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楓火【二十】嵐山渡月橋、竹林之道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12-16 12:48:57
~※ 嵐山渡月橋、竹林之道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4796337
昨晚的落雨惱人,不但減損了漫步楓林的興致,也擾亂了視線讓我差點迷失
在街巷。還好最後否極泰來,找對了路、吃到「一蘭拉麵」、也順利搭上公車返
回溫暖的民宿。但這雨勢會否就這樣延續下去還是令人憂心,當清晨鬧鈴響起,
眼皮尚正沈重著,便又立刻省起此事,坐直身往窗外看去。
然窗外的景象撲朔迷離,天色的陰灰仍未褪,簷端亦稀稀落落滴著雨,雖不
是狂急得令人瞬間心情黯然,也無法判定是否為雨帶即將遠去的跡象。我微微嘆
口氣,不管了,行程一個卡一個,沒什麼容我推延的空檔,就算接下來是暴雨狂
落也得勇往直前,於是便盥洗更衣,拎起背包走出民宿。
今日的目標為整個「嵐山」區域,以楓聞名的寺院多且密集,光是在其中抉
擇、安排路線、拿捏觀覽時間就傷透我腦筋。不過首處要去探訪的倒沒什麼疑慮
,始終為「常寂光寺」,但這地方也如「永觀堂」一樣熱門,若沒搶在寺門方啟
時抵達,要看到無人雜擾的楓色便是件難事了。
我搭著地鐵,在「太秦天神川」這兒改乘「嵐電」,昨天曾坐過它的支線,
今日則為「嵐山本線」,顧名思義地,通抵的正是「嵐山」。這地方於櫻花季時
同樣美景如畫,但當時就算已將假期拉長至九天依舊排不進去,所以只能放棄一
觀它被粉柔之色覆掩的樣貌,改以秋季的火豔填補想望。
電車往西在街上行駛,由於尚是清晨,搭乘的人眾未到擁擠程度,很輕易便
能找到座位。我閑散地往窗外看去,據說軌道旁某段植滿了櫻樹,初春時不少人
會特意坐著「嵐電」來回,望櫻花柔和街舍冷硬的輪廓。不過此刻自然瞧不出什
麼了,車行得急速,就算瞥過些凋殘枝林,也難辨其樹種,只能在心中自我勾勒
編想。我愣愣地望著街景呼嘯閃逝,不知不覺中,「嵐山站」到了,走出車廂,
月台幾乎沒什麼人,想起一些遊記提及的,我認真找了一下,果真看到奇妙的「
足湯」。
其實不太懂經營者的思路,月台屬於來去匆忙的交通地域,泉湯則是慵懶的
休閒場所,為何會想將其連結一起呢?還是因著這兒早被添附的觀光色彩,初看
不怎麼合理的噱頭,漸漸都形成勾引遊人視線的亮點,最後化為一種特色存在?
不過根據標牌字句,足湯要至九點才開放,所以我簡單研究幾秒便自然往別處看
,畢竟月台還有更為撩目的物事,也就是「京友禪光林」。
抬眼望去,月台兩側的步道上,多達六百之數的柱管被豎立羅列,參差宛若
植林,吸睛的是柱面包覆的紋繪,設計師運用了「京友禪」流派在和服勾描的彩
炫,將其轉現於此。仔細端詳,每根柱面的圖案似皆不同,流雲、翻浪、嵐煙,
各樣勾捲姿態,而瑰麗的繁花自為其中主流,寫實型的細膩瓣葉,或是帶點抽象
的拼組花團,奼紫嫣紅地令人目不暇給。據說這些圓柱其實是燈管,到了晚上,
透映而出的流光將讓它有著不同風貌。循著紋繪,我往月台外走,燈柱如林,蔓
延進車站商店街,甚至為了室內照明,先讓我窺見點燈後的幻魅模樣,很讓人讚
佩設計師的發想與施作功力。
步出車站,我望著指標推斷自身方位,顯而易見地寺院區應該右轉往北走,
不過估了一下尚有點時間,便先拐向南,想看看很多人提過的「渡月橋」。其實
若嚴謹點說,我現在所處的地方為「嵯峨野」,南邊隔著「桂川」相望的才是「
嵐山」,然多年下來,似乎大家都習慣將這片觀光區域都稱作「嵐山」,而當中
跨過「桂川」連接兩處的便是「渡月橋」,距離並不遠,走個一兩分鐘便到了。
原以為少了晴日陽光的照耀,山林的色彩會沉暗無生機,但才剛行至橋頭,
遠方的景致便讓我怔愣了。此時的林色雖黯淡,雨後的蒸煙卻凝為飄緲霧靄,輕
悄地揉散於山稜,宛若以水墨暈染的畫卷。
我踏上橋身,讓視線恣意巡遊。川水暗鬱,像悶著心事往前奔流,沿岸的矮
舍這時反倒顯得靜謐,日常作息皆緩了些,連舟隻都仍停靠著,於棲夢中避著天
明後的擾攘。不過山林的顏彩自已醒覺,入秋後的楓樹揚展出多變風姿,在明艷
色階中流動,起伏丘巒成了畫布,任其抹上橙綠相間的斑斕。然我的視線還是停
佇於山頭的霧煙,畢竟當這麼往上攀望,便像走過了人世的炫惑撩亂,最終行入
太虛之境,找到平寧恬淡,再無罣礙。
