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這裡去:#1bieJK4G (studyabroad) 或 https://reurl.cc/dLpMD6
本篇網頁好讀版:https://reurl.cc/Qe21OM
上一篇大概就是我在博班德國博班出發前/進行中的重要事情,而以下大概是個人生活中的
一些可以分享生活,先說這些內容帶個人色彩,也許不是很客觀,但還沒出國前透過文字稍
微嘲笑了解一下在地生活應該也不錯。
【爛的】
爛的東西真的是太多了。
天氣爛,冬天非常冷,越南邊離海越遠、離山越近就越冷,往北邊則緯度高一樣冷,目前認
識兩三個畢業之後說要回台灣的,都說因為太冷了受不了。我本身對冷還好,但很討厭下雨
,我在 Stuttgart 雖然年降雨量不高,年降雨日卻有 120 天左右,並沒有比台灣好多少。
網路超爛,2024 年應該沒有人看過 2G 了吧?有,就在德國超市內。德國境內網路部屬非
常不發達,出去玩的時候,即便不是到山裡,也很常會沒有訊號,而在城市內,不知道為
何只要進到建築就沒有訊號,因此都要連 WIFI,但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WIFI,因此就會發
生在超市找東西,連 Google 翻譯都無法用的窘境,而如果是在火車、地鐵上,看風景跟看
書絕對比滑手機看到更多。
鐵路世界爛在歐洲各國旅遊要如何知道自己進到德國了呢?只要網路沒訊號,然後火車停下來,恭喜,你已經到德國了。
去德國之前就大概知道德鐵有多爛,住了之後才知道多誇張,絕對是我在這最賭爛的事情
(可能大部分人都這麼覺得)。火車與市區區間車 (S Bahn) 遲到 10 分鐘內都不算遲到,
每周一到五通勤中 10 趟至少要遇到一趟延遲或取消,原因千奇百怪:罷工、訊號問題、動
物襲擊、司機人數不足、有人臥軌、車壞在路上等等,誤點要超過一小時才會賠錢,如果是
買定期票遇到問題,大概是不用想有賠償。而每年暑假在 Stuttgart 市中心的 S Bahn
都要修兩個月,原本到學校五分鐘的車程,變成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半小時,兩個月修完後
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改變。如果是長途火車,出遠門最好抓前兩班車的時間,不然誤點而趕
不上火車/飛機也是你家的事,他們頂多賠你誤點當班的車錢。總之,你各位台鐵誤點 5
分鐘真的要惜福。
辦事效率雖說是看城市、學校,但我只能說完全不以 Stuttgart 為榮。這座城市的外事局
是爛到知名,預約換簽證非常困難,無預約系統 (現在有了,但僅限簽證快過期的人)、行
政人員不回信,必須去外事局排隊才能「拿到預約時段」,之後真正辦理還要再去一趟。我
運氣算好寄信有預約到,只要辦理當天再去等個兩小時就好,許多人士簽證快過期、或已經
過期,必須在外事局門外徹夜露營才行。Uni Stuttgart 也是,許多處理事情的方式都是難
以理解,例如學籍註冊搞了半年才完成,翻修地板評估了一年半還沒開始,導致有些儀器不
能啟用,還有一天我去學校發現工作筆電被偷,說可能是前清潔公司還留有實驗室鑰匙,有
事沒事來偷一下,以前已經發生過好幾次,然後這次被偷老闆還怪我怎麼沒把筆電鎖在櫃子
裡,我整個???????
