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kadas (Arkadas)
2015-05-27 15:42:10因為先在WORD上編輯才貼過來,整個排版有點雜,就請各位將就看了。
前言:
到現在我依舊難以置信會寫出這篇文章,2014年的教甄中遇上太多貴人,他們在每一
個關鍵的時刻都伸手拉了我一把,若要一一感謝,肯定會用上很大的篇幅,於是在此先謝
過老天,能夠讓我遇上了這麼多善良的人。
正題:
針對我在今年教甄的狀況,可以分成筆試、試教與口試三部份來談。
1.筆試
首先我必須說自己在準備筆試方面跟其他考生比起來,很混,混到極點,在研究所功課以
及國中兼課兩頭奔波的情況之下,很難空出好好讀書的時間,只能用夾在研究所報告、備
課之間剩下的零碎時間,因此實習期間看過、補習過的內容都已經成為許多散落的記憶片
段,但聊勝於無,因此我準備教甄筆試的方式就採寫考古題並且在寫完以後找阿摩的詳解
來訂正檢討為主。
其次,有讀書會的夥伴一同努力是相當關鍵的,同時讀書會運作的形式也很重要。我在實
習完第一年組的讀書會取向是以考古題的練習與檢討為主,但是訂定的量太重(每週5~6
份共300題,每人要負責精熟100題),光是準備完自己要精熟的部份就已經相當疲憊,因
此後來改換成每週聚會兩次,一次寫兩份考古題(約莫是130~200題的量),寫完以後各
自提出有疑義的題目,交由當周負責的成員製作詳解,在下次的聚會當中負責解答前一次
中其他成員提出疑義的題目。如此一來一週的量既不會太重,製作詳解的成員也是隔週負
責一次,效率較有提昇。
雖說如此,但針對筆試還是必須要製作個人的盲點題庫,然後來加強自己明顯有缺陷
的題型(我教育測驗超爛,還好今年北市沒出太多教育測驗的題目)。總之讀書讀倦了就
回頭寫考古題,考古題做膩了就回過頭翻翻書找找自己還沒釐清的概念。不過,說到底其
實我對筆試很沒有把握,以今年為例,北市與新北市兩場考試下來的結果,只有台北市有
成功進入複試,於是我只能把身家全壓在台北市。
2.試教
接下來是試教,說來非常相當羞愧,我是從初試放榜當天晚上才開始準備蒐集備課用書的
,正確來說整個練習試教的進度是在新北筆試結束以後的週一才開始的。
與前年進入苗栗複試的經驗不同,台北市複試的範圍是全六冊,這對手頭上只有國三備課
用書的我來說是個極大的問題,所幸一起代課的女朋友幫我找齊了全六冊的備課用書,這
才讓我得以順利開始練習試教。練試教是超級、超級磨人的過程,而我距離最後一次練習
試教已是101年苗栗縣的事了,睽違兩年的登台結果就是乾在台上,吱吱嗚嗚講不出話來
,連十分鐘都講不滿。
在得知放榜後,在附近學校上班的學長第一時間就要我趕緊準備找他練試教,從星期天下
午考完新北市開始,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加起來不過才四個晚上,整個過程分秒必
爭,從第一天晚上的第一場試教乾在台上的10分鐘,到最後一天流利講完張釋之執法(雖
然檢討時還是被學長慘電),每天就這樣不斷在抽題、準備、試教、檢討的過程當中無限
循環,練累了就準備口試,沒有時間休息,每天都與留在校園中準備特招的國三生披著星
月一起離開校園。
而我除了手邊有同學先前留給我的心智圖檔案外,學長也與我分享適用於急就章的備課方
式(先準備一張紙來草擬板書要寫的內容),這對於要面對台北全六冊範圍的我來說正如
即時雨,因為有些課目的心智圖平常沒有用過,一時間要上手也不是這麼容易。因此若要
使用心智圖,那麼在實習期間或者日常上課的時候不妨多加嘗試一番。因為我對心智圖掌
握度沒這麼高,所以板書夾雜上課過程的模擬稿就是相當實用的東西了,準備容易,內容
也取決於己,對於短時間內要上手的試教來說相當足夠。
基本上北市的評審對於心智圖較有興趣(這點推論來自彰師的耿志堅老師),如果時間充
足的話就每課都備,然而時間上所剩無幾的我也只能針對六冊中的重點課目來準備(像是
差不多先生、五柳先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論語選、絕句選、律詩選……之類的,判斷
的依據大致上就是各版本都有的課文),非重點課文的就用白天的閒暇時間準備,但最後
我有備到的課文大概也只有五十多課而已,至於語文常識嘛……嗯,表過不提。
回到練習試教上面,最好的狀況就是有人能夠幫忙看試教,所以我就請兼課學校裡幾位較
資深的國文科老師以及辦公室裡相熟的老師幫看試教,試教完就立刻以他們給的意見檢討
改善,不管是讓有豐富經驗的老師或者近年考上的年輕老師看都有各自不同的好處,就我
而言,資深老師給的意見比較偏向課堂經營或者和學生互動、提問的方向,而近年考上的
