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接下來方向可能多少也跟這有關
有點好奇社群大家真實想法
什麼叫"制度性積極保護措施"呢
幾年前美國歐巴馬政府民主黨執政時代
(在LGBT 黑人平權上相對進步的偏社會主義路線)
美國很流行在推
以立法或行政來明文確保"依性別認同"使用性別二分措施的權利
白話講就是
寫在法律紙上 跨性女使用女廁女更衣間 由國家確保沒人能動她
結果因為太進步
(有個諷稱叫SJW, social justice warriors, 社會正義鍵盤俠)
美國版護家盟就反動員以相當或更高層級的修法 取消掉
川普上台後也把這些措施陸續取消了
當時有個討論是說 這類措施表面上很進步 但實際弔詭:
原本已經相對開放的地方 就算沒有寫明 對跨也不會太惡劣
但若原本就已經保守地方 即使寫明 反倒會更反彈
這類措施可大可小
大可直接大到換身份證
中大概是全國學校 職場 租屋之類
小可以小到 一間大學 一個單位 一個機關內(如區公所) 一個市一個區
只要成功遊說地區範圍層級主事圈決策這樣子的命令或細則就OK
就有個看似友善進步 可以拿來宣傳教育這樣
但硬性保護 同時也承擔壓力
這表示這個單位明確立場是在站跨這邊 不站在順性別那邊
如有些原女覺得不舒服真的無法接受 除了抱怨以外也只能離開
一翻兩瞪眼
回到台灣
現況我們是 "沒有明確說保障 但也沒有說有罪" 模糊地帶
站在華人社會或隱身跨低調角度來看
是否維持現況也不錯 有默默PASS或私下溝通斡旋空間
還是要做些指標性案例 公開討論能見度 "立法帶領社會進步"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