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一個很厭世的歐洲傳統學校PhD學生

作者: NTUEE2CS (EE轉CS)   2020-01-25 08:57:34
其實我也不是不理解原po說米國利用完就丟的事
看到很多米國EE/ECE, ME. MSE, 化工, etc非資工PhD 讀完以後找不到工作
就刷題轉行進軟體公司了 一些不想刷的可能就回台了
當然轉職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就是很正常
刷完題領15萬鎂以上也算發大財 也算達成美國夢了
不過可能跟當初滿腔熱血來美國讀PhD追求學術的初衷天差地別
(應該沒有人sop裡面寫想讀PhD是為了拿OPT然後刷題找工作吧?)
當然每個人生階段 人會改變的 就向原po原本讀物理 後來沒有繼續走物理一樣
不過還是覺得很感慨 那些人花那麼多年讀一個PhD 然後轉行刷題
就只是去幫米國學校發論文增加學術名聲而已 讀博薪水還低的要死
就像免洗筷
祝大家新春快樂 我們海外黨們星期一還要上班QQ
※ 引述《BrowningZen (BrowningZen)》之銘言:
: 趁著過年有時間,來寫一下很嗆很不友善很厭世,可能會地圖炮到很多人的心得文
: 以下很多都是本人的經驗,非常非常偏頗
: 可能會讓部份人覺得不舒服,先在這邊道歉對不起
: 如果你還選擇繼續看下去的話,先在這邊謝謝你
: Program
: 2019 PhD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 Admission
: KTH: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 ces
: TUM: Bioinformatics
: Copenhagen: Applied mathematics
: Rejection
: ETH: Biophysics
: EPFL: Quantitative Biology
: Max Planck: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Complex Systems
: Decision:
: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 ces
: Education
: UG: HKU-Physics/Statistics(3.4/4.3)
: MSc: Chalmers-Complex Adaptive Systems(Special Distinction)
: Test score
: IELTS: Overall 8 (R8 L8.5 W7 S7.5)
: Experience
: HKUST research assistant (3 years)
: Academia Sinica summer internship
: CERN summer studentship
: Max Planck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summer school
: HKU final year project
: Chalmers Research assistant (2 years)
: JHU medical summer school
: Gothenburg final year project
: Publication
: 3* Journal lead author (HKUST/Academia Sinica /Chalmers each)
: 1* Journal second author (HKUST)
: 2* Conference lead author (Academia Sinica /HKU each)
: Recommendation
: Chalmers - master supervisor
: HKUST - PI
: Academia Sinica - PI in collaboration
: 心得
: 修課
: 如你所見我GPA並不高,而且還一堆所謂”錯誤觀念”不想看可以直接跳過沒關係
: 大一除了物理還能吃老本以外幾乎全都低空飛過,包括線代跟微積分
: 自此以後不但沒有反省,還是覺得自己懂,只是沒什麼考試運而已
: 一直以來秉持著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原則,只想趁著大學四年真的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 大二沒基礎就跑去別系修一堆感覺很酷的課,從生物修到天文修到電機修到化學
: 學分還修到爆,一個學期七八門
: 硬就算了,有些還申請跳掉擋修,想說修之前自修一下背景就好
: 有些很有信心的就低空飛過,有些有聽沒有懂的莫名奇妙就第一
: 更加驗證大學筆試真的不知道是在考三小用的
: 到了碩班之後,歐洲的評核就放鬆許多
: 老師很少依賴筆試
: 一堆口試/專題可以證明自己真的有能力做研究
: 就算真的不小心考不好,你愛重考十次也可以
: 真的要講什麼的話
: 我的原則是修你想修的
: 只要有好好唸,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對你以後人生最重要的
: 研究也好,找工作也好,人生觀也好
