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國際乒聯主席不好當 欣慰小球改大球成功
如果說從中國乒乓60年的時光裡,找一位從頭到今的親歷者,徐寅生無疑是不二的人選。
從運動員到教練,到國家体委副主任、中國乒協主席,再到國際乒聯主席、終身名譽主席
,直到如今還活躍在乒乓球愛好者的圈子裡,一個甲子的時間,年過八旬的徐老以“全套
”身份親歷了中國乒乓的跌宕起伏。那些深深烙印在徐老腦海裡的瞬間,無疑也是中國乒
乓60年裡不曾磨滅的點點滴滴。
文/孟雁松
國際乒聯主席不好當
中國人在國際體育組織當主席的為數不多,徐老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位。1995年天津
世乒賽後不久,國際乒聯主席哈馬隆德不幸去世,按章程規定,時任第一副主席的徐寅生
接任了主席職務,“說實話,我並不願擔任這個職務,但不當就會面臨主席位置空缺,就
這樣,我被推上了這個位置。”
國際乒聯當時擁有近200個會員協會,工作量大且錯綜複雜,不過當主席沒有薪金和補貼
,純屬義務。在國內有公務在身的徐寅生在中國乒協的支援下,努力為國際乒聯工作。新
上任的主席得到了財務發的一張信用卡,徐寅生把它交給協會的工作人員於斌保管。任職
三年多時間,這張信用只有一次消費記錄,徐老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有一次工作誤餐,我們到一家華人餐館吃飯。買單時,我示意服務員問于斌要卡結帳,結
完賬服務員讓于斌簽名,他卻指著讓我簽。簽完名服務員把卡還給我,我又讓他還給於斌
。這可把服務員搞得一頭霧水,他想不明白信用卡怎麼能交給別人保管。”
當乒聯主席有時也會遇到棘手的事情。1999年,南斯拉夫世乒賽籌備過程中,因為西
方國家的制裁,臨近開幕體育館還沒有建好。但作為主席,我還得支持他們。就在北約開
始轟炸,外面一片混亂時,南斯拉夫乒協還有幾十名工作人員在堅持工作,不肯輕易放棄
。“當時的國際乒聯技術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的姚振緒,他也在那裡和大家同甘共苦。最後
,形勢愈加緊張,世乒賽無望,我們只得緊急安排車輛,讓姚振緒撤離。因為貝爾格勒機
場已經停飛,需要到匈牙利坐飛機,南斯拉夫朋友自己湊錢,還不忘把賓館的瓶裝水和食
品帶上,以供急用。司機一路上走小道繞圈子,終於到達匈牙利,又遇邊防人員百般刁難
,不讓過境。姚振緒正要塞錢打發,一名軍官過來命令放行。”徐老回憶說,國內對姚振
緒的安全十分關心,通過各種途徑與他聯絡,但那時通訊已經幾乎癱瘓,好在姚振緒最終
有驚無險地回到了北京,大家才如釋重負。
作為國際乒聯主席,徐寅生最難處理的還是涉及到中國的事項和提案,“比如有的提
出要減少世乒賽參賽人數,看上去對各協會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對我們不利。我作為主席
也不大好處理,如果有傾向性,甚至強行阻攔,會引起各協會反感。”天津世乒賽期間,
王濤被韓國的金擇洙淘汰,賽後裁判檢查出金擇洙的球拍膠水超標,按規定要取消比賽成
績。當時徐寅生還是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但是在表態時也不得不避嫌,“我當時表示比
賽勝負已定,金擇洙是初犯,可給予警告處分,不必取消比賽成績。但主席哈馬隆德標記
法不容情,他說:‘徐先生,你不用發表意見,由我們來討論決定。’”最後金擇洙被取
消成績,由王濤頂替進入下一輪。徐老感慨說:“如果當時我是主席,真是難以做出抉擇
。”
要說任國際乒聯主席期間最讓徐老感到麻煩的是語言問題,“開代表大會時議題很多
,我講話要靠中國乒協的英文翻譯傳到會場一端的同聲翻譯室,再譯成法語、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再傳到與會者的耳機,到最後也許已經走了樣。我想了一個辦法,簡單的事情
我來,複雜的議題就交給第一副主席、加拿大人沙拉拉。”
1999年,徐老到了退休年齡,他也沒有謀求競選連任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於是順理
