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ajal (秋意甚濃)》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復興航空在澎湖空難之前引進了
: 兩架 A330,在此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大家
: 1.這兩架據我所知是自購,那當初復興為何不先用租機的方式
: 先試水溫呢?
: 2.如果當初沒買這兩架 A330,那復興航空在歷經兩次空難
: 後是否不會那麼快就倒閉?
: 3.這兩架 A330 的發動機是採用 RR ,導致後續要轉賣被砍價
: 那麼請問 A330 主流發動機廠牌是 GE 嗎?當初復興幹嘛要選擇
: RR 呢?
砍價的原因不是RR,第一個你是已經倒閉歇業的公司,你不處理掉
債權人天天就找麻煩,清算人在權衡後,決定的價格,當然不是你想
要的價格,第二個桃園真的不太適合放飛機,那幾架飛機放沒幾個月
就已經有鏽蝕問題產生,當然價格又會被壓一次,處理那個都需要花錢。
另外飛機在當時適航都會有些問題,尤其考量是否需要出口適航證明,
有出口適航證明,飛機保值,因為等於有中華民國CAA背書,保證這架
飛機適航,但也有人不需要,要看買家主管機關接不接受。
但是沒有出口適航證明的飛機會比較便宜,通常這類飛機接回去之後,勢必
要完成一次大C檢查,確保飛機處於適航狀態,出來跑的總是要還,這些錢
當然算在飛機身上,這是減項。
飛機租賃購售是一個很深的坑...
如果有維基一下,應該會注意到330推力版本最大的是RR,基本上看個需求了
復興當時應該是有考量長程航線(夢想的美國線)所以才會考量RR,曾經碰
過一個在小花跟壁虎都在飛330教官,同樣日本航線上,逆風就很有差別,壁虎
爬得比較快,可以早一點達到所想要的空層。
但RR的330就是貴,RR發動機也貴(不管造價和養)...就這樣,你可以說是
跑車跟轎車的差別,但因為RR330進可攻退可守,330大部分以採用RR為主。
至於復興採購330,回頭來看就只能說不自量力,或許沒兩次空難,接下來經營
也還是會很辛苦,除非整個航線和體質甚至對外印象要升級到另外的層次。
: 以上問題煩請了解詳情的大大告知,謝謝。