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惡習讓執拗的他罹腸癌 棋聖:遠離癌症,以我為戒
2019-10-26 14:35元氣網 健康時報
說起“棋聖”聶衛平,很多人絕對不陌生。聶衛平之所以被大家稱為是“棋聖”,因為他
在中日擂台賽上的輝煌戰績,1982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
予圍棋“棋聖”稱號。
最近幾年談到聶衛平,除了圍棋外,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他曾患癌的經歷。2013年,聶衛平
罹患直腸癌,經過了手術,聶衛平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5年,由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主辦《婚姻與家庭》雜誌採訪了聶衛平,回首抗擊癌症的
點點滴滴,聶衛平感嘆道,“拒絕直腸癌,以我為戒”!
大便帶血,我被查出了直腸癌
曾經我是一個相當執拗的人。2013年我突然發現大便帶血,開始以為是痔瘡、肛裂,想著
忍幾天就過去了,沒想到拖到後來大便都便不出來,最後被棋院的同事“連蒙帶騙”送到
醫院檢查。一檢查完就給我轉院到腫瘤醫院,雖然大家都想瞞著我,可我再笨也知道腫瘤
醫院是幹嘛的,我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直腸癌。
患上直腸癌,多少讓棋迷們感覺意外,其實最難以接受的是我自己。從來沒有想到,自己
也有得癌症的那一天,而且一發現,就是晚期:直腸大約15cm長,我的腫瘤居然已經達到
了10cm。在我的感覺中,得癌症的人都是小心眼,像我這種平時不怎麼愛生氣的人,怎麼
也會得癌呢?
專家對我說,癌症中,直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胃癌、肺癌。臨床上早期常無特異症狀,只
是會有排便習慣改變和便血、便頻或排便不盡感,一般都會被誤當作痔瘡而忽視,所以要
經常做體檢。
現在想來,我的直腸癌與久坐有關。我久坐的習慣也算是職業病,比賽的時候,一盤棋有
時能下一天,一坐就基本不起來。平常時間身體最大的活動就是動腦,看書、看電腦。因
為不活動,胃腸蠕動減慢,毒素堆積越來越多。現在我沒事就活動,外面冷就在屋裡走,
也開始按時做體檢。早期做個肛門指檢就能確診這種病。像我這樣的久坐族更要定期做指
檢,至少每半年一次。
以前我是堅決排斥體檢的,心想不體檢啥毛病沒有,一體檢說不定查出什麼毛病。手術後
我每3個月就做一次檢查,前陣子又做了次小手術,是因為在檢查中發現一個小息肉,趕
緊割掉了。因為醫生說過,直腸癌80%都是從息肉變成的,及時切掉後就不會變成癌症了
。因為這次檢查,還救了自己一次。另外有一點要注意的,直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
果家裡有得過此病的,更要按時做檢查。
患癌前,生活習慣有很多惡習!
近年來,直腸癌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根治術後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如
果生活起居習慣和飲食習慣不良,直腸癌還有可能回來找麻煩。我以前的生活習慣就存在
很多惡習。
1.久坐不運動,作息不規律
除了久坐不運動外就是作息不規律,而壓力和不規律的作息正是直腸癌的兩大誘發因素。
當人疲勞、工作壓力過大時,會導致腸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給癌症有了可乘之機。像
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有時坐在車上都在研究棋譜,一有點兒空就趕緊補覺,甚至讓人
誤會,說我得了嗜睡症,其實是由於身心過於疲憊造成的。
2.攝入過量高蛋白
除了生活習慣有不少毛病,我的飲食習慣也很不好。以前我可是有名的“蟹幫幫主”,經
常帶一群人一起吃螃蟹,半斤一個的螃蟹我可以一口氣吃13隻。每年螃蟹肥美的時候我們
就開始下江南,“蟹幫”集體行動,換著地方吃,中午晚上都吃。現在我是不敢吃了,前
陣子蟹幫聚會,我光看不吃,搞得大家要換幫主。為了鞏固“幫主”地位,我諮詢了醫生
以後決定少吃點,最多吃3個。
其實,螃蟹本身和直腸癌沒關係,主要由於螃蟹是高蛋白,攝入過量高蛋白是直腸癌發生
率越來越高的原因。這也就是說沒有什麼食物是錯的,量的把握很重要,按照專家提議合
理飲食就行。
3.煙不離手,酒不離口
螃蟹問題還可以有商量餘地,醫生讓我菸酒必須堅決戒掉,沒商量餘地,這可讓我為難。
手捏香煙下棋都成了我的標誌了,這麼大的煙癮,讓我戒菸不是太難為我了嗎?
聶衛平在棋盤上的一大特色就是抽煙,也是圍棋界唯一一個被允許在比賽中抽煙的人,因
其德高望重,因其嗜煙如命。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另外,我還有個外號“4斤哥”,喝50多度的白酒一次喝4斤,喝完還帶一幫人去給朋友演
出捧場。平常一喝加了冰的白酒就會放不下杯子,還有一個喝酒的習慣是要用大瓷杯,總
覺得小杯小酌不過癮。
如今,醫生規定我堅決戒掉菸酒,甚至拿我女兒說事兒,為了能陪女兒長大,只好遵從醫
囑了。無論做什麼靠的是毅力,真的想去做了,沒有什麼做不到的,現在我是白酒一點不
喝,實在饞了就喝點啤酒,也能做到公眾場合不吸煙了。
患癌前,曾經我是一個相當執拗的人,俗稱耳根子硬,通過這次得病讓我改變了很多。如
今的我開始按時檢查身體,合理飲食起居,現在身體恢復得相當好,基本回到了當年我最
好的狀態。
患癌後,我不僅自己開始注重養生,也用我的自身經歷,教導身邊的人,“拒絕直腸癌,
以我為戒”吧。
本文摘自健康時報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4/412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