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ssa Mayer 買了 Tumblr,卻要台灣 Yahoo 結束無名小站?
http://techorange.com/2013/05/24/how-about-wretch-cc/
Yahoo 執行長 Marissa Mayer 上任 300 多天,賣掉價值 47 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持股,然
後買了Stamped、OntheAir、Snip.it、Alike、Jybe、Summly、Astrid、GoPollGo、
Milewise 和 Loki Studios 等小型新創公司,至少網羅了 22 位創業者。
一年來的併購舉動,在大手筆花 11 億美元買下微網誌 Tumblr 的這一刻來到最高潮,同
時間,Mayer 把 Flickr 擴大為免費服務,每一個 User 都有 1 tb 的免費空間。《紐約
時報》也引述消息來源說,Mayer 正在與 Foursquare 和 Quora 接觸,打算買下他們廣
大的使用者社群。
科技網站《Verge》和《Forbes》都認為,花掉 1/6 的現金部位買下 Tumblr,Mayer 看
中的不只是未來的營收可能性,更重要的是 Tumblr 相對年輕的使用者、蓬勃的社交流量
,以及最最重要的,關連性(relevance)。的確,Yahoo 亟需要的就是關連性:
讓使用者重新相信 Yahoo、使用 Yahoo,以及愛 Yahoo,Yahoo 才能重回網路產業的核心
。
手段作風和前幾任完全不同,Mayer 的目標很明顯:以併購促成 Yahoo 快速「世代交替
」年輕化,才能在 Google 和 Facebook 強敵環伺下,改變 Yahoo 面子和裡子都是「上
個世代」網路公司的事實。LinkedIn 執行長 Jeff Weiner 在他的 Twitter 上說,「
Mayer 成功讓人們以正面、有意義的方式討論 Yahoo,」這正是以前的 Yahoo 執行長都
做不到的。
目前 Tumblr 每個月不重複訪客超過 3 億,每天新增 12 萬用戶。評論認為,Tumblr 在
創辦人 Karp 的帶領下,是少數有能力在 FB、Twitter、Wordpress 的競爭中仍維持高年
輕族群使用率的部落格服務,這有助 Yahoo 提高在年輕社群的關連性。
買微網誌 Tumblr、擴大相簿 Flickr 免費服務,同時賣掉無名小站
當媒體聚光燈全部打向 Mayer 的購物車時,大家卻忽略 Mayer 讓 Yahoo 重回業界核心
的措施中,還有一常串的垃圾桶清單。Upcoming、Yahoo Deals、Yahoo SMS Alerts、
Yahoo Kits 等,在這份清單裡,台灣的無名小站名列其中。
上個月底,台灣網路廣告代理商之間就盛傳 Yahoo 打算關閉無名小站。雖然 Yahoo 台灣
官方一直對外否認這個傳聞,但根據《TO》在 Yahoo 內部的消息來源指出,早在 2 個月
前,Yahoo 台灣就已經收到來自總部的消息,Marissa Mayer 認為,無名小站對 Yahoo
台灣未來的發展,特別是「行動優先」的全球策略並無幫助,因此打算趁無名小站還有商
業價值時出售。
不過,據了解截至目前為止,雖然接觸許多買家(傳聞其中包含中華電信和趨勢科技),
雖然價格從 7 億元掉到不到 1 億元,最後都因為對無名未來的流量積蓄能力有疑慮而作
罷,這也是 Yahoo 遲遲不願承認這起消息的原因。
6 年前嫁入 Yahoo 台灣,無名小站當時是台灣流量第二高網站,結合部落格、網路相簿
和 BBS 網站,2006 年時 Alexa全球排名 32 名,無名小站創辦人之一林弘全(小光)對
《TO》說,無名小站還曾經排名全球第 16 名,超過當時的已經被 Yahoo 買下的 Flickr
(當時全球第 40 名),日本樂天市集、超越 Digg。Yahoo 台灣買下當時有 2 億年營收
實力的無名小站,等於買下當時市場上最大的對手,更重要的是買入 250 萬個有效會員
,其中 60% 是 16~24 歲的年輕使用者,牢牢掌握市場核心地位。
和現在 Mayer 買 Tumblr 很像不是嗎?當年的 Yahoo 台灣買無名小站,也是在買關連性
(relevance)。
6 年過去,Yahoo 全球遭遇瓶頸,明星執行長 Mayer 花大錢買微型部落 Tumblr,擴大相
簿網誌 Flickr 的免費服務,想要儘快補上 Yahoo 在 UGC(User Generate Content)發
展進度的落後。但也在同一個時空下,準備賣掉同時兼具這兩個功能的無名小站。
Yahoo 並非不需要社群式的內容服務,她不需要的,是無名小站--一個流量不斷下滑,
服務介面設計幾乎毫無進步,還停留在2006年思維的,過氣明星。
全球網路業併購整合陣列,為什麼台灣新創服務不在清單中?
把眼光放到 Yahoo 以外,不只 Mayer 忙著花錢。Facebook 過去兩年併購超過 20 家以
上的小型公司,Google 併購超過 40 家,LinkedIn、Groupon 也都各自忙著採買具有亮
點的創新團隊,連未上市的 Twitter 都買了不少團隊。
矽谷正在經歷新的一波整併方潮,行動化以後的新服務樣態正在快速發展與被定義,Y
Combinator 合夥人 Paul Buchheit 在談 Facebook 這幾年的併購案時說,Facebook 這
一代的創業者在併購的明快作風上,和老派科技公司微軟或 RIM 形成強烈對比,後者腳
步踉蹌、行動遲緩屢屢錯失良機。
「Yahoo 的整併目前看起來還是在補過去 10 多年落後發展的空洞,Facebook、Amazon
很明顯已經往行動化發展快速布局,走得最快的 Google,則已經往穿戴式電腦相關的領
域攻城掠地,」appWorks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林之晨說。
在這些被併購的名單中,除了大量在美國矽谷的團隊外,南韓、以色列、巴西、澳洲、瑞
士、愛爾蘭都在榜上,為何獨獨沒有來自台灣的服務?
林之晨說,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推出,2008 年 Facebook 崛起,如今 iPhone 已經出
到 iPhone 5,而 Facebook 不只已經改版多次、推觸行動服務,而且已經 IPO,而曾經
在 2006 年擠進全球前 50 大的無名小站,卻幾乎沒有變,「當別人快速前進,而你還停
留在原地時,相對就是一種落後。」
無名小站一路下滑的這段時間,世界正在快速變化。
2007 年中國大陸通過有限合夥人法,中國的私募資金創投產業崛起、開始大幅投資網路
產業,讓中國大陸互聯網整個大躍進。2008 年金融海嘯,矽谷許多從第一波網路商機獲
利的天使投資人開始大幅投資新服務,同一段時間,韓國和日本用力發展線上社群、行動
遊戲。當中、日、韓、美加緊發展網路行業的同時,台灣正經歷創投萎縮,國家監管嚴格
,網路創業難以募資的狀態。先天缺乏、後天調養失當,當另一波新創風潮開始時,我們
沒有孕育出足夠的好團隊,正在繼續一路滑出核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