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後後因為更改裝潢,
或是符合新的適用使用環境換過三次系統,
簡單分享一下雜談,
第一對入門:
Naim NDAC
Naim xs2 amp
Naim Hi cap
Pmc twenty 23
優點:當時前端算是一時之選,技術規格當年算是很高,當然現在越來越神仙打架現在已
經有更豐富的選項,喇叭部分因為當時喜歡的口味,中低頻濃厚,試聽感覺就是中低頻濃
厚,高頻普通,極座標圖其實也可以看出個大概。
缺點:高頻細節就比較差,後來經過多次試聽家訪,研讀揚聲器技術規格等等,口味有蠻
大改變,主要跟著家訪的都是一些資深劇院跟兩聲道雙修的玩家,很多都是聲學處理pro
級的玩家或是相關本身是影音兼從業者,對於參數控制量測都相當有造詣的用戶。
後來自家系統覺得偏太厚聲了,一些高頻細節等不符所需。
第二對時候更改家中佈局與裝潢,
趁著更改佈局時更新系統,
第二對:
這時候就是全數位配置
Node 2i
Minidsp ddrc
線型電源
Dynaudio focus 20xd
SVS 3000 micro
優點:主動式電子分音,
功率利用,相位精準等優勢,
相關設計參數前段班,聲音活生靈動,
加掛DRC後削減駐波,
整體都沒有太大明顯缺失。
缺點:因為沒有使用指向性設計,
音場定位較不明確,整體結像比較大,
確實極座標圖也顯示這個特性,
追求結像定位正確的用戶可能會不適應。
其他沒有什麼問題,網罩磁吸力弱,
不知道算不算問題XD。
主動式電子分音優勢很大,音樂劇院娛樂性十足,而且沒有指向性設計,其實對於錄音不
好容錯率比較大。
第三對就是婚後生育計畫,
跟系統移植至客廳,
選擇磁吸力比較強的網罩,
對於小孩比較沒有吸引力沒有明顯想戳的單體,本來想買到Kef ref但是考慮小朋友破壞
力退縮了
第三對:
Kef r3 meta
NAD m10 v2
Ncx500
SVS 3000 micro
優點:
空間校正,HDMI eARC,
優秀的量測前級,3合1,NAD 這台功率模組是否有運作,對於失真訊號來說差的蠻多的,
最後還是選擇獨立後級,純前級算前段班,
喇叭的話,因為指向性設計關係,音場定位明確,結像正確,r3低頻不足,因為有超低音
,也有DRC,問題不大,整體中規中矩。
大功率模組驅動力好,搭上ss op緩衝級,所以沒什麼問題,這邊特意選擇只有1.5m線跟
低阻抗線,發揮阻尼係數優勢。
本來要買歐洲貨加雙單聲道,但等待時間真的太長了,腦筋動到對岸貨,其實做工還真的
不錯,感謝版友跟臉書劇院社團推薦。
缺點:
過度時候用的PA7 plus因為這模組的阻尼係數跟輸出電流不足,推好幾個頻段到3歐姆的
喇叭,明顯薄聲,如果是8歐姆喇叭會好非常多,pa5 時期有聽過推8歐姆喇叭。
指向性設計比較窄些,錄音不好的話容錯率超低,錄音好的確實音場結像非常正確完整,
娛樂性不如第二對
其實近幾年有考慮換房,
三五年後可能考慮換到指向性又寬又直的上帝之聲吧,上帝之聲整體來說感覺很符合需求
,趁換房一次到位
分享到這邊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