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距離先前發錄取文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小弟兩周前已經從MIT SCM這個
Program畢業了。經過一年的洗禮,在這邊以畢業生的角度分享一下這段時間就讀的心得
感想。
(一) 就業數據
首先分享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國際學生就業數據。由於這個Program有分成半年期與一年期
兩個班級,而半年期班級的學生沒有OPT,因此除了少數有身分的國際學生有在美國找工
作外,多數都是畢業後就回到自己的母國,因此在此就不做討論。
而一年期班級中,Class 2019的學生總共41名,其中國際學生30名,占比高達73%,因此
其國際學生就業率相當具有代表性。即便在美國政府對移民政策持續收緊的情況下,今年
國際學生的就業狀況仍是相當不錯。在畢業當天,30名國際學生中,有22名已找到全職工
作;另有3名因拿國家全額獎學金來讀書,畢業後直接返國;1名申請上哈佛MBA,畢業後
繼續攻讀下一個學位;4名尚在持續找工作中,但大多已收到某間公司的Final Round
Interview邀請,想必拿到Offer也是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系上的校園徵才大戶Apple與Amazon,今年度headcount大幅凍結
,錄取人數急遽減少。(2018年Apple + Amazon校園徵才共計錄取系上12人,2019年則是
Apple 3人,Amazon 0人) 然而同學們也並未因此洩氣,仍是積極透過各種管道在下半學
期的社會徵才中努力尋找工作,最終仍繳出相當不錯的就業數據。
根據小弟的不完全統計,今年錄取本系國際學生的企業共有:
Apple (Tech, 2名)、 Amazon (Tech, 2名,皆在社會徵才時錄取)、Google(Tech, 2名)、
Microsoft(Tech, 1名)、Walmart Lab(Tech, 1名)、Dell (Tech, 1名)、Motorola
(Tech,1名)、A.T. Kearney (Consulting, 2名)、Alixpartner (Consulting, 2名)、
Strategy & (Consulting, 1名)、Niagara Bottling (Manufacturing, 2名)、Chewvy
(E-Commerce, 1名)、Wayfair (E-Commerce, 1名)、Luxottica(Luxury, 1名)、
Markforged (Startup, 1名)
以地區而言,大多數國際學生畢業後的工作都集中在西岸舊金山、洛杉磯與西雅圖一帶,
其他則少量分散於波士頓、紐約、達拉斯、亞特蘭大等。
而依照過去工作經驗的不同,同學的們的職稱多數是在Senior Analyst ~ Senior
Manager之間。薪資範圍因今年的就業報告尚未公布,並無資料可以佐證,但小弟估計應
該多數會落在85K ~ 160K之間,與往年相去不遠。
(二) 就業服務
A.人員配置
系上有一位專職的Career Advisor以及一位統籌接洽企業活動的助理。Career Advisor是
位具有20多年訓練MBA學生經驗的資深顧問,可協助修改履歷、模擬面試以及職涯規劃諮
詢。然而由於系上畢竟還是有四十幾位同學,他並無法無微不至的照顧每個人,因此自己
主動積極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
B.新生訓練時期:
履歷與面試訓練:新生訓練時期系上會安排面試技巧的訓練課程,時數雖短但仍是相當實
用。讓學生了解履歷撰寫要點、Behavior Question應對方式等
C.上半學期:
校友經驗分享、模擬面試:
系上會安排一周請在各個產業服務的畢業校友回系上分享當年的求職經驗,同時協助當屆
學生進行模擬面試,個人覺得算是相當有趣也蠻實用的活動
企業系上徵才:
在上半學期中,系上會持續安排各家企業來系上徵才。由於本系過往聲譽不錯,因此從9
月正式上課開始到感恩節前,每周都不乏知名企業來系上徵才。相較於直接在網路上投遞