如此的山景讓人放緩步伐,甚至不時倚欄佇望,本只想見識一下傳聞中的「
嵐山」,概略看過就返折,誰知便這麼被霧緲之色勾著,若不是還有要緊的「常
寂光寺」等著趕赴,在這兒端賞煙嵐的舞弄也是件愜意之事。
轉身走返橋北,我循大街而行,一邊注意著指標,很快地,「天龍寺」這幾
個字樣便出現在街邊,不過此寺雖名聞遐邇,但由於路線的考量,我只能將它放
在下午之末。而看到「天龍寺」,也意味著「竹林之道」已不遠,果然,再多行
幾步便有指牌引我拐彎向內。
這條小徑一如其名,竹籬兩側攔劃,籬後便是整片的竹林密織,只讓天空微
現一隙。很難意想在櫻楓各擅勝場的「嵐山」地區,一條竹徑能於旅人心中佔有
一席之地,但才往前幾步行探,便真確領略到它的獨特,不依憑繁色爭妍,僅以
深邃綠意便掩去了塵囂,尤其在這清晨時分,遊客尚未潮水般湧至,更突顯它的
靜謐。
我抬頭四望,少了陽光的映灑,竹林的幽碧多了些沈鬱,偶爾微風穿拂,揚
起的摩挲葉聲像是絮語,回應著心情,帶著理解的撫觸。一輛人力車從我身邊奔
駛而過,背影烏篷透著古意,我愣視車身慢慢化為墨點,倒也像融入了記憶之流
,飄遊在那些值得感懷的片段。
走到林徑的半途,一條支路往旁岔去,幾個攝影客在那邊以鏡頭注視,我好
奇地湊去探看,原來是間漾著幽趣的神社。纏綴繩穗的鳥居色澤烏深,支柱有著
樹皮的粗糙,像是以原木砌立,這樣的樸質使它與斑黃林色渾融一起,連殿舍都
如匿於森林的小屋般,顯得趣致。應該是時候過早,庭裡不見遊人穿晃,大夥也
很有默契,刻意離了段距離拍攝端望,留給它不被雜擾的靜寂。
念著「常寂光寺」的開門時間將至,我沒有多待,但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卻
突然省起一事趕忙點開照片回翻。放大細看後,我心裡發出惋惜的哀號,因為鳥
居前的紙燈籠果真書著「野宮神社」四字啊。
據說此社蓋在舊時「野宮」遺址,而所謂的「野宮」是未婚皇女去「伊勢神
宮」奉侍前的齋戒處所,也因著這樣的淵源,神社內敬的「天照大神」成了掌管
健康及智慧的「野宮大神」。不過對一些年輕男女而言,旁側的「野宮大黑天」
才是來此的目標,據說若觸摸了附近的「龜石」,便可實現締結良緣的願望。這
是此地著名的景點,我居然不帶心眼只端看幾許便離開了。
但再想想,我現刻又沒什麼特別冀求,若僅欲往內親身感受,也只能跟自己
說,今日時間有限,在「嵐山」這放眼皆景、處處都是歷史之地,得割捨的還多
著呢,於是便用力抹去心中懊惱,繼續循「竹林之道」前行。
不遠處,有「天龍寺」的北門,窺看幾眼後,又是段長直中帶著微微彎拐的
竹徑。頗佩服路上望見的攝影客,或該說他們蹲伏的陣勢蔚為奇景,三不五時便
是一列人窩聚,癡癡往前候望,為的僅是幾秒的空景,偶爾晃入個遊人,或某個
光影拿捏的差池,又得等著下個輪迴。
這讓我在其間穿行得很有罪惡感,但或許耐心本就是攝影修煉的一環,我只
能學著將待望的他們當成路石,把視野上抬,專注望著綠竹纖瘦拔尖,看那帶有
韌度的姿態隨風擺揚。
須臾,這條翠蔭之徑於折轉中進入尾聲,抵達JR「山陰本線」的「嵐山」站
點,幾間紀念品店已開門擺出攤桌。我快速瞄了過去,沒什麼讓人失陷之物,在
趕路的這個當口,頗值得慶幸。而當再往前行,一直被茂林環掩的景致丕變,一
方名為「小倉池」的鏡水將視野拓展開來,樹影倒懸,隨漣漪顫晃,一對野鴨相
偕划越,形姿悠然,往池水的邊處望去,尚有個神社隱於坡間。
好奇地依循池畔小路轉了過去,旗幡上書著「御髮神社」,從解說文板推猜
,似乎來由自「藤原采女亮」的理髮生意。能因著剪髮技藝被敬奉為神,也算是
奇談,據說還真有為求髮色烏亮或被禿頭所苦的信眾。根據板上文字,社裡好像
特別設了髮塚,就不知是否有人把它編想為靈異題材了。
神社的殿舍小巧簡素,兼之求祈的物事又有點偏,因此於這時間點只見位老
者提著水桶清掃。往旁處望,小徑繼續沿池延伸,應該會在前方繞接回大路吧?
我一廂情願地這麼猜測,畢竟行於幽僻小徑更有山林之趣。
然考慮到若小徑彎拐入山,屆時被逼著回頭就得不償失了,所以猶豫幾許,
還是又轉身行返大路。一面走著,我一面將視線拂掠水光,拋向遠方的霧染遠山
,山的稜線朦朦朧朧,令夾雜的斑紅楓色顯得虛幻,想著即將在那兒相遇的「常
寂光寺」,我悸動地將步伐加急,攜著期盼往前行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