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好讀版http://polong.pixnet.net/blog/post/396994387
靜浦部落,又稱太陽的部落。靜浦,阿美族語為「Ca'wi」 (札位),意指山坳裡的平地。
靜浦位於花蓮縣豐濱鄉,坐落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豐富的出海口生態,形成部落以漁業為
主要的產業。阿美族目前為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依原住民委員會105年3月統計
,阿美族人口數約20900人。
以圖騰柱為核心,加上日晷的時間線及重要節氣,呈現出人與太陽互動的和諧關係。
靜浦部落的靜浦工坊,這裡放置很多靜浦部落藝術家的作品。
早期靜浦部落使用竹筏划船,在沒有長虹橋時,便是划船到對面的靜浦國小上課。現在體
驗的划船活動是經過改良的膠筏囉。
八卦網,又稱「手伶仔」或「手網」,是可以單人操作的漁撈工具,八卦網一般用在短距
離水淺的場地,下方綁著鉛塊,所以拋網時會有點重量。 老師正在教學如何使用八卦網
,只要照著老師的步驟,收繩索、披掛外網,用腰部力量撒網,很容易上手喔!
製作陷阱捕抓浪花蟹,首先用有點腐爛的魚切小塊當誘餌,綑綁在鐵柱一定高度並傾斜插
入沙灘,再等待浪花蟹來吃魚肉。
浪花蟹又稱倒退蟹,因為其頭部有爪不方便鑽進沙灘,所以就像上方照片一樣,用屁股鑽
回沙灘而得名。在這裡,處處可以體會阿美族人捕魚的智慧。另外浪花蟹,這種甲殼類也
是環境指標的生物,表示這裡的水域非常乾淨喔!
划著膠筏還可以一覽長虹橋、奚卜蘭島及整個秀姑巒溪風景,靜浦有太多文化體驗可細細
品嘗,從早到晚都很好玩,可惜時間太短沒時間體驗編織文化,不過留下遺憾便是下次再
訪的理由!
新社部落,導覽噶瑪蘭族文化的耆老─龍哥,龍哥幽默地說:「噶瑪蘭族的你好發音是
one night,如果怕忘記的話,後面加個in 北京。」他強調,來到部落生活是不需要計畫
的。這樣放慢節奏的生活不正是國際上正追求的慢城生活型態嗎?才發現,「慢活」早在
台灣原住民部落的日常生活當中。
噶瑪蘭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新社部落目前人數約1200多人,以農耕及漁獵為生,特
別擅長水稻耕作,所以這裡的海岸梯田及稻草裝置藝術也很有名喔。另外依原住民委員會
105年3月統計,噶瑪蘭族人口數約1400人。
放置於噶瑪蘭文化展示中中心旁的岩棺,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麒麟文化產物,距今約
3000年至2000年左右。新社岩棺是台灣兩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新石器時代岩棺之一,一個
是台東的白守蓮岩棺,另一個就是這新社的岩棺。
復興部落,是全台第一個無菸部落,這部落特色是無菸、無酒、無檳榔,其與自然環境和
諧共生為復興部落的特色。復興部落位在加塱溪、羅幹溪及力比旦溪三條溪流的交會處,
多年前這裡遭遇颱風土石流,政府曾計畫撤村,經族人加強水土保護並與政府協調後,才
得以保留這家園。
由於是無菸部落,所以彩繪中提醒著請勿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