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dokawa (一朵小花)》之銘言:
: 心得推。妹頭r88推。認真研究推。
: 但,發個心得還要被版友教導做人做事的道理會不會太過了?
: 整個推文看下來嚴重影響到原 po 主題相關討論…
edokawa大大,謝謝你!
我了解你是怕我是新手,會感覺被板友bully了
請放心,我沒有這個感覺 ^_^
: 回到正題,
: 記得原 po 一開始的出發點是“看自己的程度到哪邊”才報名的積分賽,
: 那賽前接發球加強這件事自然就不能忠實呈現平時的程度了!
: 到比賽時間也蠻緊迫的就憑“感覺”去打如何?
: 這次有拿到一個積分,達到原本目的之後如果還有在賽場競爭的慾望、要再參賽!
: 到時再去想要如何加強贏球的手段就可以了吧!
沒錯,"想看程度到哪兒"是我的初衷
而第一次報名參賽的時間,是今天,也就是說,幾乎沒有任何練球時間
所以,才會打算用原實力打
但是,後來我報到華強的9/9日
多了約兩週的時間
為了對自己負責(都參賽了),也別讓到時的對手太傻眼
利用這兩週練練接發球,是很合理的想法
也許你會覺得,14天能做些什麼
我只能說說我的經驗:
和老公交往後,開始陪打桌球生涯
他手把手的從最基礎教起,練了幾年,還是沒什麼起色
體力沒練起來,技術沒練起來…
一直到約一年前,他覺得小孩都四歲了,我該恢復原有的運動習慣
鼓勵我去找教練學球,也順便運動一下
才上了一堂課,成效卓著,功力大增!!!
你一定以為,我老公會很開心
沒有,他氣壞了!
他覺得:如果我去上十堂課,有進步。他會覺得是教練教的好!
但才上一堂課,就天差地遠,那就是我"不受教"!!!
沒有把他的教學當一回事
教練講的,就照做,所以有進步
他說的,就愛聽不聽,還常回嘴 :P (我也是天生反骨)
明明是他底子打的好,現在功勞全在教練身上…
所以說,我之前從來沒練過接發球
如果這14天,有機會就多練練
也許,到比賽當天,就多少可以碰進多點球 ^_^
反正女兒下週五幼兒園就開學了
從8/31~9/9,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找球友/教練 練習
這也是正常的桌球進步方法啊!
: 最重要的拍子的部分…
: 配皮類型完全不同...這種比較是沒準確性的。
: 特別是 mxp 這種脫板較快的皮(特別中等發力之下),
: 反而因為貼了脫板快的皮就說這底板持球不好…?!
: 這也是造成手感眾說紛紜的典型因素啦。(其他也有撞擊摩擦比例不同的影響)
: 但至少這次的試拍可看出:
: “對打打得順手”跟“接發球控制順手”兩件事不一定能畫上等號。
: 因此個人當初也不會推薦原po這種配置...
: 雖然原 po 有提到驚嘆號說她有“打透”,
: 但是說的是打透皮?打透板?什麼情況下打透?
: 在這些分歧之下“打透”這件事是蠻見仁見智而主觀的。
: 因此個人覺得在選擇配置時不會只要求“打透”
: 而是需要考量是否能“穩定”透板?