: 這樣比起修一堆甜課,GPA會比別人多沒錯,最後畢業學到的東西沒有多
: 到最後上了名校,卻是一張什麼都不會的白紙,出的東西也沒有比別人多比別人好
: 實在太多只會寫考古題,4.3以為自己很懂的學生了
: PS: 超級推薦物理系的你去別系修個訊號與系統跟機率論
: 做物理也好,之後轉領域也好,能用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 學英文,SOP
: 跟鄙視乖乖K書的乖學生一樣,我鄙視傳統英文教育跟補習班啦
: 因為高中時英文老師有夠機掰,一副我懂英文我了不起的樣子
: 我在那邊講一句她在那邊幾句挑錯處,甚至叫我真的不行可以放棄沒關係
: 之後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甚至討厭英文
: 補習班也只會一直講用技巧拿分數
: 分數是上升了,可是實際上真的能用的英文還是一樣爛
: 跟我上述討厭的事情還是一樣
: 我在大一時為了交換考過一次雅思,那時候才6,講跟聽更是慘不忍賭
: 那時候大學的有一個老師聽我這樣說
: 他很反傳統地問我有沒有喜歡打電動看影集
: 他鼓勵我用浸淫的方法去讓英文潛移默化
: 所以自此我就常常看影集(Friends, TBBT, GoT之類的)
: 從英文字幕不懂就查開始,慢慢都能大概看懂了,就開始不用字幕
: 至於會話能力就是靠看Twitch的外國實況
: 學了很多俚語,真正知道話該怎麼講,而不是補習班那種不會用卻硬要講
: 每天就一直對鏡子講聊天,演講
: 久而久之就熟了
: 寫作最簡單,就只是我手寫我口,把你想的寫出來
: 電影讓我言之有物,又會講英文之後,寫作就不是問題了
: 從6到8,大概就是整個大學四年吧
: 大學生如果想從5 到6.5 (留學標準),我想應該只要努力一年多
: 這個方法雖然不快,可是學到的英文能力是可以跟一輩子的
: 而且重點是有趣沒壓力,最適合我這種討厭死讀書的人了
: 研究,推薦信
: 我一直以來的夢想都是當個科學家
: 所以我大一一進去,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個老師跟一下
: 那時候系上我有興趣的老師都打我槍
: 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會,唯一的能做的是讓對方感受到我的熱情
: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跑到別間學校別的系,終於有人要
: 還好我喜歡的領域算是有努力有回報,累積起來的經驗也讓我可以滾雪球
: 老師建議我有了履歷就可以出去外面多看看
: 那時候英文還沒有很好嘛,所以大一暑假跑去了中研院,找了一個算年輕的老師
: 到了才知道他算是偏做實驗的,我卻只會寫程式
: 我就大膽提議幫實驗室寫一套分析套裝
: 花了三個月給他看到初步的成果,之後回去也是保持有聯絡互有往來,最後花了一年左右終
: 於出poster跟paper
: 雪球越滾越大,之後也陸續去了CERN跟Max Planck
: 中間摸過不少領域
: 不過後面比較順利的故事不有趣就不用多說了
: 我這邊能給到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快點訂下目標,多去嘗試看看,什麼都要學
: 很多事情別人未必會全部分享,老師未必全部都會教
: 現在上網這麼方便,你要學什麼,要了解什麼,google就知道了
: 什麼都靠代辦,寫paper可沒有人代辦
: 這個老師不理你就找別個老師,這個系都沒人理你就找別系,這間學校都沒人理你就找別間
: ,總之就是一股熱血,不要怕失敗
: 盡量大一大二就開始累積經驗
: 不要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履歷一片空白,連當兵經驗都拿來申請學校
: 另外比起功利地找大實驗室,能掛個名卻什麼都沒學到,我更鼓勵找比較年輕的教授,比較
: 小的實驗室
: 不但他們還保有熱情,更多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
: 你也可以學到如何從零共同建構一間好的實驗室,更有機會作出實際的貢獻
: 當中與其他成員的革命情感,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
: PS:斟酌寫給對方的信也是一種練習,練習英文如何寫得行雲流水,練習如何包裝自己,練
: 習如何接受挫折
: 後話
: 很多台灣朋友都常常問我為什麼都選歐洲(甚至不包括大英帝國)
: 因為美國人有夠智障,英國人有夠機掰
: 英國人多機掰就不用多說了,去過就知道
: 美國的文化就是一直在消費,當世界警察,資本主義帝國云云
: 所謂的美國夢也是跟發大財沒什麼兩樣
: 然後實際一點,美國大部分都要考GRE
: GRE有夠智障,你他媽都博班還要在那邊背字庫考邏輯
: 一堆中國人英文字都講不出來卻還是滿分,根本侮辱智商
: 大學也是只會做熱門題目
: 生物研究一天到晚都是cancer跟alzheimer’s
: 什麼都是談數字,IF,排名,金錢,分數等等
: 最後英美一堆歧視仔
: 或許不會是當面侮辱你的那種歧視
: 而是系統上的歧視(Institutional racism)
: 黑人拉丁人尚且因為平權運動有很故意的給一堆優惠政策
: 但對本來能靠自己的亞洲人? Who cares?
