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鄭怡靜的反手問題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8 22:42:58
大家都知道鄭怡靜的反手比正手弱
這次世大運被人點出對田智希接發球
反手常常會有被擠壓到的現象
常拉出落點短弧線高的球
被田逮到機會正手反拉
反手調動正手斜線也感覺沒什麼質量
再看到全運會中國女子年輕小將的反手
完全就是不同級別
到底是結構問題?還是心態問題?
有沒有高手解釋一下兩者的區別 謝謝
作者: EtIris (愛的一粒柿)   2017-09-08 22:53:00
哪兩者的區別?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8 22:57:00
中國女隊跟鄭的反手區別感覺她的反手沒正手那樣強勢是出在結構性還是心態上?
作者: whitecolor78 (雨天的西雅圖)   2017-09-08 22:59:00
怡靜的反手比較會打穩定相持,之前打木子反手對輸,我有點嚇到,感覺要加強主動變節奏跟發力的部分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8 23:01:00
發力結構有問題嗎 感覺她的反手動作比一般女子還要大的感覺尤其近台反手動作幅度比一般女子還要大但卻感覺常會被頂到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09-08 23:10:00
我每次評台灣選手就會有人不爽XD這樣我很難拿捏尺度耶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8 23:13:00
而且我發現2012年zkow大有提過跟我一樣類似的問題廣州亞運後 鄭怡靜表現未若驚艷 這篇文章XD天空大請說 我也想知道您的看法大家一起討論技術 不要做人身攻擊即可尤其遇到擺速快的選手 她的反手相對正手反而變成漏洞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09-08 23:22:00
那我先思考看看可以講到什麼程度XD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8 23:26:00
如果字數很多歡迎再另外發文XD 感覺這是很專業性的問題不太好三言兩語打發XD明天期待拜讀天空大的文章 好像很久沒發了XD
作者: wfjh31734 (王教授)   2017-09-08 23:39:00
天空大的評論無論是否認同,至少都有原因有根據,讓人可以進一步思考。某些版友講不出個所以然就只會說是bug啊、是例外的,這樣的評論就沒有甚麼討論性了
作者: zxcvsimple (simple)   2017-09-09 00:25:00
但是更多會講原因的現在也懶得講了吧科科,如果他單純純只發文是還不錯啦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09-09 02:44:00
因為有些私人方面的顧慮 所以我還是低調推文就好發文有點太過隆重在談這件事 我就克制一下發文慾但是我想談的又有點大 推文實在滿困擾 就簡單講吧文章問的是反手發力 但其實我覺得這不是那麼重要我不是說反手發力不重要 而是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事整個打法風格和作戰方式存在不小的問題目前走的方向讓我覺得發展性受限1.速度不夠要求 2.太過求穩 3.給衝擊感不夠3.給對手的衝擊感不夠-(修正我講這些幹嘛?跟反手又有什麼關係?我認為文中所提的反手缺陷是這些問題衍生的具體影響鄭怡靜應該從小在培養的時候正手就是磨練得比較紮實並不是說反手差到哪去 而是說架構上是以正手為主體在技術能力上現在也看表現沒有太大改變 相去不遠但是作戰方式卻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平均球打得太多 兩面擺速打得太多 站去中間比例太高沒有真正為自己正手的武器創造出給對手致命的機會可以說拿自己第二好第三好的東西在跟對手最好的東西打講講速度的問題 扣除真的超大機會或興奮狀態的時候發力點常常不夠迅速假設在某個時間區間、球點區間 是可以讓你發力的範圍常常會打在區間範圍中偏晚的點 很少去抓範圍中的早點像正手如果打兩板以上要發力怎麼辦?她會退中台拉很少突然衝進去發力或是在前面直接發力解決反手的速度很重要 整體速度缺乏當然會影響反手的好壞尤其是發力點的緊湊性更是反手發力非常關鍵的要點所以看看正手明明算不錯 可是普通的對手總可以防幾下再來是太過求穩的部分上面說到發力點會晚 那如果要打速度給快一點的節奏呢她會把力量放輕 看起來似乎比較習慣發力就晚 早就放輕像是反手在打相持時咬球的感覺我常常感覺對手都在彈拉 她都在吸拉把球吸一下來摩擦 當然這樣比較穩 但殺傷力速度就差了可以賺等級普通的對手失誤 可是一流對手就把這個當餵球又像之前鄭怡靜拿的波爾alc 特注 一面正常 一面頗悶我不知道她哪一面用正反手 可是那一面打起來太溫溫到我覺得很像防守拍先說 我只是在說我看到的 不是在批評這些東西不好我講的是這些東西綜合起來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或影響單方面小環節不一定就是好或不好 就像張本的防守是優點再來就是給對手的衝擊感 就我前面講的是個因素再來是臨場應變的方式 比方打削球吧之前會一直放一直放 放到自己身體冷掉或是有些對手在變化在拐在搏殺的時候常常會站去中間 開始穩定多上台跟對手合球、對球你就想像 她在能力範圍中 選擇難度70%的東西在打我不是說她努力和認真的程度只有70% 別誤會而是在能力範圍中可以打的東西選擇風險低的比方發力點稍微緩一個短暫瞬間比方咬球的時候吸一下來穩定摩擦比方打削球 不是大機會就簡單處理過去這些都是風險低的 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 比較穩定那要是今天遇上的對手瘋了或狀況特好 或者實力堅強這些等待機會的穩定球等於是穩定給對手機會擊敗自己那如果是你這樣打球 你會去琢磨反手發力多厲害嗎假設你正在練 那你比賽的時候會常常用嗎?