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sheng (漢聲)
2025-01-05 16:29:33房胤池說明馬龍發球原理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lPK8agi9HM
孫霆指導房胤池勾手發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9CmRN97R4
想請教版上高手,為什麼下旋球看起來像拱的,這個物理現象如何解釋呀?
會發拱的下旋球的高手是否能透漏練習的小技巧呢?謝謝~
(看著影片還是有看學不會呀XD)
就速度快 然後帶點往下砸的力量 到了對手那邊就像球由下往上頂上來但沒上旋練習的技巧 就是要敢等球掉到低點才出手 只要控制好出手的擊球高度 這個球很好發
兩個影片動作明顯是不同邏輯,第一個看半天不確定,但馬龍的拱感覺很像手是下旋的動作但最後加上往上抬的軌跡,再用身體壓弧線…
作者:
BEDTIME (bedtime)
2025-01-05 23:34:00房說馬龍的球看起來很普通 這點沒錯主要是手法讓你看不出來 若只是單純說球的軌跡 就是側旋上下旋成分不高 以側旋為主 看不出上下旋成分接就彆扭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06 01:35:00影片裡明顯不是砸出來的
其實勾手很難發純下旋,都帶有一點側下,很容易冒高但是因為這個勾手發球特點,你只要帶假動作和斜拋合力,發的好的轉跟不轉很難分辯
還記得之前孫霆直播教學的時候 大家提問他就回答但是唯有一個問題他故意跳過忽略不講要擊在球的哪個部位? 留言刷滿整個畫面他都不理他講了一堆球拍上的擊球點、怎麼用力、什麼動作就是不回答要擊在球的哪個部位 完全當作沒看到你說這是不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要素呢XDDDD你可以自己試試看發下旋或是側下 要發得轉要哪個部位是不是應該要擊在接近球的底部 才能夠發得比較轉些可是這種球發過去會怎麼樣 會容易減速或彈跳特別低那麼軌跡就會很明顯是下旋那你在看看房胤池練習片段 他擊在球的哪個位置是底部嗎? 很明顯不是吧 立著板面不可能打球的底部擊在球的後方 甚至後上方 那軌跡會很像平推球的軌跡你發的是下旋球 絕對不可能像上旋會拱著噴起來但如果你發下旋球 軌跡過來跟平推球幾乎一樣那就會有拱的錯覺但是你要能擊在球的後方/後上方 還要能發得很沉難度非常高 要花非常多時間心力去練還不一定練得出來
勾手只要發2種球:沉跟拱就很有迷惑性,你立版發球動作又小,很難判斷然後加上假動作跟跺腳聲根本無解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06 11:45:00跺腳算不算犯規啊?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25-01-06 12:24:00楊都斜拋到腰間去了 這發球違規機率比較大才會吃到飽吧
跺腳聲只對轉不轉有用如果都有摩擦都加旋轉 而上下旋發得很模糊那聲音是聽不出來的 要用看的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06 16:27:00從頭吃到尾也是打到第五局才11:9輸掉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25-01-06 16:31:00比賽影片裡面,楊很好的示範怎麼發,拱的下旋球了。就算是乙組戰神,看了整場球,最後一局一樣連吃兩個敗陣。
作者:
osee (os)
2025-01-06 19:21:00推P大 張接其他甲組沒那麼誇張 這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後拋了真的甲乙組差別 應該是林昀儒打全運那次 單純下旋 也接不過
楊哪有發拱的下旋 = =然後斜拋歸斜拋 楊順祥的問題在遮擋 不是斜拋他連左手都沒拿開直接放在那裏遮沒遮擋全讓對手看清楚的話 這種拋球角度根本不是問題
斜拋有沒有影響就見仁見智了,對我來說斜拋可以合力,發球效果自然比較好,且斜拋可以用身體遮擋,就算手有拿開也不一定看得到觸球點。現在很多小朋友發勾手全部都往身體裡面丟,這種風氣也不知道是從哪帶上來的
直拋也可以用身體遮擋 斜拋也可以不遮 不要混在一起談風氣當然是教練和助教帶起來的一堆甲組都是秉持著踩裁判底線的方式去贏球的態度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25-01-07 14:18:00乙組戰神第五局最後被連吃三球,都是弧線高的長下旋球。戰神三球全部下網。大概楊厲害到不用發下旋也能讓戰神連下網三次。斜拋當然可以不遮擋。斜拋就是為了方便遮擋,我們年輕小國手才剛示範過。問題是直拋要遮擋難度遠比斜拋大。你抓斜拋遮擋至少減少八成。罵遮擋放斜拋,假抓真放縱。等同於放縱遮擋。
斜拋可以增加勾手合力的威力又能直接利用身體做遮擋,難怪大家都在挑戰裁判的底線,裁判不抓就越拋越斜,久了選手都認定自己的發球合乎規範,世一世二都這樣了,底下的小選手們自然也有樣學樣
楊那個是急長下旋球 因為速度快才容易誤判跟這篇文問的那種拱下旋是不同的東西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25-01-07 19:13:00楊跟馬龍發球技術當然天差地遠,只是這種球背後都是一樣的道理。一樣都是要靠斜拋,藏(遮)發球觸球點,讓你只能靠軌跡去判斷,增加接球困難度。講白了跟幾十年前遮擋發球套路一樣。
作者:
gologo 2025-01-08 04:11:00楊小組賽有輸一場 到了淘汰賽連勝三場拿到冠軍 可能視有無退路調整發球
原理不同= =如果孫霆那個拱下旋這麼普遍 中國國家隊就不會驚訝還特別請他去教國家一隊先發選手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08 10:13:00房示範的感覺是觸球瞬間加入迷惑動作,楊的像是調整撞擊跟磨擦比例的轉不轉發球?
