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ots.tw/node/12016 破週報 782期
文/陳潔曜
蔡明亮導演於威尼斯影展宣佈退隱,主因為華語電影生態走向極端商業化,壓縮藝術電影
走向滅亡的邊緣,如當今某中國學者在中國「井噴式」電影市場成長所下的「願景」:作
者電影應當退出電影市場,在另類管道如DVD 、網路或美術館找尋出路。藝術電影在華語
世界回歸「地下化」。
反觀法國,《電影筆記》前主編佛洛東(Jean-Michel Frodon)指出:若無國家藝術電影
政策,今年甫獲坎城影展金棕櫚法國片《藍色是最暖活的顏色》(La Vie d'A dèle),
將不可能開拍;不僅法國入選正式競賽的六部電影全獲政策支持,法國還投資了歐非、南
美甚至美國電影;法國以確實、有效的藝術電影政策,不但支撐起國家藝術電影的蓬勃發
展,並成為推動世界作者電影的重要養分;在華語世界對藝術電影落井下石的同時,法國
一直為華語作者電影雪中送炭的推手:如以南方基金(Fonds Sud)長期投資包括中國的
第三世界電影,第六代導演如婁燁、賈樟柯深受法國資助;當台灣政府為蔡明亮導演拿輔
導金資格爭論不休,其電影的主要資金長久來自法國。
法國第一任文化部長馬爾侯(André Malraux)說得好:「電影是藝術也是產業。」或許
我們可以加上一句,電影也是政治。世界各國電影發展和其政經環境密不可分,甚至可說
國家的政經實力正是國產電影發展的磐石,好萊塢表面上以「自由市場」的名義稱霸世界
,但其崛起與兩次大戰後美國獨霸完美對稱,而美國政府於二十世紀初期就不斷以強力的
商業談判推銷美國電影,目的為宣揚其意識形態。法國政府面對美國文化的強勢入侵,訂
立有效的電影政策,至今維持其歐洲電影最大國的地位,韓、中政府有樣學樣,以強力的
電影政策推動爆發的國片成長。
電影的藝術與產業特性,從來不是無解的兩難矛盾,而是文化政策早已在解決或應解決的
議題。法國六十多年前開始,明確將商業與藝術電影的輔導策略分流,簡單地說,商業和
藝術電影運用兩種不同的腦袋思考,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邏輯和策略,兩者不在有限的
資源上互相排擠,而是各自取所需、各自茁壯,相輔相成而相得益彰。
中國和韓國學習法國電影政策的最大差別,在於中國只利用法國提出的「文化免議」(
Exception culturelle)精神,免於自由開放美國電影,保存國片產業命脈,然而卻因藝
術電影的異議特質,刻意以「具有中國共產主義特色的自由市場」之名,強烈打壓作者電
影的能見度,使其回歸「地下化」。相比韓國九十年代以來,把法國商業與藝術分流的策
略徹底實行,使其國產電影在亞洲市場外銷強勁、藝術電影在國際影展屢獲大獎。
對比各國積極的電影政策,台灣政府的特色是放任無作為,在全面開放美片進口,國片產
業一年瞬間崩潰後,兩手一攤讓商業和藝術電影爭奪稀有資源自生自滅,只夢想融入「大
中華類好萊塢市場」,成果為國片於亞洲邊緣化,藝術電影在國際影展退潮。睽違多年後
,蔡導這次《郊遊》在威尼斯影展得大獎、金馬獎入圍重要獎項,卻因華語電影生態萌退
,甚如楊德昌的《一一》不願在台影院發行,華語語境卻仍沈溺在『大師最後一部電影』
、『台灣作者電影最漂亮的句點』這樣煙火賀辭,實則見證兩岸藝術電影「地下化」同流
,無視斷送台灣電影國際優勢、遏阻電影藝術發展的政策無感、無知與無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