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book 看板 #1Mp7nn18 ]
作者: TheFox (啊啊 啊啊 啊啊啊) 看板: book
標題: [心得] 《拖延心理學》久違的心靈震撼教育
時間: Tue Feb 23 23:36:01 2016
去年,我第一次在無意中瞄到《拖延心理學》
這本書的書名,就下定決心要讀它了。
為什麼呢?我想,肯定是我有自覺,
知道自己的確有拖延的毛病,
而且我也隱隱約約知道,如果能夠不再拖延,
我的生命將會有重大的改變。
然而很有趣的是,這件事卻一直沒做,
我根本連書都一直沒有去買,
正好應了書名裡的『拖延』兩字。
直到今年初,得了A型流感躺在家裡養病,
百般無聊賴時突然又在書版瞄到這個書名,我心想:
「總該找來讀了吧,正好現在有時間。」
可是當時生病的我,光是想到還要出門去書局買書,
就又想,還是等病好了再看吧。
當我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心裡突然出現另一個聲音:
「不行!現在不看,又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了!
這不就是一種拖延嗎?」
所以我拖著虛弱的身子晃到附近的二手書店,
沒想到一下子就找到這本書。
然後我開始讀。
這幾年,讀書變得非常挑,偏偏好書不多,
大多時候讀到的都是陳腔爛調、老生常談,
又或者寫作者功力太差導致讀來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那些書,我是絕對不會浪費時間讀完的。
通常,一本書如果讀了三十頁還吸引不了我,就丟下了。
所以雖然我是滿心期待的開始讀這本《拖延心理學》,
但是一開始還是抱著觀望態度的。
幸好,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讀沒多久,我立刻有一種如雷轟頂的震撼感。
書裡提到,拖延其實是由很多心理因素所造成,
而很多時候,拖延者的一些內心深處牢不可破的信念,
就是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這些信念往往看起來非常正面。
我把書裡提到,很多拖延者所擁有的『信念』,列在下面:
【拖延者的信條】
1、我必須做到完美。
2、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不費力氣。
3、沒有什麼是我無法做到的。
4、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麼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5、如果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我每次都應該做得很好。
6、總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將一直等待直到發現它。
7、按照別人的規定做事情,意味著屈服和失去掌控。
8、如果我展現真實的自己,人們不會喜歡我的。
9、什麼也不做,要比冒著失敗的風險更安全。
10、我必須避開挑戰。
11、如果我成功,有人就會受到傷害。
12、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還記得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充滿了問號和驚嘆號,
還夾雜著三字經。
他X的!?這些大部份都是我所擁有的信念啊!
尤其是第1到第6條,根本就可以稱之為是我的人生哲學。
沒錯,雖然平常並不會表現出來,
但是如果有人要我用一句話來總括我自己,
那麼我腦海中所閃過的第一句話便是:
『因為我是天才。』
我自己從來不覺得這樣的信念有什麼問題,
對自己抱有絕對的自信,認為自己可以做到每件事,
這怎麼可能是不好的信念呢?
繼續往下讀,作者娓娓道來,說出了一番道理。
一邊讀,一邊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有時候閤上書去做別的事,
但是心裡卻會一直牽掛著書裡的內容,
並且不斷的將自己腦中冒出的念頭,跟書中內容相印證。
幾天之後,我確信了,作者沒有在唬爛,
這本書裡面分析了許多不同面向的,
各種造成拖延的心理因素,每個人的情況都各有不同,
而我很清楚自己的狀況,大致上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
『我怕真的盡全力做了之後,卻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天才。』
這本書的最後幾章是在火車上讀的,
卷末,闔上書,過去的人生,就像車窗外的風景一樣,
不斷在眼前倒退播放。
我真心想做的事情,就這樣被我擱下了。
反而是那些我其實不那麼重視,對於結果不太強求的事情,
卻往往能如期完成,很諷刺的,有時候成果還挺不錯。
我決定要改變。
《拖延心理學》這本書的編排及寫作方式很明確,
全書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份專注於心理分析,
從各種面向、各種可能性,去探索人的各種心理活動,
並且列出了許多可能我們自知或不自知的,造成拖延的心理因素;
第二部份則專注於改變,
在確切的瞭解了造就拖延的各種心理因素之後,
