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Congaree National Park 康加里國家公園

作者: eugenekim (凌)   2018-06-23 16:11:37
網誌連結如下
Congaree National Park - Introduction
http://bit.ly/2tmcJCN
Congaree National Park - Self-guided Boardwalk Tour
http://bit.ly/2K0Vbq6
Congaree National Park - Wise Lake
http://bit.ly/2JZ59rU
這個既嬌小又默默無名的國家公園直到2003年才成立
為了保護美國僅存的氾濫平原上所生長的千百年古樹
面積大約24000畝(大約一個新竹市大)
這個國家公園位於南卡羅來納州
對於台灣人來說這個國家公園較為陌生
網路上也找不到太多的中文介紹
2017年到美國東岸玩
花了半天的時間走這裡的步道
把這裡的故事記錄下來
除了給自己參考也讓將來想去這裡玩的旅人有參考的資訊
康加里名字的由來是那裡的印地安部落名稱
有一翻譯是"(河底)刮船底"(dragging the bottom of the boat)
顯示了這裡河水的水位有多高(那照意義翻豈不是"刮船底國家公園"!)。
最早住在這裡的印地安人大約可以追搠到13000年前
考古學家挖掘出的箭頭和陶土碎片
都顯示出當時的人們經常遷徙
在氾濫平原上抓魚及打獵
住在暫時的帳篷中
16世紀時,歐洲探險家踏上美國東南方
尋找金、銀、珍貴的礦石和自然資源
Hernando de Soto帶著500名西班牙士兵經過康加里北方的陡岸
西班牙人Juan Pardo想找一條陸路通往墨西哥
並試著將途中遇到的印地安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
英國人John Lawson將探險路線上的卡羅萊那動植物列表
希望向其他人推廣來此殖民
在美國獨立戰爭時
Francis Marion組織一個突擊隊
雖然武器裝備簡陋
但他們躲在康加里氾濫平原裡
經常給英國軍隊意想不到的突擊
抓了不少英國士兵,也切斷英軍的通訊和補給路線
神出鬼沒的Francis Marion因此有個綽號叫"沼澤狐"
其中一次的突擊就在康加里國家公園旁的康加里河對岸的Motte堡發生
19世紀初,很多從非洲被帶來的奴隸在散布於康加里河沿岸的農場和莊園工作
他們用簡陋的器具和籃子建造防洪設施
試著將氾濫平原轉變為可耕地
他們也建造土堆作為高地,以利在氾濫時節還能養家禽
南北戰爭後,被給予自由的黑奴仍以此地為家,在這裡耕作、打獵和捕魚
如今,很多國家公園旁的土地擁有者都是當初的奴隸後代
防洪設施和土堆的遺跡,則成為那些黑奴堅忍精神的見證
在20世紀初,伐木工人開始在康加里氾濫平原上砍最大的那些落羽松
當時砍樹的方法是繞著樹幹將樹皮和維生所需組織全部砍斷
再等待數月讓樹木乾燥
當河水氾濫時,伐木工人再來將樹砍倒,讓它順著河流流到下游的伐木工廠
但並非所有的松樹都可以流到工廠
因為有些樹太重浮不起來
當時這行業獲利並不好,所以森林很快又歸於平靜。
大約在1950年代,"The State"報的編輯和作家Harry Hampton
獨自一個人倡導著要保護康加里河旁的氾濫平原,並成立國家保護區
他是一位戶外活動的狂熱分子,喜歡在康加里沼澤釣魚、打獵和健行
他常常在Woods and Waters報紙專欄寫他自己在這裡的經驗和保護這裡的主張
也常到處演講,甚至寫信給政府官員
儘管在當時他的論點很不受歡迎,他仍然鍥而不捨
雖然最後他沒有成功,但已經為下一個世代的保護意識打下基礎
因此,這個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紀念他的遠見和努力。
到了1969年,因為森林資源下降,木頭的需求量大增,加上伐木工具機械化,這裡的森林
又成為覬覦的對象,1974年開始大規模剷平森林後,點燃了人們推廣當初Harry Hampton
保護氾濫平原的訴求,即使遭遇很大的反對力量,在保育人士、科學家和戶外活動熱愛者
的努力下,在1976年10月18日時成立了國家紀念地,永遠保護這塊僅存的氾濫平原森林。
這個國家公園其中一個特別物種是落羽松(Bald Cypress)
它散佈在這個國家公園內,樹幹最粗可達8公尺以上,高可達45公尺
它們不但可以長得很粗大,也相當長壽
公園裡的落羽松壽命大都在600~1000歲
它們寬闊的底部可以在河水氾濫的時候穩住自己
底部越寬的樹就代表著生長的地方很容易氾濫
此外,它們還會長出一堆像竹筍一樣的東西
雖然科學家還沒有完全了解"膝蓋"(Knee)的作用
但一般相信這些也是可以幫助落羽松在河水氾濫和強風的時節抓地力更好
落羽松可以活超過1000歲
其木頭可以防水,也被暱稱為"永恆之木"(wood eternal)
因為它腐壞的很慢
在使用超過100年後也幾乎跟新的一樣
所以歷史上,Catawba和Congaree部落常用落羽松做獨木舟
1800年晚期,這裡的落羽松幾乎都被砍去做屋頂、碼頭、橋梁、櫥櫃等等
所以現今老落羽松已經很少了
中文的翻譯比較直觀,直接把它落羽的行為表達出來
英文則用Bald(禿)來形容
它們和其他松樹不同的地方是在每年秋天生長季節結束時
會將松針全數脫落
2015年去加州的紅木森林
覺得那個森林好大
但得知現在的面積僅為白人還未踏上美洲大陸的4%
不禁感到人類破壞環境速度之快,真是無可比擬
結果來到這裡看到原本從北維吉尼亞州到東德州廣大氾濫平原上的硬木森林
被砍到剩下一咪咪的0.1%(原本有2400萬畝)
更是令我瞠目結舌
因為硬木森林真的快要被人類KO了
才終於有團體大聲疾呼,成立國家公園保護這僅存的森林
因為這裡的森林特殊
現今美東已找不到其他地方像這裡有一大片40~50公尺的老樹了。
來到這裡你大概會以為這裡是沼澤地
但其實這裡是氾濫平原
這兩者要怎麼分呢?
沼澤地是終年都有水
氾濫平原是河水旁邊的土地只高出河床幾呎
且這些土地是河流系統的一部分
當河水水位過高時
旁邊的土地會短暫的氾濫幾天或數月
除此之外,旁邊的土地大部分時間是乾的
康加里國家公園一年大概氾濫10次,通常發生在冬末春初時節。
公園內有多達75種樹木
因此造就了生態多樣性
有700種植物、173種鳥類、53種兩棲爬蟲類和49種魚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