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mqmqm ()》之銘言:
: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隨著出社會, 專業領域的進步, 除了研究過程外, 寫作還有口
: 說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進階的是融入交流中 (日常/會議/演說), 最高階的是融入自己的想法
: 還有性格, 形成個人魅力
: 但綜觀這些, 很多人都是出社會才學甚至意識到的. 因為過去我們的語文能力, 國文課還
: 有作文根本就不強調這些, 而是關鍵字詞藻推砌與Copy, 寫作也是以聖人道德品行為指標
: , 幾乎沒有真正的內容, 就跟現在沒人要看只是要騙分數的農場文一樣
: 這些做道德薰陶或是社會規範是可以, 但根本抑制了真正的能力與性格發展, 往往出了社
: 會競爭, 才發覺技能樹不是這樣點的, 想得通的會做轉變, 但想不通的就容易變成連自我
: 瞭解與表達能力都不夠的"委屈的好人"
: 大家覺得呢?
中文語言 關於學習的部份 老衲個人是這樣想的啦
a.基礎結構
單字的理解與背誦
詞性的運用 語句語法的建立 從而建構一個完整的有邏輯的句子
這邊算是基礎結構
b.論述表達與接收理解
有了基礎之後 接下來就是完整理解一篇文章論述的核心的能力
同時也有能夠表達一篇完整的論述的文章的能力
c.文化載體
比起其他語言來說 中文經常有文化與字詞脫不開關係的部份
比方一些用詞 喬遷 內人 令堂...etc 雖然多數情況下不會用到
但是有文化上的意涵
又或者有些字詞比較精簡 雖然不太常用但也很難直接割捨掉
現在商業上 其實也常常見到 順頌 商祺之類比較文雅的用法
一般來說 文章寫得比較好的人 大概就是上述都學到了相當的程度
問題在考試
老衲認為 我們考國文會出現的問題喇
a.記憶背誦
有些時候 考的並不是你對字詞的敏感度或是前後句邏輯推論 而是純粹的
你有沒有看到 背到這段故事或語句
EX:唐詩宋詞啦.. 八股填空啦..
古文跟白話文的邏輯推論....白話文是正常交流需要訓練
但有些古文有學習邏輯推論的必要嗎?
那麼是否應該放在大學讓中文系去攻讀研究呢?
另外就是 國高中學生 需要有翻譯文言文的能力嗎?
還是只要交給大學專攻就好了?
b.透過古文學習古人思想
這個比較大的爭議大概是選擇標準與數量多寡 還有必要的程度
事實上...現代白話也有相當多的經典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典範的思想
古文有些東西通用 有些則是不合時宜 而且比較僵化
這部分國文的教授我覺得是失敗的
因為學生的思考靈活度下降 被綁住了
比方談一個忠義的古文 學生會知道在這篇古文中忠義的典範
但是失去批判思考這個忠義行為的能力
老衲理想中的國文課 大概就是談論一個重要的古文
然後讓學生用現代的觀點 白話文的敘述 發表對這些典範的想法
然後老衲覺得
很多機關考試根本不需要考文言文好嗎?
考公文死用語也就罷了
平常會用到古文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