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原民編織傳承 「豐濱製造」記錄耆老工藝師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2-11-08 18:49:06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11080195.aspx
原民編織傳承 「豐濱製造」記錄耆老工藝師
2022/11/8 15:48(11/8 16:51 更新)
https://i.imgur.com/cxY7tkD.jpg
花蓮縣豐濱鄉85歲吳碧雲(中)是著名的編織耆老,女兒吳素英(右)傳承母親好手藝,
是出色的苧麻織布老師,傳承原民文化,鄉長江莉婷(左)8日在成果發表會上頒發感謝
狀。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攝 111年11月8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8日電)花蓮豐濱鄉85歲吳碧雲是部落裡著名的編織耆老,女
兒吳素英也傳承母親好手藝,是出色的苧麻織布老師,她說學苧麻織布過程非常繁複,要
有濃厚興趣、耐心、靜下心才能完成。
原住民編織代表文化的傳承,更是歷史的延續,花蓮縣豐濱鄉公所以4名編織耆老為主軸
,用文字與圖像記錄編織工藝,並以「豐濱製造」為名出版圖冊,今天舉行發表會。
鄉長江莉婷致詞表示,此次記錄鄉內編織耆老,都是80歲以上的長者,年紀最大朱阿菊
Api已102歲,還有磯崎的吳阿春Sawmah、新社的貓公部落吳碧雲'Olaw Afan和大港口部落
的林清進Ro'it。
江莉婷說,豐濱地形狹長,部落居住於大海與山脈之間,除了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更擁
有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在此世居。有許多古老、珍貴的原住民傳統編織技藝文化,因歲
月與族人的流逝正逐漸地沒落,藉文字與圖像、影片讓「編織」這項文化資產得以傳承、
保存下來。
吳素英受訪表示,媽媽小時候看著外婆織布,耳濡目染學會,自己也是兄弟姐妹中唯一留
在部落生活,也學會苧麻織布;從苧麻收割、去皮取絲、撚線、紡紗等工序非常繁複、費
時,想要學習必須很有心、有興趣才能持續下去。
除了苧麻、香蕉絲織布,原民編織也有用黃籐、竹、輪傘草等來編織器具,如打獵的背簍
、捕魚用的魚筌等。
出席發表會的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王昱心表示,古老的編織
工藝技術透過「手的記憶」代代相傳,其間也蘊含許多哲理,這份「以眼去看、用心學習
」不僅限於編織工藝、更是他們人生的態度,希望大家也能學習這樣的心境,保持著謙虛
與柔軟,繼續編織出下一世代的精彩燦爛。(編輯:謝雅竹)1111108
https://i.imgur.com/Uwtl8sk.jpg
原住民以苧麻、香蕉絲織布,也有用黃籐、竹、輪傘草等來編織器具,如背簍、魚筌等。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以4名編織耆老為主軸,用文字與圖像記錄編織工藝,並以「豐濱製造
」為名出版圖冊。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攝 111年11月8日
https://i.imgur.com/BVpaGJK.jpg
原住民編織代表文化的傳承,更是歷史的延續,花蓮縣豐濱鄉公所以4名編織耆老為主軸
,用文字與圖像記錄編織工藝,並以「豐濱製造」為名出版圖冊,8日舉行發表會。中央
社記者李先鳳攝 111年11月8日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22-11-14 10: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