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ncc (小千)》之銘言:
: 原po媽媽因為年輕時牙齒沒照顧好
: 上排牙齒約30歲時就做了整排的牙套(連在一起那種)
: 前兩個月因為媽媽的牙根開始發炎
: 回去看牙醫、牙醫推定裡面的真牙都壞掉不保了~於是把上排的真牙都拔掉了!
: 醫生說要作上排的活動假牙(可拔上拔下那種)、
: 要印模的話要等牙齦(?)硬了才能
: 一開始不覺的奇怪
: 但現在已經過了兩三個月了
: 醫生還是說還不夠硬不能印模?
: 我有查過一般假牙製作需要回診很多次才能製作完成
: 但是光是印模這個部驟就要等那麼久嗎?
: 媽媽就這樣沒有上排齒、臉都凹下去過了兩個月Q__Q
: 很怕會不會因為沒有牙齒支撐造成媽媽的臉部肌肉萎縮之類的……?
: 媽媽很傳統很鄉下、
: 我們住的地方又沒有比較先進的牙醫診所…
: 媽媽說什麼都不願意跟我一起換間醫生看看~
: 請問這樣正常嗎??
這個我有過慘痛的經驗
在講這個經驗之前要先講幾個研究的結果
第一,當一堆牙齒透過假牙捆在一起,它的穩定度會非常好
就是一根筷子容易折斷,十根筷子折不斷的故事所教導我們的
在人工植體還未問世普及之前的時代
透過把牙齒捆在一起幾乎成了處理嚴重牙周病的黃金通則
但這個東西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能時時刻刻都清潔乾淨
一旦這個前提失去,後面伴隨而來的就是災難
因為把牙齒捆在一起很容易會有清潔的死角,一旦清潔不乾淨就會蛀牙
然後整組假牙又很穩固掉不下來,等到真正掉下來的時候就整組都完蛋
所以把假牙做成很多顆捆在一起是可行的,但是要時時刻刻都清乾淨
這個前提很重要,但是常常被做假牙的人跟被做假牙的人所忽略
認為反正整組假牙就很穩固不用擔心
等到要擔心的時候就真的整組爛光了
第二個,牙齒拔掉骨頭就會垮下去
基本上這個現象已經是大家普遍能夠接受的事情
垮下去的包括骨頭寬度與高度,數值量大概是兩公釐左右
骨頭垮下去,附著在上面的軟組織也會跟著塌陷下去
但實際吸收掉的依各處的骨頭厚度而有所不同
不管怎麼說,這個骨頭垮下去的過程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就算填什麼見鬼的骨粉也不能阻止它的進行
頂多只能延緩吸收的速率
除非達到吸收穩定的那個時間,否則這個進程並不會停止
第三,牙齒拔掉後的第一年吸收量最多、最恐怖,之後才會逐漸趨緩回穩
而即使吸收速率回穩了,它還是照樣在進行吸收,
每年骨頭還是照樣的會以某個速率不見
依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不同而有差異,基本上是下顎的吸收速率遠高於上顎
如果等待的時間不夠久就把活動假牙做上去,你猜會怎樣?!
答案是,假牙一開始就算是合的,一段時間之後就變得鬆鬆的
而這個時間遠遠比例行的回診時間快
當事人會意識到這是因為太早做上去的關係嗎?
當然不會
他只會覺得這個假牙剛做好很密合,但隔沒多久好像越來越鬆,
如果這個人年紀還沒有很年長,那或許問題還不大
因為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他的肌肉已經可以很完美的控制這副假牙
儘管假牙和牙床有空隙不貼合,他還是能夠透過肌肉把這副假牙穩住
但如果這個使用者已經很有年紀了,那問題就可能很大條
因為這時候肌肉協調性可能已經不及年輕的時候,
鬆鬆的假牙對於老人家來說就已經完全不能忍受,可能要更換襯底或大調整了
我遇上的這個案例就是個七十幾歲的老先生
當事人之前曾經有過癌症的歷史,當初還留有幾個牙沒有拔
結果癌症化療放療做完,牙齒因為沒有辦法照顧好整組爛光
只好通通都拔
我等了半年,想說骨頭吸收應該比較趨於穩定了吧
勉強把假牙做上去
後在後續調整假牙的時候就發現原本做的時候密合的假牙,逐漸又跑出空隙來
這時候怎麼辦?
最後是送回技工所重新添加襯底
來回搞了幾個月,回想當初如果更堅持要等久一點
可能這幾個月來回調整都根本不用
回到原PO母親的情況,我必須要嚴肅地說
骨頭修復的時間,兩、三個月只能算是勉強可以受壓
這個時候用手去按拔牙的傷口搞不好都還會有點疼
試想,用柔軟的手指去按壓傷口都會疼,假牙是硬質的塑膠,比手指硬多了
你憑什麼相信假牙壓在上面不會痛得哇哇叫
再者,假牙在快速吸收的狀態就把假牙做上去
注定未來是會很快的需要加襯底或是大調整,
說難聽點,在這種時間點調整是沒有人會願意額外付錢的
做的人只能默默地吞下去
如果過渡時期無論如何都希望有個東西先撐著
那就只能多花點錢來做一副臨時的假牙
臨時的意思並不是代表材料就用得比較差或怎樣
而是當事人的條件還沒有準備好
如同上面的例子,用的材料與做工都是正式假牙的要求
也沒在過程偷工減料,完全就照著正式假牙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就僅僅是骨頭的條件還未穩定就把假牙做上去
結果後來骨頭持續吸收,變成未來假牙還需要大修
這組假牙儘管是用正式的步驟去做,照樣只能算是一個過渡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