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醫生處理方式有問題嗎

作者: yesmylord (Yes )   2020-11-22 23:53:59
以下分成兩個部分討論:
針對原po的,和針對airliebeach的
原po的經歷簡化為
某一顆牙底下有問題有發炎
->A醫師看到有狀況,想嘗試處理看看
->處理了一年,無法成功通下去想轉診
->找B醫師看,B醫師看到有斷針,覺得是A醫師斷的要負責
->原po找A醫師討說法,A認為原始照片看無法確定但是櫃台覺得一開始就有斷針
->原po上網問A有沒有疏失,要討公道
直接跟你講結論: B的判斷有問題
1.請問B怎麼知道是A斷的?
怎麼不覺得是更久以前的Z醫師(新增一個代號)就斷在裡面?
不然沒事A幹嘛要去處理? 吃飽沒事幹?
2.有人會問那為什麼A一開始無法判斷有沒有斷針?
GP和斷針都是白的,是要怎麼看?
搞不好看起來像斷針卻是X光的刮痕
搞不好斷很細的file看不清楚
搞不好GP在那邊很緊很白剛好遮住
搞不好X光有偏角度導致重疊看不出來
下面這張圖有沒有斷針? 有的話在哪裡?

這題指定airliebeach作答
3.為什麼B可以直接確定是斷針?
知道為什麼後面接手的醫師每個都神醫嗎?
因為很多可能的病因都由前面的醫師排除了阿
搞不好GP溶掉拿掉後就看的到保護色裡面的斷針了
這時候跳出來喊剛好賺到神醫的名號
4.為什麼健保卡沒紀錄?
代表醫師沒取卡,代表沒錢拿,代表他遵守規矩沒得報就不報
5.為什麼要弄一年還不停下來?
因為很多時候手感就是會出現一種"還可以通下去"的手感
有些醫師不喜歡放棄的滋味,就是一直試一直試
心裡一直想著搞不好下一次就下去了
更多時候是覺得因為建議病患處理但是卻陷入無窮窘境的愧疚感所以繼續
6.為什麼櫃台會說一開始就看到斷針?
如同上圖

