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以為這是廣告文,
您可以不用進來看!
趕快按左鍵立馬出去...
以下分享車禍後坎坷牙齒治療心路歷程一篇,但因為我是醫療相關科系畢業,所以找醫師這
件事或許有點難又不是太難,資訊不對稱會讓患者苦苦遍尋不著適合的醫師,醫師怕奧客,
也怕影響口碑所以有些患者也就不敢接...總之全部都能體會諒解~
也感謝所有碰過我牙齒的名醫們:
民國99年8月底,
高雄三民公園車禍,送至高醫急診,
由保存科總醫師黃英瑋值班,將飛出殘存的牙根植回11.21.固定搖晃不停的22。
民國100年01月由保存科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協助完成根管治療3次。
至院外高醫畢醫師診所裝臨時牙冠,
搭配矯正科曾于娟主治醫師,總醫師詹至翔(後於彰基牙科)協助矯正治療,治療期間兩位醫
師都很優秀且細心。
民國103年3月拆除矯正牙套,至高雄某診所作換下臨時假牙,裝置全瓷牙冠4支(後來所有看
診過的醫師對其美觀一致好評)。
民國106年3月,不知何故,門牙11上方舌側出現膿包,至台南郊區牙科診所,某位老醫師評
估表示:拔掉就會好了!當下很驚嚇,覺得才剛作好美牙,又要拔???我的錢我的錢啊啊
啊啊...於是吃3天抗生素,繼續撐下去(想當然膿包只消了一週)。
民國106年8月,膿包+廔管.回高雄找作全瓷冠主治醫師,協助水雷射治療牙齦軟組織,稍有
改善一個月,後來有吃麻辣鍋,暫無復發。
民國107年1月,冬季期間買店家的補湯有加辣,膿包一發不可收拾...
膿漏症狀明顯,且不只11,連21.22也偶有血水排出,常常吃東西或沒吃東西時,要拿衛生
紙擦牙齦血。又回高雄找主治作一次水雷射,後來改善有限。
民國107年2月,巧遇大林慈濟住院醫師石凱莉與她先生,在路邊詢問她們,石醫師心細手巧
,她建議我有問題一定要積極找出來,骨頭才不會被細菌吃掉....
民國107年3月,朋友說嘉義嘉北附近陳百立醫師是口外名醫,在以前在嘉基表現優秀,所以
我去評估了,他建議未來11可以植牙,因為殘根在齒槽裡有骨沾黏問題,不好拔,所以植牙
費用不便宜,有幫我照電腦斷層比評估,順便幫我發現23的犬齒有牙髓炎(真慘,又多一支
牙壞掉)。
民國107年8月,大林慈濟阮靜雅醫師,人美善良氣質好,幫我看過我的門牙,她說全瓷冠雖
然漂亮,但太厚重,三兩下就優雅地幫我打薄,變得比原先的輕巧,美觀依然~
但膿包待保存科韓維美醫師評估。
民國107年10月,韓維美醫師細心插針在膿包處上溯膿液根源,不同期間分別找出11.21的膿
漏位置;另完成23牙髓炎的顯微根管治療。她們有建議我去找一些名醫評估,看後面究竟是
要拔牙+翻瓣+補骨+植牙,還是到底要怎麼處理?(韓醫師是我這10年來認識最最熱心負責的
醫師,呃...牙科Dr shopping... 是她建議我多問多看的,畢竟就像阮靜雅醫師說的,怎麼
辦,真的好難處理...)
後來,分別在:
台南中心牙科(電腦斷層圖像非常美)
→主任說不要太冒險,保守治療就好。
台南活石牙科
→邱醫師說,雖然鄉民網友推薦他,但他知道他無法,他說如果我讓他開刀,翻瓣補骨至少
3次,然後還不一定長得好,前牙骨頭一定會崩,一拔牙的時候就崩了。
台南晶英牙科
→黃醫師說,可以作,但是骨沾黏,拔牙一定會破壞齒槽骨,還有11前面薄薄的骨頭可能就
消失了,前牙骨頭勢必崩塌是可以預期的。
本來還要去台中名加牙醫找大師徐啟智,但是我疲於奔命,膿漏好臭...
真的好累好累~
而且好心的韓醫師/石醫師他們都說,我勢必要準備個40萬上下來處理這些問題...
就算徐啟智醫師前牙真的作超美超美~我也是在意耐用健康不膿漏,很怕翻瓣手術,所以遲
遲拖延不敢去評估。
此時想起曾經看過的影片,我又上網回顧這些自己查的資料、作的功課,
把影片播給媽媽看,媽媽支持我去台北看牙醫,打電話過去諮詢,也上網跟那位醫師詢問,
沒想到那位醫師居然願意用網路回覆我訊息,而且這是他鑽研興趣的領域,我就立馬飛奔到
台北治療了,後來,骨頭沒崩,目前持續治療觀察中...
(我的國中2位同學是奇美牙醫,大學社團學長一家3代是牙醫,我都沒膽去打擾他們,被我
叨擾最嚴重的應該是韓維美醫師,她原本答應幫我作根尖手術,但是她怕我的牙齒本身牙周
都有不穩定的問題,就算治好根尖,幫助也有限,在本來決定開刀的前一天,她說她還吃了
失眠藥,終於在開根尖手術當下,我們一起喊停...,
我真的真的非常感謝韓醫師,她的責任感與道德感令我敬佩~)
膿的問題...拔了牙暫時落幕,
11牙根因為骨沾黏,在齒槽碎成一塊一塊慢慢清出來。
22滲血水的牙齒,X光跟電腦斷層都超好,只有根尖膿包,本來韓醫師超想留下它,誰知拔
出來...它長得像肥美漂亮的白蘿蔔上面深深一道裂痕...就算補好放回去,未來也是很有問
題的港覺~所以只好跟它們說掰掰…
金額的部分…推薦小額定存…按月存款,撐一陣子就可以去處理了,或者跟醫師談治療分期
,以上分享。
沒有廣告,謝謝評估過的醫師們,
其實大家都是名醫來著,只是症狀是否剛好適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