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leeplist ( 超☆17jump)
2013-07-16 23:03:44僅針對後段,道德層面我都先姑且不論在內,講起來比較爽快也比較乾脆
單就心理層面來提供一種說法,而且就簡單說,單純作一種參考
心理層面分為本我、自我、超我(至少目前的心理科學還是這樣)
「本我」跟「超我」基本上都是一直很無賴而且非現實去要求「自我」,
自我的角色就像是處於一個對現實的橋樑以及過濾器
(若對本我 自我 超我 的定義不很了解,就麻煩直接網路查一下比講解快且詳細
心理狀態機制原則上由這三個東西去組成
簡略說
原則上本我跟超我說起來都有些任性(我自己的形容法,意思是不太理會現實阻礙)
本我偏向根本願望,態度是一種不顧現實麻煩的完全自我中心,包括食慾、肉慾、
甚至弒父姦母等等非常離譜的願望在這都可能很自然出現,屬於出生就存在的心理面
像是一開始自我還沒發展的嬰兒餓了就哭,不太管其他事情
超我則被後天以及社會化等等因素養成,自我要求、自我實現、疚責感、使命感等等
超我的麻煩點在於出發點會完美主義,以那些很任性的要求去折磨自我
超我太過度舉個例子就可能有點明明沒什麼事卻整天懷抱過多罪惡感等等
自我則如上述是依據現實原則的去盡量適當過濾並展現出來)
而這個問題主要是面對於超我跟自我之間的關係
在這種苦苦相逼(?)的心理系統層面上
如果你的超我能夠有一種開脫(?)的狀態,
不會不斷依據某些規則(道德或其他)的去要求自我 (譬如罪惡感的產生等等)
你仍是有可能在心理上過得很愉快很灑脫的
如果你根本不是這樣的料,就不用想了,除非你想到頓悟了不然不太容易
因為你的超我已經成為目前的形狀,
超我很任性的,不會隨便放過你,除非直接經歷很大的變故或什麼理由,
那種基於完美主義的要求每天干擾著你的自我(心理上與現實的橋樑、過濾器)
會導致你難以成為一個你後段美滿的自私自利又不會覺得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