履歷,同學們拿到面試的機會大幅提高,因此這對積極求職的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管道
。粗略估計全班至約有50%的同學在上半學期透過此種管道便已找到工作了。今年度來系
上徵才的企業有:Apple、Amazon、Google、Alixpartner、A.T. Kearney、General Mill
、GAP、Lenovo、Bayer Consulting、Wayfair、Lam Research、KPMG、Ernest&Young、
Tesla、 Llamasoft、Luxottica、Merk等。
校級就業博覽會:
每年大約在9月下旬學校會舉辦校級的就業博覽會,不過由於美國的文化使然,就業博覽
會多半只是一個企業HR部門要吸引人氣或消化預算的場所,對於徵才的積極性不同企業間
有極大的差異,對求職學生而言也是一個相對低效的管道。小弟沒有聽說身邊有任何一個
人的工作是透過就業博覽會拿到的。
學校職涯發展中心:
學校職涯發展中心有提供一本相當實用的手冊,將求職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簡單扼要的
解析出來,個人覺得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工具書。而校內也有顧問可諮詢履歷與模擬面試,
當然時間上也是要自己積極安排。校內本身有一個校級的徵才平台,學生可透過該平台來
投遞履歷,個人感覺其回覆率較外部的求職網站來的更高一些。
D. 下半學期:
系友內推:
下半學期大約從3月中下旬開始便開始進入社會徵才的旺季。這時Career Advisor會持續
聯絡各個畢業的系友,洽詢就職單位是否有徵才的需求,若有相關職缺開出便會持續轉發
給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學們,讓同學聯絡系友尋求內推。而透過內推的管道,同學們可以較
容易的取得面試的機會。另外在此時亦會陸續有企業向系上提出徵才的需求,Career
Advisor也會持續將資訊更新給同學們。粗估大約有30%~40%的同學是透過這種管道找到工
作的。系上透過內推發送的機會有:Apple、Amazon、Google、Microsoft、Walmart Lab
、Uber Freight、E&Y、PWC、Dell、Shiseido、Blue Origin、United Nation、Wayfair
等
Study Trek:
系上在三月下旬春假期間會安排一周的時間進行Study Trek的活動,今年的地點分別在洛
杉磯&西雅圖、洛杉磯&舊金山、巴拿馬三個地點。前往洛杉磯&西雅圖與洛杉磯&舊金山這
兩個地點的同學們會在當地進行企業參訪,參訪期間除了一定會有HR介紹該公司徵才的流
程外,也會有部分被選中的同學直接當場進行面試,可謂是相當不錯的機會。今年安排參
訪的企業如下
洛杉磯&西雅圖:Matson Shipping、SpaceX、Niagara Bottling、Amazon、Nordstorm、
Nike、Maxim Integrated
洛杉磯&舊金山:Matson Shipping、SpaceX、Niagara Bottling、ABB、Tesla、Google、
Flex、GAP
巴拿馬:參加的同學多數是已經找到工作或不找工作的,就是純粹去玩XD。
(三) 專題與論文
本系是必須要寫一篇專題或是論文才可畢業。兩者的差異如下:
專題(Capstone):畢業後取得學位為Master of Applied Sciences,主要是與美國知名企
業合作,解決他們企業內部實際上碰到的一個問題,通常為兩人一組。由於提出問題的企
業皆有贊助獎學金,因此依照問題的難度,在完成專題後的小組成員皆可領到
$1000~$3000不等的獎學金。
專題題目選擇:
在開學新生訓練期間,系上會邀請贊助的公司一家一家來系上報告公司目前碰到的供應鏈
難題,全部報告完畢後由同學進行集體競標。每位同學有1000點,依照自己對不同主題的
興趣排序分配點數,每個主題最高100點,最低0點,但必須將1000點全部用完。最後經過
系上計算分配後,公布競標結果並分組。
