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納建築元素解析!清邁皇家佛寺:最古老開基清曼寺!
圖文版:https://reurl.cc/Ny6Vbx
影音版:https://youtu.be/q-LYNbE2Ic8
在逛清曼寺之前,我們先走一趟蘭納建築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個結合蘭納建築風格的西
式洋樓,現在是由清邁大學建築系的師生來管理,有任何建築上的疑難雜症,都可以問他
們。
蘭納民宅建築:防水患也防野生動物
在深入瞭解蘭納建築風格的寺廟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以往蘭納民宅的樣式。由於清邁緊鄰
屏河邊、也就是昭披耶河的上游,所以古時候難免會有水患。許多民宅是架高的,除了防
水患、也防野生動物亂闖。進入室內前,會有大塊的戶外活動區域,就像我們的稻埕一樣
。
屋頂是大角度的斜角,並有三角形的山形牆,這部分的元素也會在寺廟建築上看到。屋頂
斜角交叉處有Kalae,看起來很像日本武士頭盔的東西,具館員說,是要有錢人家才會有
,一般民眾的家,屋頂是不會有這個,並且是用竹子交叉鋪上香蕉葉,造型更為簡化。另
外,開窗較小、可以減少室內陽光的進光量。
蘭納樣式寺廟同時受到緬甸和柬埔寨的影響
由於泰北、清邁這邊曾經由緬甸統治,一直到1892年才被暹羅國王拉瑪五世納為泰國領土
,所以,清邁這邊的寺廟有他獨特的建築風格。而除了蘭納風格,也會看到西邊緬甸、東
邊柬埔寨的影響。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廟裡幾個基本建築,包括正殿Ubosot、也是正門口一進去最大的建築。
再來是旁邊比較小一點的佛堂Wiharn。通常位在正殿後方的佛塔(Chedi)。比較老一點的
寺廟會看到藏經閣。還有鐘塔、聚會廳、涼亭、火化處、僧侶的居住區…等等。
清邁逛廟必看細節:山形牆、垂墜尖弧、單頭龍納加、和佛像
我們來清邁逛廟,主要看幾個建築上的細節,包括屋頂的磚瓦,屋簷的鳳尾、就像是中國
傳統建築的飛簷,殿門上方的山形牆和中央單一的垂墜尖弧、假如只是圓弧狀、就是受到
緬甸的影響,殿門的屋廊,以及門口兩側的的單頭龍納加,假如是放獅子,也是受到緬甸
的影響。
走進正殿,佛像的坐姿也會有一些細節上的差異。在清邁的寺廟裡,我們可以看到兩種類
型的佛像,一種是素可泰王國的影響、一種是受到柬埔寨的影響。
素可泰與柬埔寨形式的佛像外觀上有顯著差異
以清曼寺來說,正殿佛像的造型主要是受到素可泰的影響。坐姿是單一右腳放在左腿上盤
坐,僧衣肩帶會從左肩覆蓋到肚臍,臉型和身形則比較精實,頭髮的法螺較小,頭頂的髮
髻像是佛光火焰。由於素可泰王國是位在現在泰國的中南部,素可泰王國是大約1238年至
1438年,剛好跟北邊的蘭納王國時間重疊,曾經是有簽互不侵犯協議的好朋友。
另外,有些寺廟的佛像的外型是受到柬埔寨的影響。坐姿是雙腳交叉盤坐,僧衣只蓋到左
胸前,臉型和身型圓潤,頭髮的法螺比較大也比較圓。帕邢寺正殿的佛像就是這種造型。
由於清邁寺廟裡,正殿和佛堂會有許多佛像,有些是從寺廟建立以來就存在的,也同時會
有後續陸續加入的佛像,所以可能造型也會不太一樣。所以大家可以仔細逛逛,看到許多
細節上的差異。
清邁只會看到單頭龍納加,護衛彩虹天橋
不論是正殿、佛堂、或者藏經閣,這些場域的門口都會有納迦(Naga)。納迦據說是源自柬
埔寨,由納迦護衛的階梯,代表彩虹天橋,象徵從人間通往天堂。只有在清邁會出現單頭
龍,其他地區以單數倍數出現,最多為9頭龍。另外,大殿門口也有可能會擺獅子。這通
常是受緬甸統治時期的影響。
孟萊王建清邁城,並建清曼寺做為清邁首座皇家佛寺
最後,我們來講一下清曼寺的故事。
清曼寺(Wat Chiang Man),又稱昌挽寺,是清邁古城的第一座佛寺,由蘭納王國的第一任
國王孟萊王於1297年親自監督興建。寺廟的最尾端有一座孟萊王塑像。當時孟萊王在1296
年興建新都「清邁城」、舊都就是清萊,認為應該興建一座佛寺,祈求佛力的保佑。隔年
孟萊王便建立寺廟,賜名為清曼寺,成為清邁的首座皇家佛寺,也是孟萊王當時的臨時行
宮。
清曼寺大約在15世紀時有崩塌過,1471年下令重建。1551年清邁城被緬甸占領,清曼寺被
荒廢了幾年,直到1558年,緬甸國王又再下令重修佛塔、佛殿,並增建藏經閣。
清曼寺的主佛殿為蘭納式建築,曾於1920年再度修整,殿內供奉的是建於1465年的釋迦牟
尼佛像。牆上紅色和金色的彩繪壁畫,是1996年完成的,用來慶祝清邁建城700年,壁畫
內容是孟萊王一生中的重要場景。
正殿佛像上方橫樑有繁體中文陸隆昌三個字
另外,正殿佛像最上方的橫樑上,有繁體中文陸隆昌三個字。有一說,是在清曼寺重建時
,是由華人商行所出資。其實,清邁寺廟在改建整修的時候,也常是靠信徒的捐獻,不少
寺廟的圍牆牆面,都留有當地人、甚至外國人的姓名。只是當我去由清邁大學管理的建築
博物館詢問時,館員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三個繁體中文字。所以,假如有任何人知道的
話,歡迎留言補充~~
珍貴佛像小小的,要注意一點看喔!
側殿佛堂內供奉了兩尊古老珍貴的佛像,一尊是只有20多公分的大理石佛像、Phra Sila
,據傳來自八世紀的斯里蘭卡,佛像上鑲滿了寶石,傳說Phra Sila有造雨的神力,所以
每年四月一日會把神像請出來繞境,祈求降雨豐沛、農作豐收。另一尊高約10公分的水晶
佛像(Phra Sae Tang Khamani),距今約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孟萊王出外征戰南奔王
國時所獲得,後來便將水晶佛像請到清曼寺供奉。兩尊佛像都小小的,你們就自己來的時
候,多注意看一下囉~
斯里蘭卡式佛塔,15隻石像是按照真實比例雕刻
主殿後方的佛塔,為斯里蘭卡式建築。佛塔的基座有十五隻石雕大象,大象的尺寸是比照
真實大象的比例來雕刻的!! 我造訪清曼寺的時候,藏經閣正在整修中。整座藏經閣是建
在水塘上。據說裡面是真的有放古籍、經文。但通常都不能進去看,我們在外面繞繞瞧瞧
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