不常用會順嗎? 不順會繼續想用嗎?這幾個問句我不知道 但我覺得上面提的那些影響很大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心態 也不覺得這是發力架構我覺得這是打法風格的塑造和作戰方式的選擇至於文中問的發力和質量就我看到的啦 (也許每個教練或球評會有不同想法)常常合力合太多 借力大於發力 又包括吸著拉再來是身體的力量不像正手那麼協調手腕和身體似乎比較沒有配合一起出一種"頓力"就是一種抖動震動的力量 少了一些些吧然後引線太短 好像貼著球就擊出去了有時候反手拉看起來會覺得好像快帶 遇拍貼很近那照上面講的 遇拍貼很近 發力不緊湊缺少頓力抖動力咬球吸著在摩擦 自然就合力合得多 像你看到的這樣至於要怎麼改善進步什麼的 我就不多講了很多厲害的教練應該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讓選手進步我單就我看到的提出一些描述 不喜歡的人就請當我看錯了而我相信這樣的穩定性和調節能力也是讓他可以排名前10的功臣所以我不說好壞對錯 我說的是我所觀察和認知的東西
作者: p123871706 (xuxin)   2017-09-09 06:48:00
收益良多~推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09-09 07:59:00
我覺得這是很專業的問題我也來提供我的看法我幫你找出兩者技戰術上的差異的影片鄭怡靜https://youtu.be/JBRK1KgLg78?t=2068https://youtu.be/JBRK1KgLg78?t=2394https://youtu.be/JBRK1KgLg78?t=2669https://youtu.be/JBRK1KgLg78?t=3023https://youtu.be/JBRK1KgLg78?t=3059
作者: wanggod (^o^)   2017-09-09 08:57:00
收穫不少~謝謝天空大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09-09 08:58:00
王曼昱https://youtu.be/fXfdd_MEsE4?t=427https://youtu.be/fXfdd_MEsE4?t=1045這是我前面文章提過的的鄭怡靜在處理對方下旋轉上旋尤其對方只是拉加轉沒甚麼速度甚至有點偏高的球她大部分就只是用擋的 對 我看了很多遍 連彈打都沒有這樣不管是甚麼落點 不管是調兩邊壓中間 質量一弱對方在完全沒甚麼壓力的情況底下 就很輕易把速度節奏帶起來 甚至時間來得及 還可以閃身反拉但是王曼昱從對方拉加轉的那一刻她就進行壓迫而且她的反手反撕完板頭會有個往右下的動作球往往是由上往下砸 彈道又低 很難讓人進行連續攻擊這就是我前面文章提過鄭怡靜要再加強的反手意識另外鄭的反手相對中國那幾個小將 拉球橫向的位移較多而中國女子是比較往前去頂 橫向的位移較小所以這就造成讓人有動作幅度偏大的之感並且對方有時挑下旋或劈長 常會因為往前的力量不夠而造成落點短弧線高的漏洞被對方逮住而王曼昱不管對方劈長或是挑 她不只往前的力量夠也會適時的去用板頭調整壓拍 讓弧線比較沒那麼高並且對方在做攻擊時 她的反手也敢於強強對抗回擊我再找幾個王曼昱的影片給大家欣賞https://youtu.be/fXfdd_MEsE4?t=516https://youtu.be/fXfdd_MEsE4?t=777https://youtu.be/fXfdd_MEsE4?t=959https://youtu.be/fXfdd_MEsE4?t=1026https://youtu.be/fXfdd_MEsE4?t=1403https://youtu.be/fXfdd_MEsE4?t=1528而鄭的缺點也很明顯 因為前幾板反手的壓迫性不夠導致常常遇到擺速快的被逼得慣性退台 落得挨打的份現在連丁寧的打法 也愈來愈靠前 不會像過去退台那麼多女子打法也越來越注重"殺板"並且逐漸減少相持了
作者: JohnMash (Paul)   2017-09-09 09:51:00
王曼昱這種天賦特異的選手,一般選手就算知道也可能没辦法做到。鄭怡靜能做到落點多變化,就算有進步。王曼昱心理素質差了一些,王可是澳洲公開賽中曾經4:0完勝朱雨玲的好手。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09-09 09:54:00
這反手其實就是加力反撕而已.......不要求鄭要學到像王一樣板板都要這麼爆但起碼度對方下旋轉上旋拉加轉 或是弧線高出機會球時敢於去發力 鄭的反手不管技術和思維已經偏於老式打法常常第一板只敢純推擋 那不管落點在刁 速度質量太弱對一些擺速快正反手均衡的其實沒太大贏面只有加強反手"殺板"能力 才能創造出轉正手的機會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09 13:38:00
謝謝大家的分享 受益良多不過天空大說的頓力抖動力有點看不懂可以再稍微描述詳細一點嗎?
