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生最近才開始對錶有興趣,也才開始研究錶,研究著研究著,開始了解何謂石英、何謂
機械錶,各自的優缺點等等,拜各位前輩的文章而有所了解。
因為預算最多三萬,認識了SEIKO的機械表4R、6R,同時,對天梭因有淵源而開始深入了
解天梭的錶市,從知道ETA三寶開始,到了Powermatic80甚至是最新的Swissmatic。
如題,我可以感覺得出來,在某些錶芯的評測裡面,認為從ETA2824修改而來的Powermati
c 80 (ETA C07.111)對其構造有以下疑慮:
1. 為了儲備時間[發條繞柱的直徑改小、發條改更薄、發條增長]。
發條厚0.1mm,長590mm,較原本2824的薄了0.05mm(減少33%厚度),增加發條長度1.9倍(
將近兩倍長),在發條盒不變之下,發條就能繞的更多更長。
導致結果->
發條上鍊效率降低、難度增高,發條末段時間偏差增加
2. 為了能儲備達到ETA2824的兩倍時間,[降低振頻
(從28,800 次每小時到 21,600 次每小時,同SEKIO 6R)
導致結果->
秒針平滑感降低,精度降低。
3. 因變薄的發條卻減低了扭力輸出,降低擒縱機構重量:[由原本金屬材質,轉為工
程塑料] 。
(擒縱輪轉動精確的分割釋放能量是腕錶精確走時的前提)
導致結果->
原本因只要洗油就可以長久使用的機械錶特性,因塑膠零件不含寶石,利用自身磨損的特
性轉為潤滑效果,手錶運行幾年後擒縱全部磨損,必須更換。
這點和傳統的擒縱相差太多,同樣問題在肯寧家1W元左右的座鐘上也有體現,塑膠擒縱,
保養必換。
4. 取消了快慢針螺絲微調,改以[配重砝碼方]式:
2824擺輪有快慢夾微調螺絲,調整方便。
Powermatic 80微調的配重砝碼位在擺臂上,使用兩顆配重砝碼微調。擺輪的厚度也同步
下降。
(有瀋陽師傅: 沒有快慢夾,有個紙糊一樣的微調螺絲還在擺輪擺框上,簡直是反人類的
沒腦子的設計啊!)
導致結果->
變更快慢調節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出場時的調節精度,另一方面也更像提高後續自
主調節快慢的難度。
以上四項,是我綜合了網路上對powermatic80的評測內容,大多數是和ETA2824的結構差
異比較。
綜觀天梭的機械錶,已經有高達80%以上的機械錶,已經都冠上Powermatic80的名稱,更
取代了Automatic字樣打上錶盤,這讓現在人所稱,”天梭是瑞士機械錶入門”,讓人會
感到疑慮?
請問大家,對於powermatic80的看法,或者是,您正是擁有者目前的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