論文(Thesis):畢業後取得學位為Master of Engineer,主要是要透過一個創新的方法來
解決一個一般性的學術問題,並非針對某個特定企業,一人一組。系上對於論文內容的要
求遠較專題嚴謹,標準非常之高。完成論文並不會獲得任何獎學金。
系上對於專題與論文非常重視,所有學生都必須在上半學期末完成初步成果,並且參加一
個邀請所有外部專業人士與贊助企業的初步成果展示會,同時在下半學期論文完成後參加
一個對外公開的最終論文發表會,藉以展現系上學生研究與解決問題的實力。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除了每周固定要與企業進行電話會議討論專題進度,同時也要持續
向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法與成果。此外,還須定期與系上指定的寫作中心老師Meeting,
確認寫作進度符合系上預期,同時也持續修改文章結構與遣詞用字來符合學術論文的規範
。
在研究過程中,當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由於合作夥伴並不能自己選擇,而是透過競標結果
決定,因此兩個人能否有良好的默契互相配合真的是憑運氣。有少部分同學曾有抱怨勞逸
不均或溝通不良的狀況,也有一些組的同學碰到贊助公司在研究過程中要求換題目(而且
還換不只一次…),或者是碰到指導教授要求的研究方向跟公司不一致等問題。不過無論
過程如何,全班同學最終都還是把專題完成,順利畢業了。整個論文寫作的過程對於像小
弟這種英文程度並不是很好的人來說確實是蠻痛苦的,不過當然也因為如此強迫鍛鍊自己
的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整體而言仍是一個很正面的經驗。
(四) 課程
學分數
系上規定的畢業學分數是90學分,選課則是採吃到飽的概念,只要你承受的住,想要修多
少門課並沒有限制。因為每個同學來這邊讀書的目的不同,選課的多寡與選課的方向差異
也是很大。比方說像小弟的主要目的是求職為主,因此畢業學時僅拿93學分。但另一位拿
國家全額獎學金來讀書的越南同學,沒有打算找工作,因此拚了命盡可能多修課。他畢業
時創下系上有史以來的最高學分紀錄-150學分,而且還是全A畢業!(同時還順便申請上了
哈佛MBA! XD)
每周投入時數
依據小弟不完整的調查,大多數同學都表示學期間課業壓力十分龐大,密集的程度只能用
沒日沒夜來形容。多數的課程每周都會有作業、團體報告、或是指定閱讀案例需要繳交。
學期間,每個人都在拼命的趕一個又一個的due。每天晚上10點都可以看到系上的討論室
依舊被占滿,每個凌晨也可以發現大家都還在默默的coding,或是與同學交流程式的寫法
。若要以具體實例來形容,小弟有一門Data Mining的課,依照課程的進度是需要在一個
半月內K完一本700頁的原文書,每週都有300行以上的程式碼需要交。對於小弟這種原本
沒有太多程式基礎的人而言,每週投入時數最高峰超過50個小時以上。(感恩節假期間哪
也沒去,天天窩在宿舍Coding XD)。即便小弟選的學分數已經相對偏低,然而這種沉重程
度已經頗感吃不消,因此每當看到那些學分數超高的同學,真的只能肅然起敬。
授課品質
系上在供應鏈管理的專業課程的內容方面,確實有相的的水準。但平心而論,除了少數明
星教師如長聘教授Chris Caplice的課如Logistic System、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廣受好評外,系上平均授課品質仍不及Sloan商學院的平均授課水準。
跨系選課
由於Sloan商學院就在本系隔壁,授課品質也相當好,因此很多同學都會想去選修商學院
的課。商學院的課都是採用競標的方式進行,分時段分成第一輪競標、第二輪競標。遊戲
規則大致上如下:選課時每位同學手上有1000點,依照自己對課程的興趣進行投標分配。
在第一輪競標結束後,尚未額滿的課便會進入第二輪競標。然而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商學
院開學時間較早,當本系學生在秋季班入學時,兩輪的競標都已結束,因此只能到心儀的
