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忽略一件事情了,
學歷不等於能力,
即便一樣是頂尖名校畢業,
能力的屬性也可能天差地別。
有的人是六邊形戰士,
走學術或進業界都能混很好,
這種人才有選擇權,
可以評估哪條路比較適合自己。
可也有不少人,
是屬於能力比較偏科的,
可以走學術,但業界混不下去,
或者業界可以做得不錯,
但走學術完全不行。
那這些人如果走錯路,
就會碰得一鼻子灰,
最後就只能跑到另一個領域。
當然也有極少數,
在能力屬性上很特殊,
學術或業界都沒辦法做,
就會需要比較長的待業時間,
期待世界上能出現一個,
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獨特職缺了。
比如說李安,
在遇到屬於自己的機遇前,
記得就待業超過6年了。
又或者創業當老闆,
打造適合自己的職缺,
也是一個選擇,
但這個對能力的要求更高就是了。
總之,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的工作,
除了賺取收入,
像個成人一樣經濟獨立,
也可以從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得到自信和尊嚴。
最重要的是,
用工作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證明自己值得被尊重,
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收入只是其中一個面向而已。
很多人早早就財富自由,
但還是堅持繼續工作,
其實也說明了工作的重要性,
遠遠不是只有金錢報酬。
當教授賺比較少,
並不代表有比較差,
只要有在工作,
對社會有正向的貢獻,
其實我覺得都算很不錯了。
至於極其少數特例,
長期無業,
甚至一輩子無業的人,
他們的價值和尊嚴,
雖然也存在而且不該被貶低,
但無可否認,
就是比較難理解,也比較難定義。
這是很複雜的議題,
本篇怕離題就暫且不討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