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莊智淵退國家隊始末 推動賽事分級派遣可行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903/1627031/
蘋果日報 王毓健/特稿 出版時間:2019/09/03 06:30
臺灣桌球長期領軍人、38歲名將莊智淵上周起為奧運資格參賽計畫槓上國家隊教練、昔日
隊友蔣澎龍,連日在臉書開砲,雙方說法各有道理,著眼點僅是針對明年東京奧運、長期
桌球發展各有不同,最終莊智淵雖為大局著想刪文,但傷害已造成,也拋出放棄東奧、退
出國家隊震撼彈。
賽事與排名新制 造成莊智淵排名下滑
國際桌球總會自2018年起實施新排名規則,完全向職業網球看齊。以往排名積分包含在賽
事所取得成績的紅利積分(Bonus Points),看賽事等級、在該賽事晉級到哪階段決定積分
,佔比較低;對戰雙方排名與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的等級積分(Rating Points),簡而言之
擊敗較己排名高選手可獲高分,輸排名低選手要扣分,佔比較高,邏輯是桌球是雙方隔網
對話的運動,對戰結果比受籤運影響的賽事成績更有意義。
舊制對排名高、已成名選手有保障,新秀也有透過擊倒排名搞選手能大量取分獎勵。新制
是只看過去選手12個月戰績最佳8項賽事所獲紅利積分(但各洲賽事如洲運會、錦標賽、盃
賽最多只採計1項),不再考慮對戰成績,這種情況下,打越多站公開賽越有利,儘管新星
少了一戰成名機會,但對體能較吃虧老將,是更嚴苛考驗。
除排名積分計算方式改變,國際桌球總會今年進一步將年度巡迴賽分為世界巡迴白金賽、
世界巡迴賽、挑戰Plus賽、挑戰賽等4級,正賽都是單打32籤、雙打16籤,由於報名選手
眾多,除選手報名時排名前16高可獲單打種子直接進正賽,其餘都要從資格賽打起,一有
閃失可能1、2場就賽程結束,收獲不了積分。
莊智淵自2003年12月起至2017年3月止,長期排名世界前10,排名積分新制實施後去年也
維持在第11至20名間,但今年因表現不理想,排名直線下滑,9月最新排名是第35,去年
本周同期取得亞運8強積分也要被扣除,他因此有加打巴拉圭公開賽(挑戰Plus賽)搶分想
法。
莊智淵貢獻 未必定要亞錦團體賽上場
問題是巴拉圭公開賽是臺灣時間11至15日,亞洲錦標賽卻是15日就在印尼日惹開打,考慮
到時差、移動距離,他若也要打賽事前半段團體賽程,不僅過於勞累增加傷病風險,對實
際戰力也沒幫助,提出不打團體賽。單打部分,由於莊智淵4月在亞洲盃爆冷16強分組循
環賽墊底出局,要想取得與亞運相當分數,亞錦賽單打也不能放棄。
平心而論,東奧資格先選團體,拿下團體席次國家可同時獲2席單打滿額,今年亞錦賽雖
將產生男、女各1席團體賽資格,有其重要性,但在世界首強中國勢必精銳盡出下,團體
賽臺灣機會並不高,重點應是明年1月22至25日在葡萄牙舉行世界團體資格賽爭取前9名,
還有明年東奧主舞台。
莊智淵計算看似只著重個人,但他目前世界排名僅次於世界第10、18歲左手新星林昀儒,
仍是臺灣第2高,發球、接發球、小球、近台搏殺特點難找到同型選手,大賽經驗和團體
賽雙打戰力、領導力、安定感也難被取代。他若能保住或提高排名積分,對我國在奧運世
團資格賽、東奧爭取較有利種子序位,提高奪牌機率都有幫助,未必一定要在亞錦賽打團
體賽才有貢獻。
蔣澎龍著眼制度 異議未影響桌協最終裁定
蔣澎龍在教練會議上提出則是長遠制度面會面臨問題,若允許莊智淵做此選擇,今後在各
種賽事團體賽由於沒有排名積分,若有選手要循例辦理,將會嚴重影響陣容完整性與教練
布陣空間。而且儘管今年亞錦賽要戰勝中國搶下奧運席位可能性不高,教練團或選手不能
、也不該有未戰先放棄心態。
臺灣桌球現行制度是國手資格、代表隊選拔辦法由桌球協會保有最終決定權,日常訓練與
參加國際賽事由國家隊教練團負責(但例行公開賽參賽優先次序主要依國手排名決定),國
家隊經費由國家訓練中心支出。桌協一般根據協助國家隊教練團會議決定處理報名國際賽
行政事務,只在有爭議時介入做最後裁決。
在此次爭議中,5名與會教練正、反意見各1人,其餘3人不是沒意見,就是著眼於若莊智
淵不打的遞補選手順位問題。桌協最終裁決,已決定尊重與理解莊智淵意願,讓他可以打
巴拉圭公開賽,亞錦賽也只要打單打,蔣澎龍在會議中所表達異議,最終只是意見陳述,
沒有發揮實際決定效果,但已使莊智淵因不被理解爆氣,最終做出令臺灣桌壇遺憾又衝擊
決定。
回歸制度解決 賽事分級派遣或可行
其實莊智淵在已刪除臉書動態中,多次提到以往因人設事案例,感覺被針對;蔣澎龍在教
練會議時所提出也是制度、慣例問題,有存異求同空間,還是該回歸制度面解決。
桌球是個人性質運動,選手比團隊運動更需要賽程計畫彈性,儘管在國內因職業化程度不
足,多半要借助國家或公股行庫資源,但也難改變運動本質。因此,賽程計畫管理也比團
體運動更重要,若不是選手賽程安排明顯有問題,將賽事分級派遣參賽更精確細分並制度
化,而非所有賽事都一定要派最強陣容,或許是值得體育署、桌協思考方向,如此除可避
免因人設事爭議,也有助於球員安排賽程彈性與自由度、減低傷病風險。
臺灣桌球仍需要莊智淵,他為國家代表隊征戰近20年,戰功彪炳自不待言,在里約奧運後
也憑著對桌球熱愛堅持努力3年餘,如今決定放棄不免讓人惋惜。球迷當然必須尊重他決
定與生涯規劃,但他若能回心轉意,對各方都會是完美結局。(王毓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