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系列文才想到這件事,但我沒有要回醫科那篇文所以新開一篇。
先釐清一件事,不是有在翻書就是念書。我是指那種會為了進步所以找方法應用在學科上
的行為。
我的經驗是:念書的成就一大部分歸因於家庭,同時,壓力也往往來自家庭。
因為壓力,所以我對念書沒有特別的喜好。不是成績效好才無所謂,我只有最後學測是PR
99,前面基測連前三志願都摸不到。
而我的壓力則是來自直系家庭,有醫生、營養師和工科老闆。所以一開始我選社會組家裡
也格外反對——不只是他們對社會組的不熟悉(課業),更是因為家族的社會組成員成就
幾乎都很普通。
本來就懵懂的我會選社會組也只是因為我比較感興趣。但一進去就糗了,國小三年級才學
英文、國中基測拼死英文才76/80的我在英文科目上根本是個渣,每次大小考都是5X!加
上第一次月考排在30/40,結果來自家庭的壓力就更大了……
「你就是自然組的底幹嘛去念社會組?」
不過也是這時我才發覺自己很喜歡什麼。
從小我周圍就有一堆書,舉凡中國文學、世界名著或牛頓兒童百科我都看過了,甚至後來
小學三年級去借了原文七大本的三國演義,結果看完頭痛三天 囧
剛升上國中的時候我還想說怎麼自己英文那麼爛,數學那麼不穩還能穩排6/30呢?那是因
為從小的積累讓我國文底子很紮實。這也影響到其他科目,即使是理科也是。
但之後高中進了社會組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
不只是古典文學,我後來也接觸了言情和輕小說(國三);興致一來還會投稿校刊,平時
也常翻別人的作品。
最後我才發現自己很愛文字創作,尤其是輕小說。
可是問題來了:我想寫可是別人在看。不是看我寫得怎樣,而是看我在做什麼蠢事!
好像也是從那時候起(高二下),我對念書才有了自己的概念。
「它是一個讓人閉嘴的工具。」
不是每個人都瞭解我,但每個人看到我的人自己在心中都會有所評論,甚至是「大聲」談
起。
班上的人打球我也打球,社團唱歌我也跟著去唱歌。但我是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使不是自
己踏出來的,也是自己踏上去的。
當班上因為我要出國念書的消息(學測前)而紛紛擾擾時,我也直接用行動證明我還是會
把眼前的事做好。
「畢竟如果對未來仍然迷惘,我能做的就是把眼前的事做好而已。」
不知道大家高中時是怎看待念書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