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學教育的來講解一下
社會學裏有個名詞叫做「階級再製」
也就是醫師的後代比較容易成為醫師
老師的後代也容易成為老師
農夫的後代也較容易成為農夫
原因在於家庭資本的累積與運用
醫師的高階級賦予家庭更多的資本
這種資本能有很多種形式
例如錢財、聲望地位、品味等等等
而小孩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
醫師父母也比較有教育小孩子的成本與方法(包含智商的遺傳)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也會觀察父母親的職業
從而產生早閉型的職業認同
加深未來想當醫生或老師的職業取向
所以後代更容易複製出同樣的職業階級
在過去台灣教育還算能夠促進社會階級流動
只要有頭腦、家人有錢、願意存錢栽培
農夫的小孩還是能夠通過教育成為醫生、老師、會計師等等
但是當當代家庭資本累積完成、貧富不均惡化之下
職業就會變成一種「世襲」
農夫、工人在資本累積不足、教育程度較低、社會資本不夠的情況下
導致小孩難以打破根深蒂固的階級
而只能繼續從事相關工作
這種狀況從台灣鄉下就普遍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