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red (紅小鬼)
2019-07-05 16:17:01時間超趕的,細節很多。
一直覺得北一女代理題目很有水準,出得很好,忍不住想分享。(題目細節模糊了)
※請勿作為營利用途。
——
四大題,每題25分,90分鐘。45人考,一個缺。
一、請根據甲、乙兩文:
1.分析兩文的主旨意涵及寫作筆法。
2.請以「古文運動」為主題,設計課程並引導學生。
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
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
,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雜說四.馬說〉)
乙、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
,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於其心
,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而騾貴矣。雖然,今夫之而不善,楚以威之
而可以入之善者,非人耶?人豈賤於騾哉?然則騾之剛愎自用,而自以為不屈也久矣。嗚
呼!此騾之所以賤於馬!(劉大櫆〈騾說〉)
二、根據甲、乙、丙三文,回答問題:【只節錄文章,沒有給篇名、作者】
1.由文本說明「山水遊記」的發展及思想特色。
2.請以〈始得西山宴遊記〉為主軸,說明閱讀素養教學,並舉其他作品加以延伸。
甲、於是予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
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
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乙、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簀數為余言:「傅金
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隄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隄
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
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
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
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
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
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
也。
三、請閱讀瘂弦〈鹽〉一詩後,回答問題:
1.請賞析本詩。
2.請說明瘂弦其人其作品在臺灣詩壇的意義及影響。
二嬤嬤壓根兒也沒見過退斯妥也夫斯基。春天她只叫著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
呀!天使們就在榆樹上歌唱。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沒有開花。
鹽務大臣的駱隊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著。二嬤嬤的盲瞳裏一束藻草也沒有過。她只叫著
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嬉笑著把雪搖給她。
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中
,禿鷲的翅膀裏;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豌豆差不多
完全開了白花。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
四、閱讀黃春明〈戰士,乾杯!〉後(有給全文),說明如何由本文引導學生了解其主旨
意涵、作家風格及寫作筆法。
——
請問3-2,應該怎麼寫比較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