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路歷程及筆試篇
先來稍微說下我的考試歷程好了,今年我終於有幸上岸,但在此之前我已經浮沈了三年,
今年是第四年,在第四間學校的時候考上某地區前三志願高中。
我不是個學東西很快的人,寫字速度也不算快,思考速度則慢而紮實,所以我很確定當我
把一件事情學透澈的時候,那就真的是融會貫通了。我相信很多剛開始筆試不順的老師,
一定有些人跟我一樣,我誠摯的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我同類型的老師希望。
第一年考試的時候極慘,因為我原本想要走的路是成為學者,所以在研究所時期對高中教
甄是一無所知(包括其慘烈的競爭狀況),直到論文開始動筆後我才意識到眼前的學術圈
生態已不若以往,我得痛下決定。碩士學業完成後,我才開始投入教甄的準備工作,因為
我的起步晚,所以我早就有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還是很痛。第一年考了二十間學校,只
有過兩間筆試,而試教一塌糊塗,於是我窩在一間中部的私立學校教書。但因為當時這間
頗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不讓新老師教高中部,於是我只能教國中部,說實在的,在教材的準
備上輸別人很多,有點吃虧,但是,這間學校給了我無比的「衝勁」。所以如果不怕受氣
,覺得受氣可以讓你一飛沖天,那麼可以考慮去私校待。
第二年的考試一樣爛,因為這期間所有的心力都在國中教材上,所以高中教材的準備根本
是零,只過了兩間筆試,其中一間就是我正在待的學校。這一待就是兩年,此中受有無數
磨練,如果你的人生正在接受地獄級的磨練,那麼很恭喜你,那會變成你的養分。(我想
應該有部分的老師跟我一樣,在私校要接無數的行政工作,別人可能三樣,而你的業務量
會是其他人的兩倍,那麼你會衝的更高)
第三年我有一搭沒一搭的考,考試一樣不順,筆試沒過半間。我推敲可能跟我同期的人六
冊都快上完了,但我只上到第二冊。就在高雄聯招結束那天,我知道大勢已去,便告訴自
己:「這種狀況只到今年,這一切都夠了。」然後痛哭一場後,隔天積極找讀書會,開始
每週一份考古題的生活。
第三年到第四年的期間,我可能寫有寫到30-40份的考古題,跟伙伴合起來可能有到達50
份左右的量。我在考季開始時卜了一卦,得大蓄卦,於是我知道今年累積終將有所成,所
以在我家附近的缺陸續開出來之前,我已經跑了台中台南(考了3間),為的就是把刀磨
利,順便調整一下速度跟手感。在第四間的時候終於衝到突破點(高出最低錄取7分)。
在這一年裡面,我做的最正確的事情是努力不懈的寫考題,除了改作文的地獄週及過年暫
停之外,其餘的日子毫不間斷。所以我想要告訴筆試不順的老師們:一定要大量的寫考題
,而且要重質,即使不會,在找了資料後,也要用自己的話統整,整理成筆試時可以在有
限時間內完整表達的內容。
二、試教篇
我沒有花時間去設計15分鐘的試教內容,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但我在備課時,一定會想
著:這一課的核心意義是什麼?這一課最難說清楚的概念是什麼?那我就會在上面下工夫
,可能是潛意識的關係,所以我把每個概念都自動設計成20分鐘左右的長度
比如說典論論文,我覺得最難處理的是「文氣論」,這是一個抽象的觀念,涉及到文學內
部的生成規律,而且文氣論的提出,自有它的時空脈絡。所以我在上課時,我特別把「氣
」抽出來討論,從本體論講到宇宙論(我當然沒有直間跟學生說這些專有名詞,用很淺顯
的方式說明),氣作為構成人的主要元素,那麼氣就不可能改變(這時還理論沒進展到宋
儒的變化氣質),於是人的氣質不會改變,所以曹丕才認為,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當
然我也以他們父子三人,及大小蘇為例輔已說明)。舉典論論文來說明,其實我只是想表
達,試教要分數要高分,在某一程度上必須要上的很細(這是我一個試教達人朋友傳授的
,他的試教分數大概都在88上下,幾乎每一間),其實光是文氣論就值得上20分鐘,然後
再做總結。
試教當天我抽到的題目是諫太宗十思疏(還有指定段落一、二段),我在第一段就上了20
分鐘,一樣是把核心概念拿出來討論:如「諫」的意義是什麼?魏徵為什麼要用這麼淺顯
的例子說明?排喻對這篇文章來說有什麼正加分?最後丟出一道作業加思考題,同樣都是
奏議文書為什麼韓愈諫迎佛骨表會惹爆憲宗?而魏徵得到太宗感謝的小卡片(答魏徵手詔
)
我講的極細,甚至連什麼時候用問號都細細說明,這可能是那些老師覺得是相當意外的地
方,還有我用的概念式提問,用提問來引導教學(因為這是我上課就在準備的方式,所以
我沒有再另外設計15分鐘的教案,我很推薦忙碌的老師這麼設計,因為要擠出時間另外設
計教案很難),他們應該也覺得很有啟發性。
但因為我講的太嗨,忘了總結,所以被扣了點分……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撐到底就是你的了。」這是我以前認識的一個資深老師告訴我的,希望能激勵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