楊的是側上側懸側下的變化可以去注意楊擊球時手腕轉動的方向會一直改變可能這球這樣勾 那球那樣鏟 有的球又有點發逆側手法發力摩擦方向的不同 使球的旋轉方向不同他動作很快又小又遮 你沒時間又看不清楚他的動作很不容易看清他的側上下 他都有摩擦 所以也不能用聽的可是孫霆和房的 是同一個動作 同一個力量亮出來給你看你也看不懂孫霆的旋轉方向改變不像楊是利用動作方向的差異孫霆最主要利用的是觸球點的差異 造成過去旋轉不同再加上孫霆的力量控制 控制吃球時間長短還有控制與球的合力點要合上多少力孫霆有加假動作沒錯 但是假動作只是輔助而已他不加假動作一樣非常迷惑 而且他迷惑的關鍵是彈跳軌跡我講的合力點不是講斜拋合力喔 不要誤會孫霆除了上下側旋之外 還有重與輕的差異比方發力的時間點和觸球的時間點 稍微錯開一些些那就會是有發力但是球過去軟軟的就是其中一種有沒有合到力的差異手法講個我自己的比喻 就一個是劍宗一個是氣宗楊利用動作不同去作出不同旋轉 類似劍宗有各種劍招孫霆則是利用力量勁道控制還有擊球點 可比喻成氣宗然後本文問的那個拱下旋 則是孫霆的獨門絕學PS. 楊的動作不同還包含拍面角度調整的不同孫霆的拍面不管發什麼球都用一樣的角度我猜接著就會開始有人想比較哪種發球比較強這種問題就像是在問劍宗和氣宗誰比較強
作者:
popcorny (畢業了..@@")
2025-01-08 11:24:00所以拱下旋是什麼感覺? 比想像中衝的下旋?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08 11:32:00像上旋一樣會加速往前的下旋吧,所以原PO才說物理怎麼解釋用力砍的下旋雖然快但還是減速的但我覺得要研究他們說的話時可能要把頂尖運動員物理不太好這點考慮進去...就像前陣子吵很大的拉球先撞後磨跟先磨後撞,連中國國家隊教練都分兩派,但事實上那只是他們自己拉球時的感覺,根本不可能有先後或許昕有次直播在教發上旋跟下旋,其實上旋指的只是弱下旋。直播間一堆也在問為啥那是上旋
作者:
popcorny (畢業了..@@")
2025-01-08 11:46:00讓我想到有些影片說下降後期球比較轉.. 這物理程度XDD
作者:
BEDTIME (bedtime)
2025-01-08 20:04:00還有擊球拍下緣摩擦距離長所以轉 上緣摩擦距離短所以不轉這也是運動員的錯誤理解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09 23:00:00所以他的上旋是真上旋還是不轉還是弱下旋?
他的上旋是真上旋,但他也會發不轉和弱下旋他在全世爆的直播中有發過很多種旋轉
不是喔 不是立一點送出去而已 那是有摩擦的然後說勾手要斜拋的人可以看看方博接的時候說的他說孫霆拋得很直 一點遮擋都沒有勾手真的不需要斜拋P板友這個影片連結的6:48 那顆上旋接了噴出去如果是平推球就不會噴這麼遠 那個是轉的上旋可以看孫霆觸球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集中短促的向上抖了一下他那球是先向上抖再向下砍 向下砍做得比較大比較明顯但向上抖的時候觸到球 向下砍是假的接著下一球 他先向上抖再向下砍 下砍的時候觸到球方博一碰就下網如果再多看一點他的發球會發現 光假動作他就很多種上面提的是先向上抖再向下砍他還有先向下抖再往上提的方式但我覺得假動作歸假動作 精隨還是觸球時對軌跡的控制如果沒辦法把軌跡控制得這麼難以辨識做再多假動作 對手看軌跡就好了
作者:
pita30 (低調)
2025-01-10 11:29:00但平球甚致弱下旋,球拍面朝斜上擊打本就會飛出去吧?或對垂直的反彈板發平球,因是由桌面反彈往上,所以撞擊到反彈板後軌跡也本就是往上了不知有沒有孫霆發球時對面把球拍直立固定看旋轉的影片
沒人說勾手要斜拋吧,是說斜拋可以增加勾手的發球威力,你怎麼可以看成勾手就是要斜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