來啊 說吧 裡面有沒有斷針? 有的話在哪裡?
搞不好是陷阱題沒有斷針也不一定喔
懂嗎? 意思就是這叫做"隨人解釋"
還有你要聽的是醫師的還是櫃檯的?
櫃台講的就當有診斷效力的話那鬼滅之刃怎麼不找鍾配?
7.為什麼要扯到是否虧本?
為什麼不用扯到有沒有虧本? 你們知道正常牙醫根本不想碰re-endo嗎?
做白工就算了,虧就算了
還要換來今天這種文章來討公道討責任歸屬
不用扯到是否虧本嗎???
虧的是時間和錢而已? 還是連名聲也賠上了?
所以阿
寧可讓牙齒爛到痛到病患自己說要拔也不要主動告知底下有無症狀發炎才是主流
8.A的技術是否不精?
這點就不清楚,但是正常牙醫看到大臼齒re-endo應該是能踢就踢
敢接下來的應該還是有程度的
9.為什麼要用針不夠長當理由來轉診?
有幾種可能,怕病患恐慌,因為有些腦殘聽到斷針就會高潮到脫肛
斷針不一定會有問題,要看斷在哪裡
因為斷針影響到的是如果阻礙路徑無法清創和封填才會有問題
有的時候寧可不要講讓治療安靜處理還比較好
更不用說醫師如果初診照片沒辦法準確解讀的時候講說有斷針只會造成不信任
另一種可能是他說的針不是file,是別的取斷針的道具,然後真的不夠長
比方說ultrasonic的tips
不管怎樣,A醫師沒有直接裝死再把GP塞回去然後跟你說通不下去就等痛到拔就好
也沒有為了回那點本而直接塞GP申報RCF,而是直接放棄一毛都沒拿
轉診讓你這顆牙還有機會給別的醫師嘗試
結果你這樣對待願意分析初診病況願意嘗試而且還是不輕易放棄的醫師
竟然要對人家討公道
好意思嗎你?
噗~
作者: melody0118 (牙牙)   2020-11-23 00:16:00
推y大,沒事re-endo搞死自己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20-11-23 00:16:00
辛苦了 早點休息,解釋太多結果只是自己傷身,佛渡有緣人
作者: yuraH (㊣↖☆ゆら⊕↗)   2020-11-23 00:17:00
沒想到這篇居然讓yes大復出了
作者: sunnie5566 (桑尼)   2020-11-23 00:35:00
雖然我看不懂,還是推y大~
作者: tmmtilc (我想當好人)   2020-11-23 01:54:00
根管治療本來就吃力不討好,大醫院動輒要排2-3個月,顯微根管可能要更久,這醫生願意在診所端處理根管難症還沒額外收費我是滿佩服的,如果以後要搞到都要專科才敢處理才願意處理難症我想對醫生病人都不是好事
作者: evil2009000 (Evan T.)   2020-11-23 02:09:00
慘的是A醫師跟他的病人們 A醫師大概被老闆靠北 然後以後都不幫病人reendo 以後都轉專科收自費
作者: yuraH (㊣↖☆ゆら⊕↗)   2020-11-23 02:17:00
老實說作為老闆要接受旗下醫師十幾次看診無營收也要很大肚更慘的是還被客訴 可以想像A醫師會被內部檢討到爆
作者: puffdog (包夫句)   2020-11-23 02:21:00
請問各位牙醫 願意reendo但不願意上橡皮障的醫生 該繼續給他看嗎
作者: yuraH (㊣↖☆ゆら⊕↗)   2020-11-23 02:27:00
To樓上 品質上會降低 上升後續失敗機率 就看您能否接受了如果一開始就希望盡量提高成高功率 可以找根管專科
作者: ayuayuayu (ilovekpop)   2020-11-23 03:07:00
推這篇
作者: hy0106 (???)   2020-11-23 08:18:00
A醫師下次記得不要這樣嘍!
作者: vetsera (phoebe)   2020-11-23 10:41:00
推這篇
作者: Phoebe0503 (二宮)   2020-11-23 10:48:00
推推推!我愛杯杯!喜歡看杯杯的文,都很有教育意義,學習很多知識,謝謝杯杯沒放棄牙版..
作者: gigan (小Pin~)   2020-11-23 14:29:00
推 ,好心被客訴,真是是莫名奇妙....
作者: DawnDreamer   2020-11-23 17:02:00
作者: squirel0206 (芳草)   2020-11-23 17:14:00
謝謝說明
作者: bobi5566 (倒數三屆台大Intern)   2020-11-23 23:58:00
根管治療使用橡皮障是“標準照護(standard of care)”已經是專業共識,不是什麼“品質上會降低 上升後續失敗機率”這樣而已,建議遇到做根管不用橡皮障的可以直接換診所換醫師,不知道去哪找會用的,可以去大醫院(台大/北榮/林口長庚)或是找牙髓專科8.的邏輯怪怪的吧,如果說看到大臼齒re-endo接下來就叫有程度,那也可以說鼻竇增高植牙不管有沒有失敗,接下來就是有程度,拔牙矯正不管最後有沒有好好收尾,接下來就是有程度?
作者: yuraH (㊣↖☆ゆら⊕↗)   2020-11-24 02:28:00
樓上 是專業共識但不是常規治療必須的共識阿 一切合法謝謝指教 是說台灣RD使用比率放在世界應該算高的
作者: bobi5566 (倒數三屆台大Intern)   2020-11-24 10:14:00
我做過的根管治療不會比你少,全部都有用橡皮障,會吐的很常見,你夾不上去可以轉診,接下來沒上橡皮障硬做不表示程度好喔^.<
作者: a10220 (胖妹)   2020-11-24 14:13:00
說真的我們這些沒有醫療知識的患者聽到斷針就真的會變腦殘會緊張啊,這難道不是正常的嗎?如果我是原Po我會想感謝A醫生的好心,但是也想問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說明清楚可能性呢?一開始就說有可能鈣化有可能是斷針(或者還有其他等等我輩腦殘不知道的東西)然後講解一下其實不危險(或者很危險)一開始講清楚不就好了?醫生不用好心被雷親,病患也不用現在擔心受怕而且我們沒有醫學知識,也不知道其實A醫生真的很好(要謝謝各位醫生說明)當初不懂其中原委的原Po聽到B醫生那樣講,才會緊張想咎責。如果B醫生如板上這樣說明想必原Po也不會上來Po文了。身為換裝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畢竟AB都是醫生,醫生之前說法不同很容易讓無知的我們緊張
作者: tmmtilc (我想當好人)   2020-11-24 16:50:00
就說一開始不一定能判斷了還在問為什麼==
作者: bobi5566 (倒數三屆台大Intern)   2020-11-24 17:03:00
一開始不能判斷很合理,但治療了一年都沒提根管有阻塞物,只說鈣化、器械不夠長,是有點奇怪啦
作者: yehpi (uhmmm)   2020-11-24 18:39:00
原來是開始一年不能判斷 阿也不能問為什麼才合理
作者: tmmtilc (我想當好人)   2020-11-24 19:07:00
不知道是看不懂中文還是沒經過醫療實務的 難怪大家會覺得牙醫只愛賺錢 因為不愛賺錢的牙醫已經被病人淘汰了
作者: bobi5566 (倒數三屆台大Intern)   2020-11-24 21:12:00
還有留在大醫院(台大/北榮/林口長庚)當教授的,沒有都被淘汰
作者: hy0106 (???)   2020-11-24 22:21:00
牙醫-內戰
作者: holgaga (aphasia)   2020-11-25 08:00:00
謝謝這篇,我前幾天還建議病人拆crown reendo, 下次會考慮不要自找麻煩
作者: Phoebe0503 (二宮)   2020-11-25 12:50:00
根管同意書簽一簽,免得後面一堆麻煩,像是被病人誤會是醫師做壞了,怕豹
作者: sunsonsam (立夋)   2020-11-25 16:51:00
就像馬桶阻塞 水電建議馬桶拆掉換新的or通看看
作者: papatare (everlasting happiness)   2020-11-26 02:41:00
恭喜y大出桶 又長了不少知識 謝謝
作者: nuc1earsub   2020-11-27 12:57:00
後面那段中肯 現今主流確實是等有症狀才處理有症狀的時候雙方的主被動立場就互換了 比較省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