最後想抱怨的是健保,大家都吹說德國健保堪比台灣,真的是X覺比雞腿,台灣健保便宜、
醫生好找、隨時都可以看病,德國健保我一個月要繳大概 250 歐 = 9000 台幣 (原價 500
,是因為我的雇主付了一半才 250),真的是嚇死人。然後這個價錢,找醫生大概會有一半
的醫院因為語言不通而不收、剩下一半有八成不收新病患,剩下兩成幫你安排一到三個月以
後看診。
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當時我針眼很嚴重,打了大概 10 家醫院都找不到,只好再忍兩天,
但後來腫到造成頭痛了,只好去大醫院排急診,同時預約到一周後的其他眼科診所。最後眼
科開了眼藥水,點了兩天就明顯消腫,但因為延誤就醫,最後大概花了兩個月才恢復,而且
還是有一顆東西在裡面,是這次回台灣請眼科幫我切掉,才算完全好。我認真覺得亞洲人平
均壽命比較長,很大一個原因是醫療資源發達。
不過我後來找到解決方法了,打電話或網路預約都沒效,就直接殺去現場,然後一定要說「
我超嚴重,快死了」,那麼就很有機會預約到當周 (沒錯仍然不是當天) 的門診時間。我後
來眼睛又出一次問題、以及腰受傷的時候,都是用這招,德國人自己也說他們還沒有找到固
定醫生時,就是直接去現場最有效率,所以就厚臉皮地去現場吧!
還有很多,像是金融系統爛、開戶不易、換錢不便匯率差,「安靜時間」基本上和不上班時
間重疊、理論上週日不能用吸塵器,等等等。其他有些事情比較像是「不一樣」,不能說爛
,但大部分台灣人可能會不習慣,像是大部分的店八點關門,超市八點或十點關門、週日不
開,拍照時要很小心不能拍到人不然可能被揍之類的,就看個人接受度多高。而我當然也知
道有些狀況是我德文差的問題,但還是有太多事不是語言通就能解決的。
【好的】
說了這麼多差的,還是要平衡一下。好的東西也不會少,尤其對我這個愛好巧克力與啤酒
的人來說,簡直天堂,老實說,這兩個是我在這裡的生存動力。
巧克力和啤酒是真的便宜又好吃/好喝,超市找到國 1 歐左右的巧克力,品質就已經非常好
,進口 (瑞士、法國) 的巧克力較貴但甚至比進口國家便宜,種類更是多到不知道怎麼選,
如果你也熱愛巧克力,德國絕對是歐洲最棒的國家。
酒也是,啤酒大約也都是 1 歐左右,而德國南部的啤酒是真的好喝,尤其對我這種愛喝麥
味重的人來說,完全沒有抱怨的理由。紅白酒也是幾乎 5 歐內可以解決,買到 10 歐左右
就已經是不錯的酒,這在酒稅高的台灣是不可能見到的場景。有人說這裡酒比水便宜,還真
的很多啤酒比礦泉水便宜,我就買過 0.15 歐的啤酒 (500 mL),喝起來還不錯勒!
另外,跟生活品質相關的當然是水、空氣、陽光,雖然陽光的狀況不如人意,但水和空氣是
真的好。一般來說打開水龍頭就能喝,若真的擔心也可以買不貴的 Brita 濾水器,這點真
的方便。空氣沒話說,由於幾乎沒有機車、人口密度也比台灣城市低很多,空氣汙染程度真
的很低,沒下雨的日子在市區也能看到藍天與星空,最明顯的是我的鼻子,以前在台灣真的
三天兩頭就會過敏鼻塞,過來之後再也沒發生,能長年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快樂只有過敏兒最
懂。
而德國位在傳統歐洲的中間,除了去東歐較遠,去其他國家也都算方便,附近大城市火車通
常一天內、飛機一兩小時都可到,歐洲內機票也都很便宜,通常來回機票 200 內就有,去
大城市甚至常低於 100 歐,而在德國平均物價也不算高,相較附近國家是個生活可負擔、
又方便去其他方玩的地方。
勞工意識高,工作上請假很容易,外面企業最少假似乎是 20 天/年,而博班通常是 30 天
,請假老闆通常不太管 (反正是自己的進度)。病假則是無上限,一兩天的話就直接待在家
,超過三天需要醫生開證明但仍然拿全薪 (健保公司付你薪水)*,這點對臉上寫著「奴」的台灣人來說是再好不過。
社會福利部分,養小孩與失業都算是比台灣好。小孩從可托嬰 (3 歲) 開始,到以後念大學
