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國小數學的一個迷思概念

作者: shizuokaness (甜檸檬)   2014-03-05 19:57:05
我看到一篇關於數學教材教法
小學生數學迷思概念
他寫道:
利用關鍵字解題
如:合是加起來,久了之後,題目只要出現合
就用加法
出現相差 就用減法
出現幾倍 就用乘法
出現平分 就用除法
為什麼這是一個迷思概念呢?
我當然知道這是一個迷思概念
盡量不要這樣教學生
但是這個規則在什麼時候會被破壞
什麼時候合 不是加 什麼時候相差 不是減
可以請各位先進舉例說明嗎
感激~
作者: shiv (shiv)   2014-03-05 22:08:00
甲有4元,甲和乙合起來共有10元,請問乙有幾元?
作者: ssg0722 (小龍貓的馬麻)   2014-03-05 23:18:00
基準量跟比較量的時候 題目的合跟差有時適用乘除法的喔
作者: kromax (kromax)   2014-03-05 23:46:00
這是簡化教法 太機械式 沒有思考 應該考慮上下文才周全真懂 還有國小數學很多是國語(邏輯)問題 不是數學問題小學數學一定要具象化生活化(後抽象才運算快) 小孩不笨 多吃三顆糖少五棵櫻桃 他們都有概念跟"感覺"只是算不準
作者: jonathanmeow (喵)   2014-03-07 00:04:00
就是並非全部的題目都可通用 有一些學生就會寫錯算式這次錯就算了 結果口訣太熟悉一直改不過來的也有不過資源班的老師分享就說對他們的學生而言 偶爾有一些題目還是要用關鍵字教學 此外1f的例子雖然是反例不過畢竟他問題不是問「總共有幾元」 雖然題目出現共但應該也還是容易區分..如果像是乘法題要算總共 那可能也會有些問題產生 除此之外 之前老師們討論關鍵字教學時 發現「時間」教材好像還挺多反例的 「九點三十分開始上課到十點十分下課 請問上課"總共"幾分鐘?」 那如果太根深蒂固的學生就慘啦~ 對了呼應1f的例子 其實關鍵字在逆運算時好像幾乎都會破功這樣...我還是會教一些關鍵字 像「倍」好了 他一定是「乘」但關鍵在於誰乘以誰 然後要先列式再去想怎麼算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