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整理一下你的狀態跟問題點
餐飲經驗有、小餐館
阿姨問題、出單正確與否、
來客率、回流率、行銷、
經營問題、零用金、主導權。
--
以我自身的經驗及輔導(開示)過的案例來說
年輕人真的是太多抱負
太想要改變,卻不會考慮改變是否是好的。
我也不否認,我以前也是想要改變的那一派。
但現在自己出來創業三四年後,能賺錢才是重點。
--
像你文中有提到換了開店的地點
這邊不知道是主動式還是被動式
(主動式=為了潛在人口數移到鬧區、被動式=房租調整、租約到期房東不續租)
假若今天你做了行銷,換了場所地點
你自己覺得有提升來客率、回流率,
但實際的金流上是否有正面的、顯著的成長呢?
不論是自身做行銷,或是要說服長輩們、股東們,
最重要的是實際數字,而不是靠感覺。
我感覺這樣子OK,就去做,這樣子其實是最危險的。
感覺換到大馬路上就一定比較多客人就會賺錢(結果租金反而吃掉利潤)
感覺廣告投了就會吸引更多客人(結果廣告轉換率超低,只是把錢丟到水裡)
感覺阿姨把每個單都顧到,就不會有客訴(結果才發現奧客永遠都會有)
要先搞清楚一件事,
長輩願意讓你去做執行,或是放任你去嘗試,
有一部份也是因為情感勒索的關係。
所以先捫心自問
你的來客率增加,回流率增加,
假若跟之前在市場裡相比,營利率是有正成長的嗎?
有的話是多少?在搬遷之後每個月的成長又是多少?
--
做任何事情,花錢一定是比賺錢還要簡單。
假如你是這一間小餐館的主要管理兼行銷,
那這些數字你應該要很瞭解。
--
就我對你行銷的部份做快速拆解,
你做了這些改變,目的是想改變你的客群組合,
但從你的描述,很像是年輕跟老年人取交集,而不是聯集。
(假設10年為一個區間,
最佳的組合當然是各個年齡層都很喜歡吃我們的食物
你很像是比較在意15-25-35歲的年齡區塊
而不覺得55-65-75這一個範圍內的很重要。)
但別忘了很多小餐館或是小吃店
其實很多在做的是與在地人的情感連結
對老闆娘來說,很多客戶或員工都已經像是自己的家人跟朋友。
那些年紀跟你一樣大的客人,說不定跟你一樣從小吃到大。
她靠了這一家店撐起了這個家庭,也含辛茹苦的把你拉拔成人
你說到了這一把年紀了,她還會有想要賺大把鈔票的想法嗎?
家人子女平安,員工的生活也過的下去,
生活這樣子平安穩穩過
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你可以說她是苦習慣了
也可以說她沒有積極的心態
但也可以說她遇到過太多的事情了
很多事情也已經看開了
說不定對她來說,她只是做開心的也不無可能。
至少店開著,附近的鄰居們還有一個地方可以聊天晃晃。
--
其實我覺得妳最大的問題不是營利的問題
而是要去考慮人的問題
雖然我不知道阿姨們做多久了
但應該也是有做很久的吧
如果你把阿姨都換掉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偏好有冷氣的辦公室類型
餐飲業,夏天熱要進廚房悶、冬天冷要洗碗,
這種痛苦
你確定你找得到願意做的新手嗎?
或是有熱情去維持你所謂的標準?
或是不會遇到假工作真偷錢的員工?
你媽不會介意
可能也是因為這些阿姨是可以相信的人吧
--
至於妳感到被否定
只是因為你把自己的角色看太重了
你覺得你為了這家店做了那麼多改變
這些改變不止勞心傷神又勞力
卻換來這種結果
內心灰心的程度我也是可以想像跟體諒
但今天那些員工都已經陪在你媽那麼多年
你因為是老闆娘的親生女兒
對她們來說,你就是一個空降部隊
如果你媽什麼都聽你的話
可是店裡成效沒什麼變
你覺得那些阿姨會怎麼想呢?
覺得你媽就只坦護自己女兒,公私不分?
或是真的就事論事,大家一起站在廚房裡尷尬
那你媽的立場又要怎麼站
你有試著跟阿姨做朋友嗎?還是只把她們當員工?
有想過怎麼樣讓她們聽得進去你說的話嗎?
而非只是一昧的指責。
這些指責之後,就只能確定錯在誰身上,然後呢?
--
做行銷跟創業,最大的問題就是
理論跟現實往往都有很大的差距。
轉型真的有必要嗎?還是為了轉而轉?
是你想做這一件事情,還是你們家的店真的需要做這一件事情?
一堆人認為開店就是要創粉絲專頁,
做到這一件事情客人就會暴增嗎?
或是真的有必要創粉絲專頁嗎?(當然我只是舉例)
多換幾個角度跟心情去看待這些事吧
可能就會有不同想法了
也期待你再分享新的想法給我們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