、研究所,都不用付錢,每個月還有 250 歐的育兒津貼,一路領到 25 歲。失業 (博班畢
業沒工作) 可以先領一年的失業救濟金約 1300 歐*,在不貴的城市足以付得了房租,找工作可以壓力較小。
*朋友補充,病假超過六週就不能領全薪,而 (博班) 工作超過一年以上的失業金是
Arbeitslosengeld I,是原來薪水Netto的60% (75% 算的話大約是 1300 歐)。
另外就是我個人的娛樂,足球與雜耍,這大概也是我能活下去的很大原因,也讓我交到了很
多好朋友。足球社群比臺灣發達,室外場地狀況遠好於台灣,若想看球賽也是容易得多,我
剛來的時候本來要去賓士博物館,結果旁邊體育場剛好有球賽,就直接跑去看了,能在那麼
好的體育館感受足球的熱血,絕對是身為足球員/迷必須要做的事。而雜耍則是因為這裡有
很多「雜耍大會」(Juggling Convention),德國大概是全歐洲最多雜耍大會的國家,我在
德國最快樂的時候,大概都是在雜耍大會與朋友一起發瘋玩樂的時光。
【有趣的】
有趣的事情很多,因為凡是「不一樣」都可以歸類為有趣,而有鑑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就講
一件我覺得德國文化最重要的事情:喝酒。
喝酒是德國的文化之一,尤其是啤酒,大家都說德國沒什麼好吃的,一點也沒錯,但是說到
啤酒,絕對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吃什麼不是重點,但喝什麼有著大學問。每個地區
都有自己的啤酒牌子與酒廠,啤酒種類也分成很多種,例如 Hefeweizen、Marzen、Helle
等等,跟釀造方式、地區、以及原料有關,而喝不同的啤酒更是需要用不同的杯子,像是喝
Helle 就要用馬克杯或是偏直的酒杯,喝 Hefeweizen 就要用上寬下窄的杯子,我遇過德
國人 (尤其是巴伐利亞) 半開玩笑地說,在德國如果用錯杯子、或甚至直接從杯子喝,他們
是會生氣的。
啤酒節也是德國最有名的活動之一,其中慕尼黑的 Oktoberfest 最有名,但其實各地在九
月、十月的時候都會有啤酒節,例如我在的 Stuttgart 就有德國第二大啤酒節 Volksfest
(Wasen),而在春天的時候則會有 Karneval 與 Fasching,字面上指的是嘉年華或春天慶典
,實際上就是另一個啤酒節。
另外喝酒時他們常配特定種類的歌曲 Schlager,通常是由很垃圾以及含雙關 (跟喝酒相關
) 的歌詞組成,後來甚至有一類歌曲獨立出來叫做 Ballermann,據說是德國人在
Mallorca 度假會放的歌,歌詞通常更垃圾、且具有性意味,最有名的就是 Layla,他甚至
是 2022 年德國播放數最高的歌曲。這些歌大部分德國人平常不會聽,但只要在喝酒的場合
,不管男的女的都會一起唱。
總結來說,我覺得住在台灣的生活 >>>>>> 德國,不論是生存還是生活都容易、豐富地多,
當然我有偏見,尤其在我錯綜複雜的博班過程中,對一些人事物感到失望,但誰沒有偏見呢
?常有人說待久就習慣了、習慣就自然了,但即便我是一個很容易適應的人,我仍然會說,
只要還存在比較的一天,就沒有「習慣」的一天,而這樣也沒有不好,總是時時提醒著自己
生在哪裡、活在哪裡,隨時充實自己的生命歷程。
前陣子回台灣去韓國獨旅時,在市場吃飯和旁邊一位 18 歲的韓國小老弟聊起來,他說他的
夢想是去歐洲念書,而我跟他分享了在德國的經驗後,他說「聽起來你很後悔」,我思考了
一下之後說「我覺得也不是後悔,而是生活的樣子和原本的不一樣而已,對我來說就是個生
活體驗」。我仍然保持著這樣的態度在前行著,而只要到處都有令人開心的人事物,到處都
可以為家。
希望在板上的這兩篇文能幫助到計畫出國的人們,也冀望游離故鄉的留學生、工作者們,都
能找到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