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Folklore 看板 #1JLS_Feq ]
作者: GETpoint (擲雷爆卦) 看板: Folklore
標題: [新聞] 神明點頭 武安宮「五指劍」首度出借
時間: Tue Apr 22 10:11:17 2014
新聞連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627323.shtml
新聞內容:
神明點頭 武安宮「五指劍」首度出借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下營報導】 2014.04.22 04:05 am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627323-3403008.JPG?sn=13981104805461
下營區武安宮收藏的「五指劍」巴圖形石器,屬新石器時代器物,是重要文化資產,將首
度出借展出。
記者謝進盛/攝影
下營區武安宮珍藏罕見的新石器時代器物「巴圖形石器」,昨首度出借文化局展出,為求
慎重,廟方還隆重上香稟報主神;文化局長葉澤山強調,展出時將增設防彈玻璃,會以「
故宮級」安全防護,確保這些古物安全。
文化局辦理2014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3周年系列活動,4月29日起至10月底在鄭成功文物館
展出「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文化局去年接洽商請武安宮出借供奉於正殿神龕5支
神器,亦是地方俗稱「五指劍」的「巴圖形石器」參與展出,經廟方擲筊後,獲得主神「
武安尊王」同意,策展單位昨前往武安宮裝箱運往展場。
「如果神明沒點頭,我們也不出借。」武安宮主委戴清水說,武安宮「五指劍」,是民國
58年由居民戴秀雄、王忠正義在武安宮西方的台19甲省道旁溝渠挖而出,原各自帶回家收
藏。
民國61年,經神明指示5支石器須供奉於武安宮,兩人才將石器捐出,並由道士在器表上
畫上符令,成為祭祀神器,當初發現者之一戴秀雄,去年病故,昨由兒子戴清河出席。77
歲的王忠正義說,既然神明同意,那一切照神的旨意。
葉澤山表示,5件石器由於狀似巴圖,學者稱之「巴圖形石器」,巴圖形石器是目前台灣
所發現最大型史前磨製石器,學術上另有「冠頭石斧、匙形石斧、匙形大鋤」等別稱。石
器長60至80公分,厚約2公分,由青灰色變質砂岩磨製而成,質地均勻且器表光滑,部分
石器有製作時產生的局部片狀剝離現象。
投入考古多年的朱正宜博士指出,5件石器出土地點與右武衛遺址最近,武安宮的巴圖形
石器年代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烏山頭遺址相當,距今約2800年至2000年間。而巴圖模磨工精
細且大而完整,出土時側邊豎立相靠,加上石材(變質砂岩)不是本地出產,在石器時代
應是貴重物品。
閱讀辭典/巴圖用途 學界迄無定論
巴圖(Patu)一詞源於紐西蘭毛利族,是一種匙形而扁平的手持器物,有石質、木質、骨
質等質地,長度約20至50cm,用於戰爭的武器、酋長的權杖,或是祖靈的法器。台灣的巴
圖形石器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及嘉南平原,長度從13公分到近80公分皆有,唯過去主要用
途是作為耕種農具?或防禦武器?還是祭祀禮器?學界迄今無定論。
(考古博士朱正宜口述,記者謝進盛整理)
下營區武安宮收藏的「五指劍」巴圖形石器,屬新石器時代器物,是重要文化資產,將首
度出借展出。 / 記者謝進盛/攝影【2014/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