課堂上碰運氣求教授加簽。但通常熱門的課都早已爆滿,因此能否加簽到真的只能碰運氣
。但到下學期時,本系同學就可以與商學院學生依同參與競標,不過依據規則,當競標點
數相當時,會由商學院學生優先,因此相對來講跨系選課還是會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若你
並不介意沒有學分只去旁聽,多數情況下也是沒有問題的。商學院的課程非常豐富,橫跨
投資、金融工程、會計、統計、經濟、創業、科技、資料科學、談判等,大多數的課程評
價都是相當受到好評的。
當然也有同學因為興趣使然去選修其他科系的課。班上有同學去選修資工系的演算法、歷
史系的美洲歷史、心理學系的大腦科學,甚至還有航太工程系的火箭科學XD。一般只要有
興趣,多數是可以選到的。
跨校選課-哈佛商學院
MIT的學生可以跨校選修三個學校的課,包括哈佛、衛斯理學院與麻薩諸塞藝術與設計學
院。不過歷年來同學們都只會去哈佛商學院選課。一來地理位置比較近,二來圓一個哈佛
商學院的夢XD。小弟本人是沒有去過,但根據同學分享的經驗,哈佛不愧其光環,課程品
質的評價都是非常好。不過由於哈佛商學院的課有時候會與系上的課衝堂,因此選課時需
要作出一些取捨。
體育課
研究生只要時間允許,可以自由選擇大學部的體育課。學校提供的課程繁多,令人眼花撩
亂。除了一般的游泳、重訓、跑步、瑜珈、各項球類運動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項目例如
風帆、划船、擊劍、射箭、防身術,甚至還有手槍和步槍訓練。當然有趣的課程都是大爆
滿,能不能選到都要看一點運氣。
(五) 獎學金
依據小弟不完全統計,系上大約有5~7位的同學入學時獲得獎學金,獎學金提供標準為
Merit-Based,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大約可取得10%~40%左右的學費減免。整體而言,本系提
供獎學金的金額與人數皆偏低,因此若是想考慮申請本系的同學,財務規劃不能只企盼系
上的獎學金作為唯一選項。
(六) 活動
在繁忙的課業外,學校本身有非常多元豐富的活動可以參加。但因為每個人一天的時間是
有限的,所以也只能就依照自己興趣選擇性的參加。
系上活動
系上主導的活動包括兩週的新生訓練(玩Beer Game、去Thompson Island做團康活動建立
感情…etc)、寒假獨立活動月(IAP,與來自馬來西亞、西班牙薩拉戈薩、盧森堡、中國寧
波、拉丁美洲等五個地區的物流與供應鏈創新學院學生一起上三週的課)、Study Trek、
Research Expo (上下學期兩次的論文發表會),以及所有求職相關的輔助活動,整體來說
都是比較正式的一些學術性與求職活動。
系上活動委員會舉辦的官方活動
系上會選出活動委員,負責規劃全系的一些娛樂趴踢。例如萬聖節變裝趴、感恩節晚餐聚
會、聖誕節禮物交換趴、期末考讀書會免費食物趴、華人春節趴、波士頓鄰近企業參訪等
等。總之會有一堆想的到、想不到的名目來讓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吃吃喝喝交流感情。
同學自行舉辦的非官方活動
當然私底下不同的同學彼此間也會常常么喝去酒吧趴踢、去某個同學家烤肉、大家個別帶
一道菜來的Potluck或是去各個不同宿舍裡喝酒、桌遊、打牌、唱KTV (小弟住的宿舍樓下
有一間學生經營的酒吧)
宿舍活動
研究生宿舍主要有八個,每個宿舍的氛圍與風格迥異。小弟自己住的Ashdown宿舍每個周
四晚間都會有免費的Coffee Hour,有成堆的點心飲料可以吃;每個月也會有一次免費的
Brunch,餐點豐富份量又足。平時每週都會有例如社交舞教學、冥想瑜珈、桌遊夜、大
聯盟夜($10優惠門票去芬威球場看紅襪隊)、NBA夜($10門票去看賽爾提克隊)、美式足球
夜(去看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冰淇淋夜、電影夜、或是Game of Throne欣賞夜等,可說活
動是超級豐富,只怕沒時間參加而已。
社團活動
每個學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繳一小筆社費加入學校的社團。商學院本身有許多大大
