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環境的四個主要角色,產(業界)、官(政府)、學(學校)、研(研究單位,工研院等)
官就不用描述太多
就是負責提供經濟來源,技術開發主要在產學研上
從整體動能來看,學研和產中間有個嚴重的斷層,造成新技術無法有効繼續推進
有些新技術的研究,學研可以跑得很前面,什麼3~5年後的技術,新標準等什麼的都可以
最大的問題點在於,有了初步成果之後,就沒有所謂的"然後"了
比如,一個計劃做了兩年後,有初步成果,開始找廠商合作
但大部分的廠商都會說,我們要做市場大的(簡言之就是市場成熟的)
推廣幾個主要客戶(下個金主),沒有得到好的回應後
計劃主持人就會遭到官的質疑,認為沒有繼續投入計劃經費的需要
通常一個題目在沒有技轉成果下,要能獲取三年的資助,都算很不容易了
然後,等到市場成熟了,廠商開始回過頭來詢問學研這方面的技術
但現實的情況是,當初的計劃成員不是解散,就是改做別的技術
通常很難再銜接當初的成果繼續做下去,所以就死結了
簡言之,這整個體系裡面,對於"風險"的容忍度是低的
投資一定有風險,但官和產都希望能夠有短期成效
台灣廠商不敢投資新技術,只想往成熟市場走
造成研究計劃無法獲得青睞,遭受質疑,然後就變換跑道繼續開高射砲
這樣的循環,能夠有好的成果,真的是要極大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