: 想要在那邊工作成為美國人? 想想就好。
: 對辣個國家來說,台灣去唸書,只是幫對華政策增加底牌而已
: 隨時可以歡迎,也隨時都可以擋,隨時可以丟
: 我是不知道大家要在研究所追求什麼啦
: 錢?虛榮?你媽叫你去唸? 移民當美國人很爽?
: 我是真的想要更了解這個世界怎麼運作,才願意把自己從大一就開始投入在科學研究
: 雖然我唸很量化的科系,我還是不想只被別人用一堆數字定義,所以我也不會只用一堆數字
: 去定義別人
: https://i.imgur.com/T8wZ82X.gif
: 沒了,想到再加
: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
:
作者: DivineSwine (神豬)   2020-01-25 09:18:00
不領15萬鎂 難道要回台灣當教授領5萬鎂?
作者: rush007 (Buzzer-Beater)   2020-01-25 09:23:00
台灣AP有到5萬鎂?
作者: NTUEE2CS (EE轉CS)   2020-01-25 09:28:00
現在流行教授開公司 兼獨董 甚至掛名外面公司科學家不過一樓把回台灣當教授說得那麼簡單不少人還得去中研院蹲一陣子才有大學缺耶
作者: agario (Agar.io)   2020-01-25 09:55:00
之前就有放棄千萬年薪回台教書的,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志向
作者: a000000000 (九個零喔)   2020-10-11 07:37:00
那是假ee真cs刷題仔真ee很慘 不過沒人管
作者: koster (斯特隆)   2020-01-25 10:50:00
你真的相信SOP裡面寫的屁話?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5 11:11:00
其他地方免洗筷當完 連錢都不一定有 或者沒有那麼多回台灣當教授領五萬美也不一定不好阿 但台灣的遊戲規則未必就比較不把人當狗看美國轉行的多 不見得是因為比起其他地方比較把人當免洗筷而是因為錢多更多 機會也多 於是很自然就有這種風氣學界把人當免洗筷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供需問題而已 當教職市場就是這麼大的情況 無論如何最後早晚都會有很多人轉行 而在教職缺上 歐陸並沒有比較多終身的位置阿...如果歐陸有FLAG這樣的公司 可以開個new grad二十萬美金然後不太問出身學歷甚至學科 只問真正的寫程式能力跟經驗那麼自然也會有一大堆人搶著轉行
作者: roygb61215 (L.T)   2020-01-25 11:30:00
都幾歲了還這麼單純喔?出社會本來就是互相利用,今天你對公司有幫助所以公司花錢雇用你;今天你對學校有幫助,所以學校花錢雇你當教授。之後等你沒產值了當然就是請你回家吃自己呀,唯一有用的作法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跟公司、學校的利益綁在一起互助合作嗎。全世界哪邊都一樣啦,去美國念書的會笨到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要原原po教嗎?原原po欠噓的地方就是自己中二病發而已,其他講的都是實話沒什麼好罵他的,都是都唸到phd還這麼單純...
作者: aaaaajack (丁丁是個人才)   2020-01-25 12:39:00
我美國同學的哥哥也是化工PhD讀完就準備跑去當軟體工程師了,這現象還真的不是沒身分的人獨有...
作者: ewayne (ec)   2020-01-25 13:01:00
講得好像歐盟不這麼幹一樣...
