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巴黎野玫瑰:歇斯底里的謬思(有雷)

作者: artreborn (yy)   2016-06-10 10:21:22
原文連結:
http://artreborn.pixnet.net/blog/post/115086817
《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1986),改編自菲立普.狄雍(Philippe Djian)的小說,是
醫生出身的法國導演尚賈克貝內克斯(Jean-Jacques Beineix)廣為影迷所知的經典作。這
次在院線上映的是長達185min的導演版,這部電影的兩個關鍵字是「赤裸」、既是生理上
、亦是心理上,固然第一場戲就是約略五分鐘的性愛戲,情慾的撩撥沒有想像中的張牙舞
爪,倒是走在鋼索般的感情教人心跳加速,是一部入魔般酣暢淋漓地狂愛之旅。
貝蒂可以對油漆的佐格老闆口無遮攔,暴怒起來扔東西、火燒房子、拿餐刀刺餐廳顧客,
這已然不是用歇斯底里這四個字就足以形容的狂暴,跳過「微熱山丘」的等級,已達「炙
熱火山」的程度。但也因為貝蒂「每月一次」都會處於這種過熱的狀態(法文片名為37?2
le matin早晨37度2,也象徵女性排卵日的體溫),她死心塌地的男人必須是有某個點是自
己能崇拜的,本來做水電工的佐格瀕臨淘汰,直到她發現他的小說手稿,深信自己的愛人
是出類拔萃的小說家(儘管這是她第一次閱讀小說的經驗。)。
相較於貝蒂對其才華的認可,佐格始終覺得自己的作品難登大雅之堂,所以當他跟朋友介
紹起作品類型,一下子說是歷史小說、科幻小說、偵探小說,好似是自我調侃,難道他不
重視自己的作品嗎?當然不是,正是因為太掏心挖肺、而害怕被拒絕的傷害。於是乎,當
貝蒂沉住氣用打字機將男主角的小說整理好時,更顯得彌足珍貴。
『她所追求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這世界對她而言太小了。』。這是佐格對貝蒂的認知,
或許她第一次閱讀小說的體驗,將這被金錢、權力、階級、約定俗成的價值觀搞到綁手綁
腳又虛情假意的世界拋諸腦後,感覺到更開闊、無拘無束的世界。
廣義而言,佐格當然也是瘋狂的,他在客人比薩上加料、找出版社總編算帳、扮女裝搶劫
,更重要的是,他能接受油門隨時暴衝的貝蒂!誠然,佐格的瘋狂,是建立在清楚了解隨
之而來伴隨著的可能後果、是經過思考迴路後下的決定,所以他對挑逗他的女人說:「有
時候抵制慾望,是為了感受自由。」。(不管已婚未婚的男人都應該筆記起來的一句話);
而貝蒂則是服膺於純然動物性的本能、完完全全是直覺式。佐格對貝蒂的愛除了外貌與肉
體上的吸引外,隱而不宣的則是一種精神上的尊敬與嘆服—視世俗禮教於無物。
當穿著紅色套裝、易容的男主角在片末,徒步離開醫院,綠色十字架霓虹在身後處一明一
滅,多多少少象徵著罪惡與救贖。罪惡的是,他幹了件於法不容的事;救贖什麼?他解放
了一個不容於世的脫韁靈魂…
P.S好喜歡那條聚焦在黑色裸女領帶的那場戲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