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又把萬芳高中的事情拿出來
一般來說
科內想要誰
看試教的時候就把要的人試教打八十五以上
其他人試教打七十多
然後對外放話因為他教的比較好 所以讓他上
但是如果行政端口試的時候
行政端想要的是誰 就把想要的人試教打八十五以上
其他人口試打七十多
約定成俗大多是這樣
為了怕來一個筆試超強的陌生人
所以通常筆試成績都不計
然後再印複試人員資料的時候 通常都先講好要誰
否則有一個沒任何關係的外地人突然被聘進去
就弄亂了皇城一片和諧
通常為了沒有爭議
試教就是科內出人 口試也是科內出人 最好是同一小團體的人看試教加口試比較好
今天會發生這種問題
就是喬不好啦
A老師只有他試教特別高 其他入複試的現職老師被普遍打低
B老師只有他口試特別高 其他入複試的現職老師普遍被打低
A上榜的話 符合試教委員 不符合口試委員
B上榜的話 符合口試委員 不符合試教委員
想也知道問題出來教甄端的時候
一定是科內當時出不了人看口試
結果教務處也沒跟科內問要誰
進來一個非科內要的人
也還好那個人沒有進他們學校
否則光被科內教師互鬥就鬥死了
早上晚點到辦公室 早點離開 說了甚麼話 直接被科內任教評委員的檢舉
或者匿名黑函假冒學生捅去教務處
或者故意說學生反應該師如何
這種事情看多了
為了避免那些閒閒沒事幹的人互弄
所以很多學校尤其在北部
早就不把筆試成績列入計算了
怕來一個外來的比試魔人壞了科內對友校代理夥伴、校友、原代理的承諾及和諧
至於說教甄公平的人
大部分看到都是國中老師 國中教甄再黑箱也黑不了幾個名額
大半以上名額公平能進
高中職一堆競賽要帶 照理說要很重視專業
國中班級經營比重這麼大 筆試分數通常還採計至少一半
結果高中職獨招有七成以上的學校不看筆試
背後道理是甚麼
就是不想要跟校內地方沒關係的人進來
想一下就知道了啦
收進一個非當地也沒關係的真的尷尬
本來校內研習 幾個學校的人常常混一起下午茶閒聊吃點心
都已經講好哪個代理要進來了
結果突然跑進一個程咬金
該科教師都感到不欣慰了 科內教評委員也硬了 拳頭硬了
建議考真聯招啦 真聯招不會有這麼多阿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