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丁寧恩師:要想贏球 先學會面對輸球
一套辦公桌椅,一台電腦,一壺熱茶,這就是上任不久的中國乒協副主席張雷辦公室
的「全部家當」。走進他位於先農壇體育場邊的辦公室,第一感覺便是樸素。「教練員嘛
,最重要是培養出好的運動員,其他的,都不重要。」目前依然主抓北京隊訓練,同時負
責協調其他乒協事務的張雷說,比起客觀條件,現在的這批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績,才是最
讓他牽掛的事。
成功,需要多方支持
當運動員時,張雷經歷過中國男隊最低谷的一段時間。1991年日本千葉世乒賽,被寄
予厚望的男乒被擋在了4強門外,僅獲得第7名。
正是這次慘痛的失利,改變了張雷的人生軌跡。之後他輾轉國外俱樂部,了解了先進
的管理理念和方法。3年後,回國出任教練的他,開始「學以致用」。「很多人覺得,乒
乓球隊成績好壞,只取決於球員和教練,但中國乒乓球能從低谷中走出,與各方面的積極
保障,其實是分不開的。」他特意感謝了紅雙喜多年來對國家隊和各地方隊的大力支持。
「這些年紅雙喜在器材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膠皮。」據張雷透露,為保證運
動員能夠找到最佳的擊球感覺,紅雙喜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派專人來收集產品反饋,「他們
每次都送幾十塊膠皮供馬龍選擇,最終被選中的大概有1/10,然後再根據本人的反饋進行
微調,直到運動員滿意。」張雷坦言,正是這樣耐心細緻的服務和保障,為中國乒乓球的
長盛不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前進,也要學會暫停
張雷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張照片,那是他和馬龍一同登上全運會冠軍領獎台的留影
;在辦公室外的通道上,丁寧獲得世乒賽女單冠軍的照片也被擺在顯眼的位置。張雷說,
那是他人生中最開心的兩個時刻。「馬龍和丁寧都很有好勝心,但有時候,他們也要學會
暫停一下。」
從第一眼看到馬龍和丁寧時,張雷就知道,這兩個孩子肯定是好苗子。「他們倆身上
都有股狠勁,有鬥心,這是好球員必須具備的素質。」說到這,他不禁回憶起當初帶著馬
龍初登賽場的那些日子,張雷記得很清楚,每次輸完球,回到隊里的馬龍總喜歡給自己加
練。馬龍有個習慣,不論到哪裡比賽,都會隨身帶著自己的枕頭。但一旦輸了比賽,那個
總能讓他安然入睡的枕頭,便會失去效用。「那會兒他總想著輸球的事,愁眉苦臉的。」
張雷透露,慢慢地他才知道,馬龍那強烈的好勝心,卻成為了他前進路上的最大阻礙。「
後來每次比賽前後,我時常跟他說一句話:『你要想贏球,先學會輸球。』」
與馬龍一樣,如今在女子乒壇難逢敵手的丁寧,也經歷過自我懷疑的階段。2012年倫
敦奧運會,丁寧遺憾地與女單金牌失之交臂。賽后,心有不甘的她在駐地附近的一個小屋
裡坐了許久。「那時候我問她,這樣放下球拍一走了之,你甘心嗎?」張雷對當時的情況
記憶猶新,「前進路上走累了,休息一下是必要的,那是為了下一次前進蓄力。」這一番
話打開了丁寧的心結。經過一個晚上的調整,小姑娘又笑嘻嘻地出現在訓練場上,之後的
乒乓路,也走得平順了許多。
有時,我比國梁幸福
按照中國乒乓球隊的規矩,如果兩位選手會師,教練是不能進行現場指導的。說起這
一點,作為北京隊教練的張雷,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神色:「從這一點上來看,我比國
家隊的教練幸福。」
前段時間,乒壇流行過這樣一句話:拿全運會冠軍比拿世乒賽冠軍更難。近幾年來,
中國選手頻繁在世界大賽的決賽中會師,的確讓國乒教練組「省了心」,但也讓他們無緣
親自下場指導自己的弟子。但在國內比賽中,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出現。「你想想,馬龍和
樊振東打決賽,國梁他們都沒有機會到場邊(指導),就我和王濤(八一隊主教練)能做
到。」張雷忍不住感嘆:「那感覺真的非同凡響啊。」
身兼教練和乒協副主席兩項職務,張雷身上的擔子無疑更重了,但這位倔強好勝的北
京爺們兒對此卻並不十分在意:「工作內容方面並沒有太多變化,畢竟不管做什麼,目標
都是取得好成績。」
本報記者 陸瑋鑫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0720/3203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