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這位前輩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觀點
基於我長期在市場面觀察和分析的經驗
認為部分結論可以補充更多的角度來討論
以下是我的見解
(圖1)
1.為何逐年變化像降
這點很簡單因為台灣少子化的關係
全世界都知道就不提供佐證
2.為何近三個月變化又往下?
因為龍年與蛇年的差異
2012年龍年23 萬 4,599 人
2013蛇年 19 萬 4,939 人
降幅達 16.91%
近三個月差不多就8~9月,大部分都會在隔年出生
想要龍寶的該生的都生一大半。
(圖2)
3.為何孕哺內衣搜尋量會提高22%?
這種現象反映了許多家庭選擇在龍年尾期生育,以確保孩子能在龍年出生。
2013 年 1 月出生人數較 2012 年同期增加 43.7%,顯示 2012 年底是生育高峰
(生肖試看農曆年月份)
從 2013 年 2 月開始,出生人數開始下降,表示生育熱潮逐漸消退
(圖3)
4.當價格差不多的時候到會由線上轉到實體
這沒有絕對但孕婦內衣以及服裝細節並沒有那麼在意
只要穿過確定尺寸後,就會提高在線上購物
衣服過大也不會在意,加上孕婦大多時間都是要自己照顧自己
會降低出門購物機率,除非是下班或者跟老公或者婆婆吵架
或者實體配合媽媽手冊活動才比較有動力到實體店面
結論:
1.母嬰市場萎縮持續萎縮(少子化影響)
2.龍年蛇年母嬰市場規模不同(深入分析文化和生育熱潮對需求的短期波動)
3.線上與實體布局需針對單一產業,不能用別的產業影響策略。
4.做母嬰市場的一定要善用媽媽手冊引流,無論是實體還是線上。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unb.tw/mm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