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版上有文章討論員工能力還有員工態度的,我這邊分享一下自己個人的淺見,我覺得
預防勝於治療,像我自己在聘用員工時,分幾個階段,收到履歷先電話與對方談談,如果
覺得電話中雙方有共識可以進一步見面詳談時再約時間,如果電話中就覺得道不同不相為
謀、與團隊想法落差太大、與自己的經營理念相離太多,那麼在電話這一階段就可就此打
住,不需要有後續了,第一次面對面談完,其實給雙方一些時間思考,第一次面談完可以
預留伏筆,說如果有機會加入我司團隊的話,錄取之前會有第二次面談。我覺得這樣對雙
方都好,有一些時間可以思考沉澱一下。
我自己的企業品牌製造的一些產品,有些特點是在市場上找不到雷同的,不可取代性較高
,所以之前有一些滿知名的企業有與我聯繫想談合作,有些是談異業結盟,因為這些經歷
的關係,自己有與一些滿知名的企業與大型品牌的企業家Boss談話過,我覺得每個人特質
不同,要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像我就不是走強勢路線,大家思考看看娛樂圈、政治圈
、商業界比較強勢的會想到誰,我自己並非霸道總裁型,看起來挺天真的又很無害,所以
那時想與我合作的企業老闆看到我滿多都會卸下心防跟我聊很多,我覺得很多時候靈感也
是來自於與他人聊天的過程中啟發還有之前遇到一些瓶頸因此茅塞頓開的,呼應我之前在
版上的發文提到自己有創一個Boss社群,提到社交有時候不一定聊專業、聊工作,例如我
覺得從這些與我談合作的知名企業家身上聽到的是他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非政治),還
有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我覺得這些是可以幫助自己的創業能力增長很多,有時候並不是
一直聊專業,就像我說的畢竟他們是別的產業的如果他聊他們的行業我根本一竅不通,舉
個例子假設甲是餐飲業、乙是科技業,乙向甲聊他們的專業程式設計,那麼甲不是都要睡
著了嗎,哈哈哈哈,我這樣比喻,對很多人社交只拘泥於某些範圍的話題可以說是九言勸
醒迷途仕,一語驚醒夢中人。有沒有覺得很多東方人社會的社交或是國內社會的社交有些
人的眼界與所聊的話題好像太狹隘了呢?如果對Boss社群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在版上之
前的發文,來信詳細介紹你自己,有機會的話我再邀你入群!自己創的這個Boss社群,裡
面的群友從不到10人的小公司到上萬人的大公司的老闆都有,很多成功的人社交聚會往往
是在聽聽別人怎麼聊還有聽聽別人的思維。這個社群裡有好幾位事業很成功的創業者我發
現他們剛好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凡事不與人辯論因為口水戰沒有意義,凡事聽一聽笑一笑
,並且他們都是很微笑的去看待周遭所發生的一切,我跟他們聊過天的感覺,他們屬於不
會情緒起伏很大的人更不會用情緒凌駕生活,而且他們帶點幽默並且會自我解嘲的,更不
會嗆人酸人的,當然並不是群裡所有創業者都是這樣特質的人,只是我發現有好幾位他們
居然有共通的特質並且他們皆屬創業者當中的前段班。社群裡的社交聚會,很多人覺得挺
棒,可以與這些群友們互相交流,成為人脈後互相成長學習。
回歸到今天討論的主題,探討員工的能力與態度,很多企業老闆看到態度只有想到工作態
度,我會分幾個面向來看,做人處事的態度,例如你的企業員工當中有沒有老鳥欺負菜鳥
的情況,很多老闆是不介入員工的人際關係的,覺得都是大人了,但是我看到的是不同的
層面,工作氣氛與團隊向心力,如果有不好的企業文化例如老鳥欺負菜鳥還有資深員工對
資歷較淺的員工語氣不耐煩我都是不允許的,有些人認為小題大作好像管小學生但我看到
的是更宏觀更長遠,因為不好的東西會互相影響並且產生惡性循環,或許這些東西不足以
使一個企業倒閉,但足以影響營收、影響員工的產能、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他受了氣有
沒有可能回去跟老公或太太或小孩發脾氣那是不是影響他的家庭如果他的家庭三天兩頭出
狀況你覺得他有可能好好上班嗎?就如同我看過一個故事,老闆在公司歇斯底里對男員工
大吼、男員工受氣回家吼老婆、老婆受氣打小孩、小孩受氣踢他們家的狗、狗受氣出去咬
路人,被咬的路人正是那位男員工的老闆,這不就是惡性循環嗎?所以我不允許同事之間
有人語氣不佳、不好的習慣與文化我會去糾正,但並不是什麼芝麻綠豆雞毛蒜皮小事都要
管都要念當然不是,而且方法很重要,你是幽默微笑的旁敲側擊讓他知曉還是嚴肅板起臉
來義正嚴詞的說他,這都是技巧與個人手法,產生的結果當然是令人震驚的!我再次強調
方法方式太重要了。我與員工交流自有一套適合我的手法並且是讓對方感到心裡舒服並且
我與他們交流完他們是非常認同的且很願意把一些不好的地方改掉的。
篩選員工很重要,教育員工更重要。就如同我之前發過的文提到創業老闆群,我也會篩選
入群的人,我也會跟想入群的人溝通一些觀念,我覺得這樣大家比較能玩在一塊。
說到篩選員工,我自己聘用人的標準是特質大於能力,很多老闆短視近利目光如豆,例如
明知聘用新人B會與舊員工A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造成團隊氣氛裂痕,有些井底之蛙老闆會覺
得管他的,他們吵不吵架有沒有糾紛關我什麼事,趕快把人力補齊幫我賺錢最重要,但並
沒有往後思考看的更長遠,如果團隊氣氛有裂痕工作氣氛不好不是直接影響產能、工作效
率、員工情緒起伏大甚至影響顧客服務造成客訴不就影響你的營收嗎?又或是員工之間發
生重大糾紛甚至造成企業的損失或是傷害企業形象你到時候豈不是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
善後與修補嗎?趕快把人力補齊賺眼前的5萬元但損失之後的70萬元這樣的真的划算嗎?
所以你讓A把與B擺在一起無法使你企業賺錢,但很多老闆看不透並且被趕快有人幫我工作
賺錢最重要這樣的觀念把自己陷入泥濘、這樣的思考脈絡而使自己在迷思中打轉而使自己
的企業一直空轉、營收不僅無法增加也無法與以往持平甚至虧損而導致企業倒閉的我看過
太多了,一些服務業門市收掉正是因為這樣。
很多產業是可以進入公司再學那個產業的工作專業技能的,那麼這樣的情況我個人的想法
是此時聘用人選,特質來評估可以說是唯一啊!也可以解讀成就是可塑性。像有些產業為
什麼招募面試新人看的就是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