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隨意偷可一下,文長慎入。
一般來說,月底是我比較忙碌的日子,
除了線上的生產、月初馬上要的前置作業、新產品與客戶的溝通、
月結算、倉庫整理清點、客戶端親送帳單、收帳等等,
大概都擠在這兩、三天內要完成,而這還不包含客戶端拖延的時間。
你說忙嗎?
我不知道怎樣算忙,至少我還能在這裡"發廢文"。
其實工作不就是如此。
最近的勞資爭議,其實說穿了,我個人認為問題根本不在到底放了幾天假。
我喜歡從歷史角度去思考:
就拿現在與30年前比較就好(當然手邊沒有資料佐證),
以前的薪資結構是 1.月薪+加班(或許沒有比照勞基法1.33/1.66)
+紅利或者 2.論件計酬。
而且大多因為景氣好,公司會逐年加薪。
那時候台南一棟簡簡單單的25坪三樓小透天,100萬有找。
所以父母那一代的人都說:以前每個月只放假兩天,周日還上班,
但大家好像還是蠻開心的。
現在則是:
1.月薪+加班+紅利 但是月薪比30年前還遭、惡劣一點的加班都亂算、
紅利有發是老闆佛心,沒有是正常。
但是工作量越來越大,因為老闆獲利率降低,只好增加產能彌補,
這就是薪水不加,工作量倒是等比例成長的原因。
而現在台南一棟20幾坪 3房2廳一車庫的"公寓"要800萬。
所以現在20~50歲的勞工,為公司賣命一輩子可能還無法換一個安身立命的房子。
換作是你,你想換成放假多陪陪家人、去運動養生,還是去工作?
簡單來說,我覺得時代已經不同了,政府喬弄幾天假只是治標不是治本,
根本原因在於收入與生活所需不成正比。
當然,因為科技不斷進步,現在生活品質是30年前無法比擬的,
加上現在的物質欲望也高出30年前很多很多,
不過必要開銷也多出30年前很多很多,例如幼稚園學費、兒童安全座椅這類開銷。
所以,以前不管勞方還是資方,加班到半夜,用爬的也願意爬去做,
因為做了就有錢,這些錢能改善生活。
現在普遍生活水平都已提高,再往上的欲望基本收入無法滿足就不會想再追了,
就像房子一樣,追不到何不快樂一點過日子?
回過頭來說,或許全球化的產業競爭,才是主因!!!!
因為
資方獲利不佳>>所以勞方薪水不漲>>所以不願過勞>
>所以資方成本提高>>所以產品更沒競爭力>
>所以資方獲利不佳>>所以勞方薪水不漲>
>如此惡性循環~~~~
舉自身例子:
以120%的能量服務一位訂單量不多的客戶,其實獲利很低,
圖的是未來能有好利潤的訂單或大產能的訂單,增加收入,
結果是因為客戶自己也受強烈競爭,所以就算有好利潤
或大產能的訂單,也一定貨比三家直到最低價,
然後用最低價來跟你殺價要你照這個價格生產,
換來工作量變大,但是獲利率反而降低的情形,
我認為這就是過勞的元兇,削價競爭與惡性循環。
所以出社會越久,遊走在勞方與資方兩者之間也有幾年了,
越來越覺得,買東西就是要便宜這觀念害慘了大家。
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爬爬山,除了美景,我覺得爬山可以讓人去思考,
什麼是 "必要"、什麼是 "需要"、什麼是 "想要",
你不覺得現在的人什麼都去買最便宜的東西,然後買一堆,
真正運用的不到三分之一,其餘都冰起來嗎?
所以+1元 多一件、
買三送一、
買五送一,
如果你用不到的話,這些銷售策略對我來說都只是騙你製造垃圾而已。
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是政府會怎麼治本???
要是我知道我就叫 小英總統給我當院長了,哪裡還會在這裡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