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收到許多老師來信,針對口試部份補充更多心得。
個人認為口試高分,第一要素是從容不迫的態度,以及對評審委員除口語以外的眼神與表
情互動。其實剛開始的前兩題,只講10秒不到就被評審委員打斷了,跟其他考生交流,發
現似乎是這次口試普遍的現象。被打斷通常會非常緊張(尤其是自己唯一能預先準備的自
我介紹),我內心雖然驚訝,但仍必須繼續迎戰,依舊擺著笑臉,歡迎評審委員的下一個
問題,並且改變答題策略:「評審委員不喜歡聽故事(這是歷史人最擅長的部份…),盡
量把焦點放在『我能做什麼、有哪些方法策略』,而不是『因為OO→所以我想做XX』」,
畢竟評審委員「百百種」,如果只有一套模式,被擊破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有些評審委員喜歡聽故事,有些評審委員喜歡聽分析條列。分享經驗的題目多用前者(但
不一定,觀察對方聆聽的反應來判斷),教育議題與問題處理多用後者。條列一般有兩種
通用模式:流程與分析
流程模式: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則是…。比方說:事件前預防、事件中處理、事件
後輔導,對學生事件處理類題目特別好用。
分析模式:某件事或議題分數點說明,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比方說:教師的
角色(對學生、對學校、對家長)、學生輔導的資源(輔導老師、學校行政、社區)、教
學相關(認知、情意、技能),多數題目常用的答題法。
以下為各題個人答題重點與切入:
1、請自我介紹
2、說說你的教育理念
被打斷無法談…。
3、你認為自己有什麼優勢可以錄取正式
這題文章已有分享,我覺得這種問優勢的題目,通常以正反兩面來組織:
(1)優勢:強調自己的長處,說明「我可以做什麼」、「我曾做過什麼(宜簡短,個人
選擇呈現在備審資料上)」、「我這樣做對學生的幫助與改變」
(2)劣勢:將劣勢翻轉過來變成優勢,「缺乏導師、行政經驗→但我有熱忱學習」、「
時間管理不佳→專注某事,廢寢忘食」。個人認為評審委員從備審資料大概就能看出老師
的長短處,與其刻意遮掩容易看出來的缺陷(我自己從事教職只有一年多,很明顯缺乏教
學以外的經驗),不如勇於面對,創造轉機。很多口試題目,需要從平常對自身的了解或
反省得到答案,可以準備隨身小冊子,空餘時間寫簡單的教學反思,整理自己的想法。
4、你教學印象最深刻的班級
代課教十幾個班,程度差異很大,我選改變最多的班。這題使用說故事回答,大意:一開
始缺乏經驗,師生關係緊張,學生學習動機低落→教師經過反省,在教學方法與班級經營
採取不同策略→學生有所改變,出現效果→學生的回饋:心態與課業進步,並對教師感謝
(溫馨結尾)。不過請注意評審委員是經驗豐富的老師,應講親身經歷為主。另外失敗的
經驗也是很好的切入點:經驗不足失敗→觀察學生、理解學生→我應該怎樣去做?學生讓
我學會什麼?
5、資訊、知識與智慧三者有何不同
這題文章已有分享,較偏哲學與思想,剛好個人學科專長之一是史學理論,需要知識論的
背景知識,只能說運氣不錯!
6、對十二年國教最近在社會上引起各種紛紛擾擾的看法
這題從十二年國教入學爭議著手:
(1)理念:過去以成績排序選校,擅長考試的是好學生,不擅長考試的是壞學生,填學校
志願從最高分填到最低分,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特性。十二年國教入學方式改變,希望學生
先了解自己的性向、能力與特長,選擇最佳的學校,而非靠分數被動錄取。
(2)爭議:但是我們的家長與社會仍然維持舊觀念,強調升學主義,過度重視競爭,非將
子女送進明星高中不可,難以接受適性輔導與入學理念,導致諸多質疑與爭議。
(3)解決:第一線教師能做的是,發現學生潛能及優勢(多元評量、生涯輔導),與家長
溝通,共同合作選擇適合的學校。
7、學習共同體是什麼
這題要看書整理,以分析模式切入:
問題:
(1)學生只有聽課與被動反應形成孤立感
(2)教師抗拒對同儕或社區開放教室
解決
(1)各種合作學習、開放式提問、創造師生對話
(2)組成教師專業社群互相觀察與分享
口試心態與切入點,大致說明至此,希望能幫助各位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