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各位球友,
在講述問題前,先做個簡單的前情提要
本身球齡約4~5年,大學時參加系隊,全盛時期大概可以跟校隊後段選手有來回
有接受過有基本功的訓練,自認為基礎與基本技術應該是還算穩定
約是2010至2014年間,那時還是40mm(感謝推文勘誤)、賽璐璐材質的時代
畢業後至今沒有再打球,也正逢回到校園念碩班之際
最近看著桌球相關影片,又莫名燃起了當年的熱血,
還記得一週可以練三次球,每次都是四到五小時在練習......
有點扯遠了,總之當時的主戰拍如下:
底版:硬5夾 Maze Performance
正手膠皮:Neo狂飆3、天弓3(大學後期打天弓3)
反手膠皮:天弓3
風格是兩面的弧圈進攻加上控制為主,會打陸皮是喜歡主動發力
我的發力也是靠陸皮練成,也被誇過發力練得還不錯XD...
喜歡Neo狂飆3的黏性,也喜歡天弓3的黏+澀,都打得很習慣
想請問各位球友,如果在這新球的時代,考量到新球的特性
旋轉較不如以前轉、速度較慢......等
是否需要換底板?還是只需要換拍皮即可?
主要是希望大概可以跟舊球時代的球具配置上的速度、控制不要相差太多
目前有一隻備用拍,是Stiga CL 硬7夾
另外,因為我自己有數年沒打球,加上長年在北部
球拍雖跟著我,但沒有好好愛護,是有出現發霉的現象
在學時以往都是小發霉,但因為新學期或寒暑訓要練球,就會清掉,也覺得沒什麼
還是說目前有需要換底版呢?
目前有在關注狂飆3-50跟天弓5,底版則是覺得SK-7不錯,只是還是想聽聽各位的建議
此次問題,已有爬過相關文章,只是還是拿不定主意,還請各位見諒
===================================================================
目前已經換完拍皮,大概可分為兩點:
1.換皮或連同底板整個換掉?
2.實際上桌測試
===================================================================
1.實際底板是換了以前的備用拍Stiga CL,而正手維持Neo狂飆3,反手是狂飆8
綜合各位建議之後,實際到桌球用品店,與店員聊了一小段時間
店員跟我的建議是,若是維持的Maze Performance
那麼可能過不了多久我又會再來店家報到
原本內文中提到的Sk-7,店員建議可能會比CL還要更彈
而且我的問題是在於還未適應新球,所以基本上不論做任何更換,都會與之前的感覺不同
那麼,能做的只是盡量換一個可能比較適合我先前風格的配置
(跟店員溝通過不太想大改風格,畢竟喜歡板板發力,就是很爽而已)
即使要因應新球要調整,那麼也可以不需要調整太多
綜合上述,所以店員建議我先換底板為備用拍的CL
正手依舊維持Neo狂飆3,反手試試看狂飆8
2.實際上桌心得
換完上述的配置後,在店家的球桌試打了一陣子,順便重溫看看自己的基礎是不是有毀掉
幸運的是,我正手攻球的感覺,底板配上Neo狂飆3的擊球感
幾乎不輸舊球時代的配置,不能說一模一樣的感覺
但是就是有種「千年傳統,全新感受」,打球感覺好像喝了酒一樣,忍不住都要喊馬拉桑
正手拉球也可以感受到Neo狂飆3的特性,會覺得「沒錯!這就是我愛的感覺!」
而後來有回到學校的桌球場,找人打了幾場,起下旋仍然是那麼迷人
第一球的起下旋被擋回來後,再送第二記前衝弧圈
那樣略高於球網的弧線與打透板後的速度,讓人不禁讚嘆了一聲「啊嘶!」
在反手攻球時,大概是自己反手的站位與基本的概念有點小遺忘關係
剛開始打得沒有非常好,但後來稍作調整後,可以感受到狂飆8的獨特感
那種感覺就很像我把反手換完天弓3後,一種說不出來的擊球感
反手拉球反倒是比較不熟練,但也是有拉出符合我風格的球
綜觀來看,我覺得速度跟控制上,還算頗符合我現在的程度,不會到失控
需要的只是花點時間慢慢去適應,相信之後會漸入佳境,對於擊球的控制也更能得心應手
昨天算是我過去三四年來,第一天開始重回桌球的懷抱
那種感覺令人熟悉,卻又令人感覺到些許陌生
以前被教的時候,總是被提醒著,球拍的配置,會隨著技術與程度成長而有所改變
若過去是競技導向的打球,那麼現在就會像是重溫懷舊與維持著身體健康的走向
當然,人始終不會滿足於此,還是會向上繼續挑戰(不論是技術或是配置)
激發那個可能原以為不能做到,最後卻做到的自己,人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模範標竿
===================================================================
最後,這篇文章或許也能夠當作是個參考
我相信有類似的問題不只有我而已,也很感謝推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