: 穩定就是相對一個客觀的衡量基準,也是在選擇配置時的重要考量,
: 特別是進行比賽這種全方位型的操作時必須的。
: 以上一些感想提供參考。
推 skypiper: 我針對木桶理論而言 是就思考邏輯做分析 08/26 18:11
→ skypiper: 你要當齊長的木桶還是有長板的斜木桶那是自己的選擇 08/26 18:12
→ skypiper: 我做的是什麼樣的理論適合用在什麼樣的狀況的分析 08/26 18:12
→ skypiper: 任何事情本來就都會有人來評論 就像我的發言也會被評論 08/26 18:13
→ skypiper: 我不覺得有什麼過不過的 08/26 18:15
→ skypiper: 你如果接受意見就接受 想討論就討論 08/26 18:15
→ skypiper: 不接受直接說一聲不喜歡這個思考路線和理論 那也沒什麼 08/26 18:15
→ skypiper: 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發言 08/26 18:16
sky針對我老公所說,"木桶理論"的發言討論
我覺得並無不當
而且很有趣的,讓我發現,這似乎是 中國/台灣 自創的"假管理大師理論"
我第一次聽到"木桶理論",是由老公口中
而sky帶出了"斜木桶理論" "長板理論" 讓我覺得好奇又困惑
因為當我新學習到一種理論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找出起源
這整套理論,似乎有國外大師加持,卻怎麼也搜尋不到相對應的英文名稱
最後,在某個大陸網站,查到有人提出:
"木桶理論"就是Laurence J. Peter的New Barrel Theory
OK,連人名都有了,那就容易了
連到Peter的wiki頁面,完全沒有類似木桶理論的介紹
跑去問老公:你是從哪裏第一次聽到"木桶理論"的?
(我雖然是工科出身,但大學唸的是管理學院;老公是電機/computer science出身
怎麼會有某個管理學理論 他聽過,但我沒聽過的道理?)
他回答:我是從圍棋書上看來的,是"小林光一"大師提出的理論
上網查,小林光一(張栩的岳父)是有用"木桶理論"解釋過圍棋的棋力,且廣為人知
但,小林光一的理論,又是打哪兒來的呢?(不像是他的自創)
這時,找到了這篇:
https://wenku.baidu.com/view/c7aa2fa9dd3383c4bb4cd2d5.html
陶百強先生所著 "是否該終結大陸流行的"木桶理論"?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聞所未聞的理論"
原來陶先生曾和我有過同樣的困惑,也試著尋找源頭
但他顯然困惑的比我久,人脈也比我廣
居然找到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求証
結論是,這應該是中國大陸自創的假理論
(一般定義:"理論",是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事實、法則、認知 以及經過驗証的
假說,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等等的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
也就是說"木桶理論"假借西方經典理論橫空出世,而跳過嚴謹討論的過程
居然弄到台灣的"天下雜誌""商業周刊"都有多篇相關文章
而各大MBA/EMBA也納入主教材
真是不容易 =_=#
推 r88177: 我不是妹頭啦QQ,不過我來解釋一下好了,AFC這支底板在小力 08/26 19:40
→ r88177: 到中等力量的時候其實拖板速度非常非常的慢,完全就是純 08/26 19:40
→ r88177: 木性質,比我的內力ALC還咬還慢,但是大力打到裡面碳層跟 08/26 19:40
→ r88177: 大芯會非常的爆,但是不可能板板都打到大芯阿,若是正手配 08/26 19:40
→ r88177: 軟皮在中小力或是過度球真的很容易掉,試過各種皮就是VEGA 08/26 19:40
→ r88177: PRO,MXP,M1最好打,才會幫M大這樣配啦 08/26 19:40
對於r88177大大,我是非常感謝的
他當時賣我這支拍子,作了十分詳盡的說明
也再三和我討論配皮
是我自己沒有概念(對自己的打法、對拍的特性、對皮的特性…)
大大在確認我的需求後,不但幫我用無機膠把皮貼上
(讓我不至像上次那位宜蘭大大一樣慘… 最後到底有沒有人幫他啊?)
還用最快速度連同可愛的福原愛拍套一起寄出,讓我馬上可以試打
我本來就沒有期望拍子會完全合手
只是想自己挑拍,自己配皮,配出第一支自己選擇的拍子
也從中間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
覺得不適合的部份,慢慢再換掉就是了,也沒什麼
還請r88大大,不要誤會 ^_^
※ 編輯: marra (140.112.73.147), 08/26/2018 23: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