作者: Apache (阿帕契)   2020-01-25 13:07:00
NTUEE2CS=KirimaSyaro
作者: hollande (心愛騎士來喔)   2020-01-25 15:47:00
NTUEE2CS=KirimaSyaro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20-01-25 17:40:00
開分身上來刷哩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6 00:09:00
你根本因果倒置 歐美學術界都不會因為國籍跟身分問題而影響到能不能拿到教職 最後絕大多數人都找不到 純粹只是因為缺額就是那麼少其實歐陸也是一樣 絕大多數的學界研究人士 到了一定階段最後也是得要轉行 只是搶著趕快上岸的風氣沒那麼重而已 那只是因為不像美國 學界業界的收入差異大成現在這樣
作者: koster (斯特隆)   2020-01-26 00:53:00
你以為石油公司很好進嗎? 而且石油公司的地理位置也不一定他喜歡 寫程式比起來容易一點 我也認識一些老美化工轉CS就真的錢多難度也較低
作者: KirimaSyaro (桐間紗路)   2020-01-27 03:53:00
米國學界業界收入差異有很大 是CS看天下吧?電機教職大概10萬鎂去電機公司如Q,S這些也差不多開15萬鎂而已還是比CS new grad低很多米國EE PhD去業界拿到的薪水只有略高於學界而已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4:08:00
你才美國看天下 你要不要查查歐陸差多少...差異大小當然是相對的的然後 現在美國的情況 又不是只有讀CS才能去CS公司任何理工PhD 只要該修的課修一修 該找的實習找一找 該刷的題刷一刷 照樣能去CS公司
作者: KirimaSyaro (桐間紗路)   2020-01-27 04:24:00
我猜你說的歐陸不包含瑞士?歐陸各國差異蠻大的 我也沒研究透徹理工PHD 沒那麼好找了吧 那是以前之前就聽大氣PHD畢業 不會寫CODE 跑去bootcamp的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5:09:00
明明還是找得到 是前幾年更好找
作者: KirimaSyaro (桐間紗路)   2020-01-27 05:25:00
#1RzSu4sh (Oversea_Job)英梨梨是強者看天下吧不是所有人都能忙自己PHD 還能分神去刷題+找CS實習然後順便去CS修幾門課光是要PHD畢業就精疲力竭了....更不論那些還有TA duty的...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5:45:00
那你要不要看看歐陸...歐陸理工科薪水甚至未必比台灣高多少老實講 回到一開始 我談這種收入比較不是要說美國賺的比較多 所以美國就一定比較好 只是要說 為什麼美國這幾年有這種一堆人都刷題的現象歐陸只是絕大多數的地方沒有這種誘因罷了 但學界的位置並沒有真的比較多啊 很多人到了最後照樣得轉行最後 你覺得歐陸好 甚至瑞士好 就去啊 如果你沒有了解清楚很多時候其實最後也是會有期望落差的 如果申請不到 那又有什麼好抱怨歐陸(除了瑞士)薪水較低 美國身分較難拿 各有各的優點但每個人在意的本來就沒必要一樣啊 有些人覺得只要離開台灣就好 就算薪水沒有真的比較多 有些人則是希望事業跟待遇上都能夠更上一步 而這些不是自己一開始出國前就考量跟打聽清楚的嗎?至於想要走學術的 也是一樣 各有各的利弊 同樣的 要真的拿到permanent position其實都是很不容易的那我再說個歐陸把人當狗的例子 我一個同學到德國馬普所讀PhD 讀到一半 因為小老闆被挖去美國 也沒法帶他過去 大老闆也不想接 他努力爭取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最後還是什麼學位跟跟身分都沒拿到就回台灣了在美國並不是沒有這種因為老闆離開或被老闆fire就只好回台的例子 但因為體制的不同 像至少這種例子 在美國的轉圜空間通常較大些 例如 你說到TA duty很重 但有的時候有 有TA可以當 至少要是萬一碰到這種例子 反而有轉圜機會
作者: KirimaSyaro (桐間紗路)   2020-01-27 09:04:00
同為金髮敗犬 我支持英梨梨說的
作者: bowlbone (The Kids Are Alright)   2020-01-28 08:34:00
Eriri內行的,真希望您多講一點
作者: NTUEE2CS (EE轉CS)   2020-01-29 04:37:00
Eriri說服我了 這樣說來不論到瑞典KTH或比利時IMEC讀電機都是要吃屎的 不如去美國讀電機PHD讀完畢業至少還能刷題轉碼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9 06:53:00
你為什麼要誤解我說的話...
作者: Apache (阿帕契)   2020-01-29 13:05:00
熟悉的懶學
作者: NTUEE2CS (EE轉CS)   2020-01-30 01:45:00
不是誤解 那推文是我自己的心得IMEC < Intel << 刷題轉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