跟朋友組讀書會。
【研究】
1項數位學習的短期研究經驗。
【實習】
曾在1家教育新創公司及1家媒體公司的數位媒體單位實習。
【工作】
當過1學期補習班的兼職解題老師,還有3所大學合計快2年的的全職工作經驗(仍在職)
。
【獲獎經驗】
2年大學獎學金,以及1個統計領域的獎項。
【推薦人】
4位大學老師、2位實習主管及1位非營利組織主管。
【其他】
若干教育相關的志工、課外經驗。
——————————————————————
【動機】
我的求學歷程比較曲折。小時候,就被診斷出過動症、亞斯柏格症跟妥瑞症,不但無法從
課堂中好好學習,還蠻常成為被霸凌的對象,被學校要求轉學等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然而,可能因為這樣的童年,反而養成我樂觀的個性(無論申請結果再慘,起碼我現在能
被當成一般人看待)。此外,從小學資源班到大學,目睹很多同學因為學習習慣與目標不
同,因而成為被忽視的一群人,這成為我之後投入教育領域的動機之一。
後來,憑藉著半自學及許多人的協助,我有幸進入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又趕上資訊科技
的風潮,身為線上課程的使用者,我相信可以透過網路資源,讓更多跟我狀況相似的學習
者享有同等的學習機會,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把一些國外的教育科技趨勢帶回臺灣,並與
國外的學者、教育工作者交流,所以就正式決定申請國外研究所了。
【選校】
基本上,我是把各大排名系統找出來,鎖定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再把非英語系地區扣掉,
之後一個個點進學校官網,看該校的課程及研究領域,是否跟我的目標一致。排名的部分
,綜排前1000名且教育領域排名前300名的學校,我都會列入考量。因為教育科技算是比
較小眾的領域,我認為比起國際排名,課程的契合度跟教師的研究,才是更重要的考量依
據。另外,美國的部分,因為個人主觀喜好,所以我比較著重申請西岸及南方的學校。
在選校的時候,我完全沒有分夢幻學校跟保底學校。當時我的思維是:如果某間學校的競
爭者比我強或比我弱,我會因此放棄申請嗎?如果不會,那就沒有夢不夢幻、保不保底的
問題了。
【時程規劃】
2018年考完托福跟GRE後,9月開始撰寫申請文件,11月申請完第一間學校,最後一間學校
於2019年2月初申請完畢。
我覺得自己在時程規劃方面,犯過最大的錯誤,是試圖先撰寫動機陳述,再開始寫履歷,
但實際上,撰寫履歷的過程,對釐清自己的申請動機是有幫助的,所以先撰寫履歷再寫動
機陳述,應該會輕鬆很多。
【履歷】
我是先看完一本教學工具書後,再開始自己撰寫英文履歷,主要就是列出自己的學歷及其
他跟教育領域相關的經歷,平均成績的部分,我在履歷裡是以最後60學分呈現(因為稍微
高一點點XD)。
履歷寫完後,有請英文好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幫忙檢查,沒有另外找專業代辦或編修
。
【動機陳述】
一樣也是自己撰寫後請幾個人幫忙看過,沒跟代辦或專業編修合作(但有參加過一位顧問
的免費諮詢)。
內容的部分,盡量不跟履歷的內容重複,且把重點放在申請動機跟畢業後的規劃,不另外
解釋大學成績不好的原因。另外,我會特別指出目標學校的某幾門課程,或某幾位教授的
研究領域,跟我的求學方向一致,讓學校知道我有認真做過功課。
【推薦信】
所有的推薦信都是由推薦人撰寫,我只會視推薦人的需求提供參考資料(如修課記錄、活
動參與心得、希望推薦人能推薦的點等等),所以內容的部分我好像不能分享什麼QAQ
但跟推薦人聯繫的過程中,越來越感受到與其自己擬稿後找有名的推薦人,不如找瞭解你
、願意自己寫推薦信,且發自內心支持你的推薦人幫忙。身為在職申請者,除了時間有限
外,也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好幾次我失去信心的時候,來自推薦人的打氣、激勵與建議,
都帶給我相當大的力量,沒有這些推薦人,我沒有可能走到這一步。從目前的錄取情況推
測,我認為推薦信也是我逆轉勝的關鍵之一。
另外,因為我申請的學校較多,我會避免讓同一位推薦人寫超過6封推薦信,也會根據不
同學程的特性,決定推薦人人選。
【證明文件】
許多學校實際上是可以接受影本成績單的,但不一定會寫在很明顯的地方,有些甚至要問
承辦人員才知道,所以會建議大家跟ETS或學校申請成績單前,可先寫信詢問目標科系接
不接受影本,我後來因為這樣,省去非常、非常多的申請費用。
【申請心得】
我認為成績不好並不代表沒希望(尤其是平均成績只比3.00低一點點的申請者)。起碼在
我的申請經驗中,沒有任何一間學校的招生單位因為我成績不好而直接拒絕我,連後來拒
絕我的德州大學跟范德堡大學,都有成功進入系所審核的階段。另外,如果有部分考試成
績未達系所門檻,也可以勇敢寫信跟系所爭取,我自己是托福跟GRE的單項成績未達部分
系所標準,但在寫信給這些系所後,對方都同意受理我的文件。
在跟系所爭取的時候,可以多強調自己的優勢,讓系所相信你有能力應付研究所學業(舉
例來說,對於GRE作文要求3.5分的系所,我會強調自己托福寫作27分)。
【結語】
其實我現在在學費方面,遇到頗大的困難,不過我會想辦法持續存錢、爭取貸款,國外工
讀,並尋找其他募集資金的機會。即使後來沒有順利成行,我相信在臺灣,還是能找到適
合我的位子,能夠持續朝目標邁進。如果這篇文章能對未來的申請者產生一點點幫助或激
勵,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最後,感謝所有一路走來不放棄我、支持我、幫助我的人。從能不能順利完成小學學業都
是個問題,到現在能走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我覺得自己真的超級幸福的!
也預祝留學版的大家,都能申請上目標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