作者: logya (logya)   2017-09-09 20:02:00
謝謝B大,有收穫,感謝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09-10 03:05:00
那是發力方式和擊球感覺上的訣竅 用文字沒辦法很精準我盡量說看看有看過跳舞的popping嗎?https://youtu.be/YhYsTszCMkM 跳到1:00不好意思 我用手機沒辦法把網址訂到時間點 請調一下這是我剛找到的 剛好他在示範手腕的部分 先看看這是一種震動的發力方式 肌肉快速從鬆到緊 結束定住還有一個情況也可以拿來想像 被嚇到的瞬間如果在放鬆的情況下突然被嚇 會瞬間繃緊 會身體震一下這是「震動」發力方式特點是 距離較短、時間急促優點是 幅度小 速度快 效率高 很集中缺點是 因時間和距離短促 所以球點必須精準假設球點不精準或者角度沒拿捏好 很容易失控而且因為是直接從鬆的狀態做到繃住定住的狀態所以在熟練之前或判斷不準時 可能會動作卡卡或亂掉最適合使用這種發力方式的技術是反手彈擊和正手爆挑因為需要 幅度小 距離短 速度快 力量大 用震的最適合但穩定性跟其他發力方式比起來就會比較差(或最差)跟這樣的發力方式相對的發力方式應該是順著送(是相對而不是相反)怎麼講呢 從簡單的技術來看就是反手推球和反手彈擊一開始上桌學推球是穩定送出去 揮拍要順不能這樣震顫而我上面講的兩個例子是比較極端的狀況 讓你看得到如果打球都像popping或嚇到那樣震顫 那不切實際不可行但比例可以調整 所以推球、彈擊中間有一個「彈推」視情況在使用技術時調整發力的感覺隨時調整震的感覺放多少比例下去 去配合技術的使用像劉詩雯和巔峰時的張繼科 這種發力方式運用得很好你看慢動作 他們有時候揮拍結束停住時可以看到餘震那你再看看鄭怡靜反手 是不是大多順順貼送出去而已幾乎都是把咬球時間拖長了在拉 輕微的震也看不太到震到大家看得出來是做得比較極端的狀況可是如果你熟悉這個感覺 不明顯的還是大概看得出來比例那抖動的部分 反手很需要有手腕的抖動這個部分樊振東張繼科劉詩雯是比較明顯的你有時候看她們手腕就抖一下 球就從板子上噴出去就手腕不能太固定 要在控制範圍做一個抖動(不是初學者那種亂甩哦!)手的力量是最直接傳到球上的 所以抖動得好會加成非常多我說的頓力是包含身體的一個頂的力量我覺得平野美宇反手用身體頂出去的力量用得特別漂亮那這幾個東西綜合起來就是我講的發力問題這幾件事情是否做到相互協調、有效率、精準穩定所以我說像劉詩雯那種就常常都在彈拉可是鄭怡靜就把球吸著摩擦把時間拖長了在拉當然彈拉是比較不穩的 所以這就是選擇或調整的問題也就回歸到速度不要求、太過求穩、沒衝擊性的問題囉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7-09-10 19:14:00
感謝天空大無私的分享 讓我能透過不同角度和視野去理解桌球的觀念 :)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09-10 22:46:00
鄭怡靜跟黃怡樺從小培養起來的路應該滿重疊的鄭怡靜不像黃怡樺殺傷力好能有今天這麼好的成績我認為是多了更多的細膩和穩定性而水能載舟覆舟 這個穩定性是否會成為未來的絆腳石就看看後續吧 是希望能有所突破啦畢竟我覺得基本的底子不輸日本 甚至更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