小小的社團,並且很多是求職導向。例如Consulting Club,讓有志走顧問業的同學一起
分享資源,練習case study interview;Investment Management Club會舉辦投資競賽、
參訪知名基金公司與參加投資相關國際會議;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Club是會舉辦PE 面試訓練、知名創投業界人士演講與聚餐; Product Management Club則
會提供Product manager的面試訓練; Data Analytics Club則會舉辦資料分析的工作坊與
競賽。而這些社團無一例外的都會引介各種相關優質的職缺給所屬社團的社員,據說許多
社員都是在加入社團後才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特定領域的工作機會內部推薦。
學術論壇與名人講座
學期間會有大大小小的學術論壇在校園內舉辦,例如探討AI、科技、天文、商業、國際關
係等,出席的講者往往都是學校的知名教授或是業界的重量級人士,即使是不同領域的論
壇,聽起來也是相當有趣。而不時也會有名人講座在MIT和哈佛舉行,MIT常常會有科技業
的大佬來講解業界的趨勢,而哈佛甘迺迪公共事務學院常常邀請的對象都是各國的現任或
卸任元首,因此往往吸引不少同學參加。
工作坊與研究生學生會活動
學校本身會因應學身的需求舉辦各種工作坊,例如求職、寫作、報稅、國際文化交流、演
講等等。而校級的研究生學生會不時也會舉辦一些爬山、滑雪、搭船遊波士頓港夜景等一
些比較大型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有補助,因此繳一小筆費用就可以參加。通常參加人數都
是相當龐大。
台灣學生會活動
除了迎新活動以外,在學期末、春節、端午節等特定節日也都會有聚餐活動,讓台灣同學
享受懷念以久的家鄉味,順便跟台灣同學們交流交流感情。
(七)同學
這個Program的同學素質相當的整齊,無論是學識水平與努力程度都是無庸置疑的高。每
個同學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而過往工作經驗也是五花八門,顧問業、製造業、物
流業、科技業、金融業、公部門等等非常多元。相對的,讀書的過程中壓力自然也非常的
大。小弟自小就不是那種聰明反應快的人在這邊每天感覺都在苦苦追趕同學們的腳步,尤
其在剛到一個語言與文化全然陌生的環境裡,更是嘗盡苦頭。好在系上同學們都非常成熟
,多數都已經有多年的職場歷練,彼此間在課業上或是求職過程中,都是互相鼓勵督促,
完全沒有感受到競爭的氣氛。舉例而言,當一個職缺釋出時,我們同儕間已經面試過的同
學會分享自己的經驗給之後要面試的人參考,已經拿到Offer的人也會盡力撥出時間來協
助其他還沒有offer的同學進行模擬面試並提供建議,因此同學們的面試技巧都隨著學期
過去愈來愈成熟。可以說,無論是在課業上或是在求職過程中,同學間是相處的相當愉快
而毫無壓力,系上營造出的學生間團結合作氣氛我個人感覺是相當成功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過往十幾年的傳統是每屆都會有一位台灣學生,但很可惜的是據
悉下一屆(Class 2020)並沒有來自台灣的同學,希望在2021年有機會能再次見到台灣來的
同學選擇我們Program。
(八)總結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中,這個Program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有機會與一流的人才相處
合作,也有機會接觸頂尖的學府的教育薰陶。雖然課業是如此繁重,求職的壓力是如此龐
大,但回顧這一年的時光,我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整
體而言一年的時光CP值相當的高。因此若未來有同學對供應鏈管理有興趣,我個人相當推
薦這個progr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