作者教我們如何用一些實際、可被執行的方法,來中止拖延。
我決心治好自己的拖延毛病,因為被我拖延得最嚴重的,
就恰恰是我最重視、最渴望能完成的事情:
創作。
寫小說、寫劇本、拍微電影、寫各種題材的網誌文章等等。
我很確信,每當創作出一件作品時,
就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愜意的時刻,
當我對作品越滿意、或者完成作品所耗費的時間及心力越大時,
成就感就越大。
可以說,創作這件事,幾乎就是我對『自我實現』的定義。
如果我不創作,我就會越來越空虛,無法嚐得人生的真味。
然而自從十年前出版了最後一本書之後,
我陷入極嚴重的寫作障礙,幾乎無法再創作了。
雖然我還是會不時的記下一些寫作靈感,
雖然我還是會不時的開啟一個新的寫作檔案,
但是都再沒有任何一部長篇作品能完成。
每每在寫作過程中,我就會不斷的質疑自己寫出來的東西,
覺得它們完全沒有達到標準,而非常痛苦,無法繼續。
明明知道自己還很想要寫,但卻越來越是拖延著,不去寫了。
甚至連一篇簡單的部落格文章,我都可以對自己吹毛求疵到極點。
「如果不能寫出驚天動地的文章,那就不如不寫。」
是的,我的內心深處,往往就是這一句獨白出現,
然後把寫到一半,或者還沒開始寫的東西封印,從此棄之如敝履。
除了偶爾在還來不及開始嫌棄前就寫完的短篇作品外,
再也沒能完成任何作品。
十年了。
這一拖延,就是十年。
改變吧!
我不要再因為害怕作品不夠好、
或者比不上前一個作品,就裹足不前。
我決心盡全力,毫不保留的,
將那些創作計劃一個一個完成!
即使覺得現在好像不是處於最佳狀態,
好像沒有出現最棒的靈感,
我也要持續不懈,不會把這當作拖延的藉口。
即使最後,那些作品都完成了,
而我發現它們不如我想像中那麼驚天動地的好,
我也絕對不後悔。
即使最後我發現自己原來不是天才,也沒有關係。
※
由於造就我拖延習慣的主要原因,
乃是我過去數十年來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
所以事實上,想要改變並不是那麼容易。
書裡介紹了許多方法,我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吸收,
整理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段時間以來確實的執行著,正在慢慢克服自己的拖延狀況。
我終於開始踏實的,一個一個在完成我的創作計劃。
而這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至於我用了哪些方法,在此就不贅述了,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什麼樣的方法適合,
就只有自己去讀通了書,自己選擇。
以上,到此為止幾乎都是對此書讚揚的字句,
不過如果硬要說缺點,倒也不是沒有。
我個人覺得缺點就是這本書一口氣想講的東西太多了,
不夠聚焦,
每個人幾乎都可以在書裡面的某一部份發現自己的問題,
但也會有另外的某些部份跟自己無關,
這導致讀起來有時候很令人興奮,有時候卻又很想跳過。
畢竟大部份的人應該都跟我一樣,
讀這本書是為了自我成長,而不是研究心理學。
大概是因為拖延的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本來就很複雜,
沒有統一的答案,所以作者不得不全部寫進去吧!
總之,想要讀通這本書,
然後從中汲取適合自己的精華觀念,
以及找出適合行動方案,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跟精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作者提到的,
這本書的兩大部份是缺一不可的:
1、理解自己的拖延心理
2、依書中方法採取行動、克服拖延
如果光是理解了卻不採取行動,那麼拖延的狀況不會有任何改善;
反過來說,如果不徹底的理解、探究自己拖延的心理因素,
那麼就算冒然採用書中方法行動也沒有用。
書評就寫到這裡了,如果你能有耐心看完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
那麼很可能你會非常樂意讀這本書,或者你也想先看看它的大綱及試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4245
最後,寫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
如果你對於《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仍然存在著疑慮,
懷疑它是否真的有用,而猶豫著要不要買的話,
其實,有一個很好的方法,
可以確實的驗證讀這本書是否有效,
那就是……訂閱我的網誌!
我為自己訂下的前兩個絕對不再拖延的行動分別是:
1、撰寫《青春18x2》長篇小說
2、撰寫30篇網誌文章,並且每週持續更新
長篇小說可能要依照出版社的想法來決定是不是要在網路上發表,
但是網誌是一定會發表的,
所以只要看看我接下來是不是有每週寫出東西來,
就知道這本書有沒有效果了,不是嗎?
所以各位,訂閱的按鈕在這裡,
http://bluefoxing.blogspot.tw
不要疑惑,來,現在就輸入你的email,訂閱我的網誌吧!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