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yrnu (B-18901)
2017-07-09 11:04:59※ 引述《QuentinHu (囧興)》之銘言:
: 推 nyrnu: 推樓上.基本上以長榮為例,要修的飛機自己也會(曾)擁有.所以 07/08 12:16
: → nyrnu: 華航若要也與波音合作MRO,那機隊採購應不致於淪為全空巴機 07/08 12:17
: → nyrnu: 波音現有737Max8/9/10,/787-8/9/10,777X-8/9;都有可能考量 07/08 12:20
: → nyrnu: 考量與長榮的市場區隔,配TrentXWB及CFM-Leap發動機應為優先 07/08 12:23
: 好奇問一下
: 除了航線的問題以外
: 一般作市場區隔不是都應該是機型、座艙配置嗎
: 小弟第一次聽到用配備的發動機作區隔,不是很了解
: 照理說發動機不是應該是同樣機型裝的發動機性能差不多嗎?
: 但是可能RR , GE的採購條件不一樣,還有牽扯到一些商業交易背後衍生的政治考量
: 所以才提供2~3種發動機作選擇
: 那這樣要怎麼作區隔呢?
: 順便想到
: 如果真的發動機差那麼多的情況底下
: 那應該曾經發生過某種飛機提供2~3種發動機選配
: 但是大部分航空一面倒的選擇某一種型號發動機的情形
: 不知道此前有沒有什麼案例呢?
: 好奇
台灣向來的政策:
要嘛就是把飛機公司買下來(如麥道,英航太),
要嘛就是藉由採購來增加工業合作機會,或打入供應鏈.
簡單說,就是藉買飛機,除了自建維修體系修自家飛機外,也希望也可以修別人同型號的飛
機
而製造商則向buyer當地採購一定數額零組件做為回饋.
回歸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