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名稱:聯合報 新聞日期:2016-10-12
網址:https://goo.gl/EvLhG9
復興航空經歷兩次嚴重空難,重創公司形象,子公司威航也被母公司拖累,營運兩年宣告
停業,復興航空積極改善飛安,更祭出多項促銷活動,成效還有待觀察,但復興航空副執
行長林磊今天在飛安精進說明會中指出,復興航空經過一年多改善,不僅是國籍航空公司
中機齡最年輕的機隊,更是最安全航空公司。
林磊更表示,GE222澎湖空難發生當天為颱風天,飛機在下降時因能見度不達當時標準,機
師向塔台要求在另一條跑道下降,但塔台一位空軍高勤官打官腔打半天,飛機只好一直在
空中盤旋,一直影響到降落時機。
媒體質疑飛安會的最終調查報告已出爐,復興航空是否認為飛安會調查不公正?林磊則回
應,他不敢講飛安會不公正,但「蘋果日報」和「壹週刊」都有公正的報導。
對於復興航空的說法,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盧衍良表示,任何一個事故的發生
,絕對不會只有單一因素。調查的目的便在於經過抽絲剝繭,將每一個環節中暴露出的問
題逐一找出來,設法提升改善,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盧衍良指出,正因為事故不會
只有單一原因導致,在調查的過程中 ,有些國家會分為主要肇因跟次要肇因,有的國家
則會採以直接與事故有關的調查發現,以及其他與風險有關的調查發現等來呈現事故調查
的發現與結果。
盧衍良進一步說明,澎湖空難發生在天候不佳的環境中,但天候不佳或是有沒有給予要求
的跑道,並不是此事件發生的主要肇因或直接因素。在飛安會的調查過程,也已經給了很
多讓復興航空表達意見的機會。
盧衍良說,當飛機低於最低下降高度還無法目視跑道時,重飛是唯一且必要的操作選擇,
如此才可以避免飛機偏離應有航道進而撞及地面障礙物的可能性,很不幸的是當晚該機持
續保持下降進場,因偏離既有下滑道導致撞擊鄰近區域的樹林。
盧衍良更指出,他尊重復興高層的言論,但回歸事故當晚,只要駕駛遵循標準程序,在應
目視跑道而未能目視跑道時便採取重飛甚至轉降,後續的發展便會歷史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