成章成為第六任國際乒聯主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乒乓球專案的國內外事務都應該有
新的領導負責。”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期間,國際乒聯授予徐寅生終身名譽主席的稱號。
擔任國際乒聯主席期間,徐寅生推動了兩項重要改革:一是提議世界錦標賽允許企業冠名
,為國際乒聯廣開財路。二是提議小球改大球,以降慢擊球速度,減少旋轉。
徐寅生上任後曾講過這樣的話:“過去我當運動員、教練員時,只想著最好能一板就
打贏對手,沒考慮比賽好不好看。現在我在這個位置上,就要考慮乒乓球如何提高觀賞性
,與其他體育項目競爭,吸引更多的觀眾,成為在奧運會上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這就叫
‘屁股指揮腦袋’。”
乒乓球需要改革是大勢所趨,至於怎麼改,則是各種各樣的方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把
球網加高,球臺加大,甚至有的說把反貼海綿球拍取消,旋轉弱了,來回就多了。當時在
日本中老年愛好者中流行一種44毫米的乒乓球,由於體積大、速度慢、旋轉少,因此打起
來回合多。徐寅生親身體驗過這種球,並從中得到啟發,“如果把現有的38毫米競賽用球
加大一些,就能把速度和旋轉減下來,這種改動影響不是太大,應該容易被大家接受。”
徐寅生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最終決定把直徑加大到40毫米為好。
紙上談兵容易,誰去落實卻是個問題。作為主席,徐寅生義不容辭地擔起這個責任,
就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召開的國際乒聯會議結束後,他立刻打電話給上海紅雙喜的副總
樓世和,問他能否先做出40毫米的大球作為樣品,讓運動員們試打。住在奧運村指揮隊伍
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李富榮獲悉後也給他們打了電話。徐老坦言,做一個大球並非那麼容
易,要先開模具,然後再加工,費工費錢;如果改大球,原有的乒乓球庫存量巨大,如何
處理也是個問題,“作為一個企業的老總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但樓總和董事長黃勇武馬
上表示支持,他們說只要是中國乒協的提議,為了乒乓球運動的發展,紅雙喜一定全力以
赴,這讓我深受感動。”
40毫米大球很快做了出來。中國乒協給國際乒聯及不少協會送球,讓他們試打,接著
又在蘇州辦了一個大球邀請賽,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應邀與馬琳等中外好手一起比賽,
新聞媒體推波助瀾,科研人員現場進行測試,還對觀眾及各方面進行採訪,瞭解他們對使
用大球的反應,小小的大球在蘇州掀起了高潮。比賽結果是老薩奪得冠軍,拿了獎金,對
大球大加讚賞。“在現場看,確實是比賽回合增多,精彩球不少,各方面反應良好。”徐
老說,不久之後的科研結果表明,大球與小球相比速度下降13%,旋轉減弱21%。後來,歐
洲人在丹麥也搞了個大球邀請賽,通過兩次活動,大球基本上得到了認可。由於徐寅生的
國際乒聯主席任期到了,這項改革就由沙拉拉繼續推進。2000年,在悉尼奧運會之後的揚
州世界盃上正式開始使用大球。
“現在看來,大球的改革還是成功的,比賽的觀賞性有了明顯提高,許昕與朱霖峰的
42板對轟場面能夠出現,用大球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說起這一改革的成效,徐老頗感欣
慰。
——選自2019年第4期
《乒乓世界》紀念中國首奪世界冠軍60周年專輯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pingpang/2019-04-12/doc-ihvhiqax1543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