學長還有同事給我的建議比較偏向如何有系統、邏輯性呈現教材內容的方向。不論是何者
,對我的試教來說都有很大的助益。
相信對平常有在代理代課的板友們上台絕對不是問題,平常就不斷磨練的台風、口條、以
及板書等這些相當基本的東西,到臨陣時都不會背叛你。但畢竟15分鐘的試教和日常的上
課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要如何在15分鐘內呈現出整體性還有個人風格是相當重要的,基本
上不會再逐字逐句去講解課文,我是以先帶前導組織,接著複習課文大綱,再對學生提問
討論,最後總結課文並派遣作業,這樣上下來差不多剛好14分鐘,最後離開考場前不要忘
記把自己的教具帶走就可以了。
最後談一下我在當天抽到的試教題目:《楚人養狙》,我是以心智圖為主,搭配時事討論
的方式來帶,剛好搭上那時學運的背景,算是好發揮的題目。
3.面試
口試的準備大抵上就是利用練試教的空檔來做。因為實習結束以後很魯的沒有參加學校舉
辦的實習檔案比賽,所以根本沒製作過厚厚一本、看起來很精美充實的實習檔案。於是我
在基礎上加強前年的三折頁,美術天份很爛的我並沒有選擇走精美或者華麗的風格,只要
有效率的呈現出個人的特色,就能夠引起口委的注意。
練試教累了就準備一分鐘自我介紹與模擬答題,雖然網路上可以輕易找到過去幾年的口試
考古題,但綜合前人累積,動輒兩三百題的口試考古其實很難準備齊全,因此主要還是針
對三折頁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來構思答案,(朋友說給三折頁的目的就是要在其中設計能夠
讓口委詢問的問題,讓他們不會把砲火轉移到你防守不到的部份),其他會問的方向大體
就是偏向班級經營,或者針對教育時事的看法,例如去年引發軒然大波的會考作文,口委
在這個基礎上就問了我「如何引導作文的教學」,相信大家應該也都對這個問題有所準備
,另外口委對考生的印象也是決定問答方向重要的因素,我在口試過程中注意到每個口委
桌前都擺著一張紙,上面列有逐條的問句,若非是什麼考場規範之類的,就是提供口委參
考的問題集。
我的運氣不錯,口委提出的問題多半都針對三折頁的內容,就這樣順順度過9分鐘的時間
,而今年首次上陣的學弟(最後在高雄找到了安身之處,恭喜他)卻遇到口委問「對於十
二年國教的問題,倘若有家長詢問,要如何回應他們?」這樣棘手的題目,讓他一時不知
所措。所以除了準備好回應關於三折頁的問題外,也要對當年度熱門的教育議題有一定程
度的了解,例如台北市就必須針對十二年國教或者會考作文……等問題來準備。
曾經聽說過主考官對於沒興趣或者不喜歡的考生,可能會草草問幾個無關緊要或者近乎刁
難的問題,甚至在時間剩一分多鐘時就請下一位考生入場,但我遇到的考官對我的印象應
該還算不錯,問答時間甚至超過了一些才讓我離場,因此踏出考場的當下我便油然生出一
種「噫!好!」的感覺,整個人的心情相當輕鬆,回家以後兢兢業業地等到放榜,
看到自己在正取名單之中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結論:
在整場戰爭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筆試了吧,不管在哪個縣市,一場筆試就會淘汰掉將上
百近千名的競爭對手,要想著這千人中肯定有精於試教與面試,富有導師、行政經驗的人
,這些人都能在複試中展現其專業與特色,他們的表現能夠輕鬆凌駕於你之上。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
你就是在筆試當中超越這些複試的強者了,因此更要對踏進複試的自己抱有信心。進入複
試以後就針對缺乏準備的地方加強,比起教學經驗、教學熱忱乃至於教學技巧,最重要的
是突顯出個人的特質,要讓評審看到你的過人之處,才能在於三倍於名額的競爭者中脫穎
而出。打從國中基測開始到現在的許多多考試,我都是臨時抱佛腳的類型,能夠順利上榜
也是因為受到許多人的幫助,我相信除了自己努力不輕言放棄外,日常與人為善也是很重
要的,很多時候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拉你一把的人,往往就是你曾經幫忙過的人。
這一年的教甄準備的匆促,於榜上也名列孫山,就不特地說出來讓各位見笑了。
雖說自己考了三年,表現不如那些應屆上榜的強者,但覺得自己準備的過程應該有些東西
能夠說出來與這裡的朋友們分享一下,希望各位在今年的國中教甄能夠順利上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